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在幼儿园常规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探究
2021-12-02张可歆
文 张可歆
如何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是摆在每位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幼儿园运用流程管理,使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便捷化。
本探究从价值与应用两方面着手,借鉴企业流程相关的管理经验,分析、总结流程管理在幼儿园常规工作中的意义以及实践的具体做法,为幼儿园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一、概念界定
(一)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此管理学名词通常用于企业管理。
(二)幼儿园流程管理
幼儿园流程管理是以实现该幼儿园战略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于幼儿及家长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幼儿园流程管理的目标是不断优化幼儿园管理,从而创造更多的教育效益。
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流程与企业流程有较大区别。
依据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流程总体包括两个方面:常规工作流程与应急工作流程。
本文主要探究常规工作中的流程管理,幼儿园常规工作包括行政工作、后勤工作、保教工作、家长工作等。
正是因为这些常规工作每天都被反复经历,因而更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
二、幼儿园常规工作中流程管理的价值
(一)流程管理优化园所管理模式
1.流程管理使常规工作开展更高效
高效是流程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管理任务明确、目标清晰,图示简洁、操作方便。
例如,《师生晨午检流程图》中明确规定了体温正常与体温异常的相应举措,管理者要具体分析体温异常的幼儿是否有家长接送,从而采取措施。
《通风消毒流程图》具体规定了室外、室内环境的不同方法,室内又区分了食堂、教室、午睡室、专用室、保健室等不同地方的具体做法。
清晰的流程能高效推进常规工作。幼儿园管理具有周期性。
因此,流程管理具有可复制性,复制不是照搬流程,而是根据管理需要来优化流程。
2.流程管理有助于幼儿园管理精细化
幼儿时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园作为幼儿时期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其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成长与发展。
幼儿园实行流程管理有利于管理的精细化。幼儿园常规工作类别多且覆盖面广,需要明确的流程规范。
例如,幼儿每日午餐流程包括餐前、餐中与餐后三大环节:餐前又包括保育员的一套配送流程,教师组织餐前游戏以及给幼儿佩戴围兜等事务流程;餐中包括教师的分餐,组织幼儿用餐,教师用餐的轮换等;餐后包括幼儿的餐后活动组织、教室清理、保育员回收餐盘等。
每个环节又包含小流程,如餐后清理包括环境清理与幼儿清理。
幼儿园始终贯彻流程,才能提升每日常规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3.流程管理让园所资源配置更合理
流程管理涉及的园所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其配置的合理程度影响幼儿园个体与集体力量的发挥,而流程管理可以为园所人力资源的调配提供操作层面的支持。
在对全园常规工作有了科学、系统的把控后,幼儿园按照流程对教师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做到点上有个人,面上有部门,时序有先后,常规工作自然会按照既定模式有序推进,杜绝问责无果、职责空缺、互相推诿等情况的出现。
(二)流程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流程对教师提出了工作的具体标准与要求。流程管理在规范幼儿园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
1.教师培养的系统化
流程管理让师资更专业,如招聘流程、新教师转正流程、教师培训流程等。
流程管理让教师在遵从流程的过程中,努力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师标准去靠近,教师的能力得到相应提升。
2.常规工作的规范化
流程管理明确教师的一日工作,每项具体任务由谁来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每一项任务、工作目标、以及责任人关系描述清楚,使保教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因此,规范常规工作可以促进教师发展。
3.教科研工作的严谨化
流程可以引领园本教研,建立“园本教研工作流程”的价值在于优化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让教研活动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流程可以保障课题探究,在课题推进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目的不明确、过程被忽视、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
而对课题探究制定相应流程,可以增强对探究的监督与管理,让参与其中的教师都能按照流程开展课题工作,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流程管理提升幼儿秩序水平
在与幼儿的接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的幼儿做事无条理,很难遵守规则;有的幼儿做事有始有终,愿意遵循规则制度。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幼儿内在的秩序水平。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内在意识和情感形成的重要阶段,来自教师日复一日的常规要求和科学引导,对幼儿积极意识的形成产生正面作用。幼儿是流程的实践者,也是秩序环境的检验者。
三、幼儿园常规工作中流程管理的有效应用
(一)流程的制定与梳理
1.制定流程的原则
幼儿园流程要满足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流程要以幼儿需求为主体,以幼儿意愿为转移教师在一日常规工作中,要以促进幼儿成长为前提。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
2.制定与梳理的方法
首先,收集各部门的工作资料,了解其工作内容;其次,甄选工作内容,选出有问题或者有困难的部分进行流程的再制定。
再次,广泛征求所有教职工的意见,引导教职工全员参与流程制定。
最后,从目的、人员、次序、方法等方面,反复分析、完善流程。
梳理流程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管理者不仅要理清流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对流程进行分类、对流程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
(二)流程的运用与执行
流程制定完成后,标准化的流程需被制成手册,人手一册,并在办公区域、教室等地点被绘成大图展示,让每位教师都能及时对照,在充分熟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另外,流程制定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者带头执行
幼儿园流程是管理者与教师共同遵守的标准。如果管理者自己不执行流程,却要求教师执行流程,将会引起教师的不满,从而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践行相关流程时,管理者不可有“情有可原”“下不为例”的观念,要坚决带头执行,否则流程将形同虚设。
2.教师自觉遵守
教师应自觉成为流程执行的推动者和维护者。每位教师都应牢记流程,不论流程大小,都按照程序和规范不折不扣地执行。
(三)流程的督导与检验
规范流程、检查监督,目的在于督促和提醒众人时刻约束行为,向流程标准靠近。在对流程的检验中,管理者应坚持运用实践来验证流程的科学性,可以运用调查表、访谈法等方式,让教师针对某一流程及具体操作提出建议或看法。
在此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数据来验证流程的效果,为流程的优化作好铺垫。
(四)流程的维护与优化
很多因素都决定着“流程”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调整,如环境的改变、人员的更替、新政策的出台等。
有时,管理者需要对“流程”进行大幅度优化。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幼儿园常规工作更规范,从而形成较完善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