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意识培养的实践

2021-12-03钱晨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0期
关键词:信息意识项目教学可视化

钱晨

摘要: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今信息很容易获取,但大量信息的出现影响我们处理信息的效率,因此亟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本文分析了信息意识的内核和重要性,从项目设计、真实情境的创设、思维导图的使用、项目推进、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可视化呈现几方面进行了渗透信息意识的教学策略分析。信息意识的培养需要找准切入点,以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渗透于项目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思维导图 项目教学 可视化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信息意识是学科基本核心素养之一。如今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让信息的获取不再困难,但大量的信息造成了有时不能高效地获取信息,这对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2020年我省高一使用新教材,在此契机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着极大变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应从培养信息意识出发,以数据为基础,分析形成算法,构建应用信息系统,服务信息社会。

一、信息意识分析

信息意识主要指对信息的敏锐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信息意识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可以从三个层面体现,每个层面深度挖掘后其实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信息感知方面,云计算、物联网、5G这些词频频在各种媒体中被提起,根据笔者调查,高中生对热门技术有简单认识,但大多是被动接受,很少主动去了解,甚至有一些错误认知。信息应用层面,是信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曾经信息课程着力的技术软件操作其实算是信息应用的初级阶段,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应用应把重点转向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会利用数字化工具呈现结果,形成计算思维方式,并能在此过程中激发创新的理念。信息观点方面,与信息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学生在信息活动中通过批判性思维分析信息现象、做出合理决定,形成客观有价值的观点。

二、渗透信息意识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项目设计

对于高中生,教师需要多加引导,让学生将信息意识培养切实融入项目活动中,鼓励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获取、加工、表达信息,将其形成符合数字公民的思维方式。以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为例,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项目(如表1)。

(二)创设真实情境

项目开展都需要有真实情境支撑,创设的情境应体现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学习中进行思考,激发和引导学生正向的信息意识。以表1中“人工智能”项目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片段。

1.创设情境

现场演示某种智能家居,可以是音箱、扫地机器人等,请学生与智能家居进行交互,交流感受,进行记录。

2.体验智能

在电脑上与智能客服机器人进行对话,访问知名智能企业公司网站,进一步感受智能工具的魅力。

3.项目内容确定与规划

以上述体验的某个具体产品,分组开展项目,剖析该智能信息处理过程、应用及发展,形成可视化图/表。学生有了切实的体验,出现了研究的萌芽,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则是帮助学生把小小的芽生成真正的树的过程,也就是项目学习的过程。

(三)借助于思维导图梳理问题

传统的头脑风暴可能是你一言我一语,记录显得繁杂,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整理思路非常必要,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方式。以表1中“数据与信息”项目为例,笔者以往就进行过该项目的教学,教师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并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记录。如图1为某班学生记录的云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意识培养的实践2021年10月下第30期(总第94期)以此为基础,学生在“数据与信息”项目中选择主题,开展进一步的头脑风暴,最终以多种方式呈现主题。

(四)项目推进措施

项目确定好了,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小组推进不了项目,一节课过去还处于开始的阶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推进项目。

1.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外布置一些新技术及工具的图文介绍,在还没上课前用大屏播放一些信息技术的有关视频或者纪录片,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信息感知逐渐敏锐化,学生也会主动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有意识地使用它们处理信息。

2.阶段化成果展示

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游离过远,小组需要规划一个大致的进度安排,到对应的时间节点需要有阶段化成果呈现。

(五)资源开放共享

新工具和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学习资源非常重要,这种资源不仅需要教师提供,更应该开放共享。教师可以利用本地服务器或者开设网盘,建立班级群,利用在线文档进行记录,记录资源名称、类型、共享者姓名、应用范畴、教师点评等。学生可以上传自己体验过并觉得不错的资源,教师要对资源进行梳理,并对共享资源的同学给予学习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的同学可以兑换一些小礼品,图文资源和作品可以做成海报布置在计算机教室内外,学期末可以评选出几位分享多且好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可视化呈现

项目学习最终需要有可视化的呈现,需要向学生明确这一点,最终的知识建构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生以此作为依据进一步感知信息,分享信息,形成观点,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可视化呈现可以包含演示文稿、网络画板、表格等多样化形式。

三、结语

信息意识的培养必须找到较好的切入点,以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渗透于项目活动中,教师从物理环境、数字化环境营造数据氛围,向学生传递信号:作为未来的数字公民需要更合理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学习及分享。同时教师还应尽量增强新兴技术的课程内容,比如课前三分钟信息小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网络高效获取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多线程处理优化任务,获得即时的反馈信息。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信息科技人才,信息素养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相关,信息意识增强也会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更加认同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也为今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发展打下基础,为将来深入学习提供过渡与衔接。

参考文献:

任友群,黄荣怀.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信息意识项目教学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如何有效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