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园本资源的生活体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1-12-02计霞珍

好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橘树经验资源

文 计霞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适合幼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地处农村,户外场地大,资源丰富、多元。立足于本园实际,教师将户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纳入课程建设中,追随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开展“以幼儿为主体”的生活课程体验,实现环境与课程、环境与幼儿的共生共长。

一、精筛细梳,挖掘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幼儿园户外自然资源、空间资源、环境资源是生活体验课程的基础,也是生活体验课程实施的保障,因此在资源的梳理和挖掘时,教师要做到“精筛”和“细梳”,提取“精华”,将幼儿园的户外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进行挖掘并充分利用,为课程实施提供前期保障。

(一)挖掘筛选,资源梳理

为挖掘、梳理出能够支持幼儿进行生活体验的资源,教师对幼儿园资源进行了一次大清点,从“我园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进行思考,组织幼儿一同参与资源清点,并根据调查情况绘制幼儿园资源地图以及周边资源地图。

(二)分类整理,资源整合

在资源挖掘和筛选后,教师根据生活体验课程实施需要,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列出资源清单。自然资源包括户外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社会资源依据幼儿经验、认知进行整理,涵盖生活资源和节气风俗两方面。

(三)价值研判,资源适宜

教师成立了园部课题组(方向指引)、层级教研组(活动实施)、户外项目组(资源整理与情景创设),结合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层次,对照《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价值研判,确保资源的适宜性。

二、追随幼儿,发现教育契机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及生活。”幼儿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课程,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生发的课程才是最适合的课程。

(一)源于幼儿视角的课程创生

幼儿园课程应源于幼儿。幼儿在生活中看到、触摸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信息,幼儿的兴趣和问题是生发课程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倾听幼儿的想法,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例如,大班“金秋美、橘满园”主题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经历“调查—计划—收获—分享”四个过程创设的。

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幼儿运用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推进课程。在“金秋美、橘满园”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地调查,制作橘树分布图,并以班级为单位认领橘树;尝试运用不同工具进行采摘。

面对幼儿生发出的新问题——哪棵橘子树的橘子最多?教师引导幼儿在橘树分布图上标出每棵橘子树的产量,评出本届的“橘树王”。在活动中,幼儿运用经验不断解决问题,助推深度学习,形成新经验。

(二)追随幼儿生活的课程推进

捕捉信息,创设情境课堂。《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融趣味性、生活性、情境性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元互动的环境支持幼儿学习与探究,从而获取经验的增长。

例如,结合小班幼儿已有经验以及经验增长的需求,教师为幼儿打造了一个户外“微型”社区,幼儿在富有生活情境的“大课堂”中自主选择、大胆尝试,形成了深刻、独特的感受和领悟。

调整方案,支持幼儿学习。在预设活动方案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展开,活动方案需要根据幼儿的行为变化、经验需要等不断调整和完善。

总之,生活体验课程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教师要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园本自然资源、户外环境等资源,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幼儿在“亲自然”体验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进行探索,促进幼儿在愉快、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

猜你喜欢

橘树经验资源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给橘树弯腰
橘树弯
我给资源分分类
会跑的小橘树
资源回收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