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在手足口病标本检测中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2021-12-03王鲲

中外医疗 2021年25期
关键词:巢式口病阳性率

王鲲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检验科,山东淄博 255400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 岁以下的儿童中, 导致患儿发生此病的主要因素为多种肠道病毒,患儿发病后,出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问题,同时伴随发热症状,严重时患儿会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 肺水肿和心肌炎等问题,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临床发展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其已经明确导致患儿发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16 型和肠道病毒71 型,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诊断,将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应用,可实现对手足口病标本的有效检测,保证对患儿病情进行判断,给予患儿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1]。 但是不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对应的检测结果不同,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9 年12 月—2020年12 月期间接受检测的150 例患者进行研究,将3 种检测方法进行应用,探究其检出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探究不同生物学标本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采用对照法,方便选取150 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3 组,分别为重死患儿组、轻症患儿组和住院患儿组,将其命名为甲组,乙组和丙组, 均为50 例。 甲组患儿中男24 例, 女26例;年龄1~5 岁,平均年龄为(2.56±1.03)岁。 乙组患儿中男23 例,女27 例;年龄1~6 岁,平均(2.74±1.22)岁。丙组患儿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1~5 岁,平均(2.13±1.28)岁。 3 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均被确诊为手足口病,与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 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和手足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患儿伴随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家属均知情并愿意参与研究;该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儿具有精神病史;患儿存在其他重大疾病;患儿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应用无菌操作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主要采集发病后3~7 d 内的患儿标本,以粪便为主,采集重量为1~2 g,将采集到的标本放置在密封的大便盒中进行保存。 同时应用专用的棉签,对患儿的咽两侧扁桃体部位和咽喉壁进行擦拭,保证力度适中,注意避免与喉部造成接触, 在完成擦拭后, 可将棉签插入到采样管中,其采样管型号为Hank,为3 mL,随后将试管进行密封。 将该研究所采集的标本放入到冰箱中, 温度控制在-80℃,以便于有效检测。随后,应用不同检测方法,分别为实时RT-PCRZ 法,一步法RT--PCRZ 和巢式PCR法,在检测过程中,主要应用Promega 公司的PCR 法扩增仪和试剂盒,应用相关软件排列EV71 和CA16 引物序列, 并对检测条件进行有效选择, 实现对标本的检测。 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控制在45℃,对其进行逆转录,时间为45 min。 在温度为94℃时,给予其退火干预,时间为25 s,在其71℃的环境中对其进行延伸处理,时间控制在30 s,共进行36 个循环。最后,应用荧光PCR 仪,型号为ABI7500,对实时RT-PCRZ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对一步法RT--PCRZ 和巢式PCR 法的结果进行检测, 主要将浓度为1.5%的制糖凝胶电泳进行应用分析, 随后对3 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3 观察指标

对3 组检出标本EV71 和CA16 病原阳性率进行计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中3 种检测方法的EV71 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0.00%、22.00%和80.00%, 乙组患者的EV71 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6.00%、8.00%和16.00%,而丙组患者的EV71 阳性检出率则分别为86.00%、26.00%和86.00%, 一步法RT--PCRZ 的检出阳性率与实时RTPCRZ 法和巢式PCR 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重死患儿,轻症患儿还是住院患儿中,一步法RT--PCRZ 的阳性检出率均相对较低,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种检测方法在手足口病阴性检测结果中的应用[n(%)]

3 讨论

就手足口病患者来说,其表现为出疹性疾病,导致患儿发病的病原体大多为人肠道病毒属,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具有20 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V71和CA16 病原体[2]。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 岁以下的儿童中,患儿发病后,出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问题,同时伴随发热症状, 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问题,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 年开始出现, 最早由Seddon 进行描述, 在随后的发展中,1958年,意大利Robinson 从HFMD 患者中将CAV16 分离出来,在随后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结果均显示手足口病与CA16 相关。 发展到1974 年,美国学者则在脑炎患者中分离出EV71 肠道病毒,从此手足口病的医学研究中加强了对EV71 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此后,EV71 感染和CA16 感染交替发生,在手足口病患者中成为了主要病原体。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手足口病的患儿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病死率增加,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患儿在患病后,会受到其年龄相对较少,自身发育不完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抵抗力相对低下,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患儿的诊断和治疗难度[3]。 因此,需要检测手足口病标本病原体,保证及时发现患儿病情,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从临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对患儿进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实时RT-PCRZ 法、一步法RT--PCRZ 和巢式PCR 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方法所对应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较大, 需要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从而明确有效的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5]。

相关研究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 主要将3 种诊断方法进行应用, 分别为实时RT-PCRZ 法、 一步法RT--PCRZ 和巢式PCR 法, 人员对200 例手足口病进行了标本检测, 结果显示3 种检测方法对应的阳性率分别为160 例 (80.00%)、88 例 (44.00%) 和168 例(84.00%), 表明实时RT-PCRZ 法和巢式PCR 法的临床检测敏感性更高[6]。 实时RT-PCRZ 法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对病原体DNA 的增幅,实现对病原体阳性的检测, 而一步法RT--PCRZ 则是通过进行DNA 链的逆转录,实现互补DNA 的生成,随后将PCR进行应用,实现对新的DNA 链的有效复制,从而使其DNA 链得以有效扩增,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7]。 而巢式PCR 法, 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主要是先与目标DNA模板中蓝色的第一对引物进行结合, 从而保证将目的片段进行获取,在此基础上,将2 套引物进行扩增,从而经过PCR 扩增,在将扩增产物进行分析时,得出病原体数据[8]。

该研究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 分别为实时RTPCRZ 法, 一步法RT--PCRZ 和巢式PCR 法进行了应用, 在150 例手足口病的标本检测结果中, 分必有50例重死患儿,50 例轻症患儿和50 例住院患儿, 对其进行标本检测, 结果显示: 甲组患者中3 种检测方法的EV71 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0.00%、22.00%和80.00%,乙组患者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6.00%、8.00%和16.00%,而丙组患者的EV71 阳性检出率则分别为86.00%、26.00%和86.00%,一步法RT--PCRZ 的检出阳性率与实时RT-PCRZ 法和巢式PCR 法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在重死患儿,轻症患儿还是住院患儿中,一步法RT--PCRZ 的阳性检出率均相对较低, 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研究成果相一致,表示实时RT-PCRZ 法和巢式PCR 法的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意义更为显著。 与此同时,在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 还可以看出EV71 达到发生在重死患儿和住院患儿中, 而CA16 则在轻症患儿中占有较大比例[9]。

一步法RT--PCRZ 主要是指将一条DNA 链进行逆转录,在此过程中,促进互补DNA 的生成,随后再以新形成的DNA 链通过PCR 进行复制, 从而促进有效扩增,实现工作目的。 实时RT--PCRZ 则是促进基因在一段时间内通过DNA 进行增幅,进而展开进一步的定量分析[10-11]。

临床发展现状中,还有巢式PCR 法的应用,此技术在近些年发展起来,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是促进DNA 模板蓝色的第一对引物相集合,同时获得目的片段,第二步则是将第二套引物进行应用,将其第一步中经过PCR 扩增的产物进行第二次扩张, 在其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 受到其第一套引物在CPR 的内部因素影响,这一段过程并非是目的片段,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同时包含两套引物, 在进行第二步扩增工作的过程中,其并不存在非目的片段的扩增情况[12-14]。 因此,在将这一技术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 非特异性扩增问题的发生频率较低, 因此问题而导致的感染问题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应用特异性,是目前发展过程中,促进质量增加的主要方法,而且其所对应的监测效果较好。 因此,临床在针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标本采集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保证符合临床发展需求,为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保证诊断有效性,从而促进临床治疗方法的实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其对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促进医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15]。

此外,在将一步法RT--PCRZ 和巢式PCR 法进行应用时,还需要采用电泳辅助检查,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标本受到污染,在具体操作时,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对检测效果的影响较大,容易降低检测准确率[16]。而实时RT-PCRZ 法的应用,不仅操作过程较为简便,易于上手,而且对于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可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很少会出现假阳性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检测方法的诊断有效率,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17-18]。

综上所述,在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标本进行检测时,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的检测效果不同, 可将实时RTPCRZ 法和巢式PCR 法进行应用,其效果显著,检出率更高,可保证对患儿病情的有效诊断,保证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生命健康,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巢式口病阳性率
手足口病那些事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小鼠诺如病毒巢式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基于牙釉质基因巢式PCR性别鉴定超微量DNA检测方法的建立
脑胶质瘤MGMT启动区甲基化PCR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普通PCR与巢式PCR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