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思考
2021-12-03福建省德化县新寨幼儿园张凤春
福建省德化县新寨幼儿园 张凤春
中班幼儿手工活动课上,幼儿对教师准备的操作材料十分感兴趣,认真地听着教师讲解操作要点。教师说明要求后,便让幼儿回到座位进行手工操作。只见幼儿你看着我、我瞧着你,有一个孩子弱弱地告诉教师:“我不会。”然后有一大部分的幼儿纷纷举手表示:“我也不会。”组织活动的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成熟型教师,活动环节的组织没有问题。看着幼儿茫然的眼神,笔者恍然大悟:“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太薄弱了。”幼儿园的手工活动经常开展,但收效甚微,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幼儿在家很少认真地用各种材料制作手工,很少动手操作,这引发了笔者对父母如何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思考。
我们幼儿园坐落在城区县郊,招收对象主要为农村户籍幼儿,幼儿的家长或在家务农,或进城务工居多。作为农村幼儿的家长,父母对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一、要重视投入——为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保障是幼儿手工活动的基础,幼儿在家里的手工制作活动需要家长提供成品或半成品的操作材料,需要美工刀、剪刀、胶布等常规工具来支持完成,父母要能为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提供物质支持。当前社会,成人肩上背负着房贷、车贷,子女的教育费用与物价水平节节高,年轻的幼儿家长压力与日俱增,很多人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而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来实现,这要求父母一是要正确认识幼儿手工制作的作用,二是要舍得投入。
首先,幼儿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手工制作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孩子做手工就是瞎玩,没有意义,没必要花钱。幼儿父母要正确看待幼儿接触手工制作,以及手工制作的重要意义,要知道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物化、符合现实,而且更具实际效果,真正做到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支持并鼓励幼儿的“做做玩玩”。
其次,幼儿父母要舍得投入。相对于城市幼儿的家长群体,很多农村幼儿的父母经济会相对紧张,因此舍得或不舍得支持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就至关重要。现在家庭的孩子少,很多农村父母本身吃了没有学习的亏,所以会舍得把钱投资在孩子身上。当然很多家长舍得给孩子买书看报,但买一些操作材料供幼儿“折折剪剪”,很多家长就要思量再三,因此要在家庭里支持幼儿的手工制作,家长转变观念后要能从有限的收入中提取一小部分保证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是幼儿手工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幼儿手工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有父母的物质投入,还要有父母的精神投入,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差,这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幼儿做手工、爱上手工。
二、要空间布置——为幼儿创设自由、安全的环境
幼儿手工制作需要较为宽松舒适的场地和空间,幼儿要在家里做手工,家里的玩具、零食都是干扰幼儿认真进行手工制作的因素,因此需要家长在家里为幼儿布置一个专门进行手工制作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专门的一个房间,也可以是家里房间的一个角落,尽量布置得可爱温馨,同时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至少要提供“工具箱”,也可以设有动手“百宝箱”,投放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的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和可以供幼儿操作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尽量归类投放,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数量充足的操作材料,空间布局要尽量合理,让各种材料便于幼儿自由取放。固定舒适的空间位置,幼儿能自主地、随意地按需取料,这都是幼儿动手能力、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保障。此外,要营造富有安全感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父母要学会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感兴趣的手工制作入手,从点滴入手,引导幼儿爱上手工活动,让家长的“重视投入”物有所值。再者,父母要引导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准备好的操作材料,认真学习手工制作的方式方法,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
在家庭中,家长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如接纳孩子的一切手工作品,鼓励幼儿反复进行尝试,不以大人自我的主观意愿左右幼儿的行动,限制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家长理解幼儿的选择和需求,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幼儿想象创作及良好个性的培养等,创设自由、安全的环境,为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舒适空间。
三、要亲子参与——注重亲子陪同,提高手工制作活动的效率
良好的习惯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殊性,他们的手工制作活动更是离不开家长的引导陪同。家长除了可以为孩子布置一个温馨的手工制作活动空间、准备舒适的桌椅、添置各种有趣的操作材料之外,由于年龄的限制,幼儿更需要成人的陪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自主进行手工制作的习惯,因此父母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同孩子进行手工制作。受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现代家庭中的电子产品种类多、诱惑大,以及单一的手工活动幼儿兴趣不高等因素影响,家长不但需要有充足的耐心,还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科学理性地评价幼儿的手工作品。同时,家长自身也需要通过网络、手工教学App等平台,学习多种手工制作活动形式,学习科学的、有趣的、游戏化的指导方式,尽量给幼儿安排形式新奇的手工活动,巧妙地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的兴趣,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手工活动,让每一次的手工活动学有所得、做有所获。
每一次亲子手工活动都是一种温馨陪伴,幼儿在每一次的手工活动中或学习剪刀的使用,或学习色彩的搭配,或学习编织等,一次次的手工制作之后,幼儿手、眼、脑都能够得到锻炼,学习掌握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父母要注重营造安静、舒适的良好环境氛围,以身作则,不在家里大声放电视,不在孩子面前刷剧、刷抖音,有意识地排除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的干扰因素,有效陪同幼儿进行手工创作,为幼儿手工制作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高效陪伴,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效率。
四、要坚持动手——引导学会坚持,切实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滴水能穿石,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见真章。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提高更是需要一次次的动手练习、一次次的探索操作,幼儿在一次次的手工制作中习得技能技巧,长时间的点滴积累才能切实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凡事贵在坚持,手工制作也不例外,一次手工制作很容易实现,但难在坚持,难在有时间保证、有质量地进行手工制作。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小、动手能力弱、容易情绪化、父母工作忙碌、时间冲突等因素,都是幼儿坚持手工创作的“拦路虎”,因此父母要先学会自己坚持,把引导幼儿坚持做手工放进日程,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耐心细心地去引导幼儿坚持做手工。如一周可以进行3—5次手工操作,在手工操作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手工的做法、这一次的手工制作需要哪些步骤、要用到什么工具、怎样可以让作品更美等。在大胆动手之后,家长适当引导,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帮助幼儿学会制作手工作品,树立手工制作的信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家庭的实际,与孩子约定固定的手工时间,和孩子商量一周内要完成几个手工作品等,引导幼儿学会坚持。
幼儿能坚持做手工之余,家长也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工制作习惯,如手工制作前铺桌垫、分类收拾整理手工制作工具、保持作品和自身的干净整洁、爱惜手工作品等。习惯成自然,从而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让幼儿从手工制作活动中获益,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获取习惯养成和无穷快乐。
总之,农村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任务,但不是短期就能够呈现出显著效果的。作为农村幼儿的家长,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细微之处入手,扎实做好这“四要”,引导幼儿做好每一次的手工活动,循序渐进、理念正确、方法科学,必将能培养与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