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及其修正

2021-12-0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皓南

亚太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理性劳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张皓南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概念阐释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合理性”的概念,在他看来,任何有意义的社会行动都包含着“合理性”的取向,而“合理性”取向又可划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大基本特征。其中,工具理性以目的为取向,意在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目的合乎理性的,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而价值理性主要以价值为取向,旨在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价值合乎理性的,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做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定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在韦伯看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人的行为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本质上是合一的。为了避免人性的扭曲与异化,确保人性的全面与完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必须实现和谐统一,同样的对于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也需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小学生劳动教育认知偏差的原因分析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

劳动教育是一个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复杂概念,它既具有短期内可实现的工具理性,也具备在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旨在以目的为指导,强调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价值理性则更侧重于强调伦理道德等深层次的要求,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关注其短期内达到的成果以及对小学生的综合评价等产生的影响,过于关注劳动教育的工具理性,要求在短期内实现效益的可见可得。长此以往,功利化倾向日益加强,忽视人文情感的长远影响,最终难免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和分离。

(二)工具理性霸权:窄化劳动教育理念

窄化一般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变窄、收缩和局限的过程。学校劳动教育理念的窄化一方面体现在对劳动教育内容的窄化,劳动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众多学者将其细分为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习惯等不同方面。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却常常聚焦于能被直接感观并提供实际指导的显性劳动知识实践,往往未能意识到隐性劳动态度、情感等价值。另一方面是学校对劳动教育作用的窄化,在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小学生往往容易在认知上弱化劳动习惯、态度等的作用,认为其作用微弱,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小学生的认知中,劳动情感、劳动意志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相比,地位上存在不对等,甚至被边缘化的情况。对于劳动教育理念的窄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对其工具理性的偏重,而其所具备的价值理性却被忽略。盲目扩大工具理性的影响力造成的后果便是使教育现代化容易陷入功利化的倾向,学校更多地按照技术、市场等现代化方式运作,容易沦落为生产标准化教育商品的工厂。

(三)价值理性失落: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处于被动状态

伴随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现代教育是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的人的活动,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应有之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为他自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劳动实践并不意味着学生能有效习得劳动知识和技能,也不意味着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认知。一方面,学生的这种被动状态来自外部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将小学生习得劳动知识的过程看作“我教你学”的单向传输过程,小学生自我认知劳动教育的能力被限制和剥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能力局限和行为倾向意识淡薄,学生对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劳动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缺少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和意识。在这样内外部双向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劳动教育的价值理性逐渐发生失落。只有反思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在充分利用工具理性价值的同时,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理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修正小学生劳动教育认知偏差的对策

(一)在目标与途径中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劳动教育首先要在目标与途径中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明确育人目标,切实发挥其育人功能,回归育人内涵。一方面,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而且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也为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了途径,不同的活动中蕴含着不同的劳动知识,小学生能习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技能,使得个体的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回归小学生劳动主体的本质要求

实现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要回归小学生作为劳动教育活动主体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在劳动中找寻兴趣并提升技能,在劳动教育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划分供给层级,以便不同学段的学生获取不同层次的劳动教育。在低学段多提供显性劳动知识,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劳动技能和习惯等;在中高学段以提供显性劳动知识为主、隐性劳动知识为辅,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认知离不开其认知能力和认知意愿,小学生在参加学校的各类劳动教育活动中可以积累相关知识、提升认知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激发小学生树立正确劳动教育认知的强烈意愿。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赏识鼓励的巨大作用,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已有的劳动教育认知偏差进行自我修正,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使劳动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教育场域保持一致,实现劳动育人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的发展并不只是依靠学校单方面主体的努力,而是要打破学校的围墙,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协同联动育人的机制与体系,才能实现有效的育人合力,发挥最佳作用。

首先,教师要发挥劳动教育的引导者作用。教师要传播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鼓励其学习劳动智慧,不断提高劳动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其次,家长要发挥劳动教育的配合者作用。家庭作为教育孩子的中坚力量,应积极承担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职责,深刻理解家庭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本质目标,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摒除传统“功利教育观”“单一成才观”的片面观念,形成正确科学的劳动认知,在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将家庭打造成学校劳动教育的延伸地带,促进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提升劳动技能。最后,社会要发挥好劳动教育的支持者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劳动机会,搭建平台,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有趣的劳动创造和实践中,为学校和家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劳动育人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理性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热爱劳动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