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建构之疑 探解决之策

2021-12-02顾惠毅

好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构材料游戏

文 顾惠毅

由于建构游戏具有低结构、变化多、创造强、可操作等特点,让幼儿能根据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或堆叠,使建构游戏深得幼儿喜爱。

然而,教师发现幼儿园传统的建构游戏往往流于形式,致使建构游戏的有效性较低,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为了提高幼儿建构游戏的质量,教师针对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开展探究,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建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

建构区域的空间较大,教师在建构游戏材料投放时较随意,没有充分考虑材料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和需要;投放的材料品种较少,单一功能的材料较多、辅助材料偏少,缺乏具有挑战性的真实材料和可加工的原材料和工具。

此外,材料缺乏变化。教师一般在开学前或某一主题开展前投放游戏材料,之后很少对材料进行更新,导致材料对幼儿缺乏吸引力。

(二)游戏内容缺乏层次性

幼儿的建构游戏内容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幼儿喜欢按照生活主题玩建构游戏,但是很多班级不及时更新游戏材料和游戏主题。

教师对各年龄段幼儿达到的建构水平缺乏准确认识,不同年龄段的建构区环境创设大同小异,单一的游戏内容缺乏层次。

传统的建构游戏都是幼儿遵循教师预设的主题要求进行游戏,教师容易忽视幼儿基于生活经验,自主生成的游戏内容。

事实上,幼儿对游戏有丰富的想法,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后,开始围绕建构主题进行创造性表达。

此时,如果幼儿的兴趣得不到支持,就无法实现预期的建构效果。

(三)游戏过程缺乏指导性

与班级里其他区域相比,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自主性较高。有的教师认为,建构游戏就是教师完全放手,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活动要求,产生愉悦的游戏体验。

教师在此过程中较关注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是否能“安安稳稳地游戏”,是否能按标准要求收拾整理游戏材料,而较少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这种“放任式指导”往往会让幼儿的建构游戏失去意义。

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建构游戏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但是苦于抓住合适的介入时机和方式。如果教师不能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给于幼儿支持,就容易打断幼儿的讨论、操作和思维,甚至导致幼儿无法继续游戏。

二、建构游戏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基于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有用”的材料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建构游戏特性、能力发展水平、建构的经验有较大差异,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在投入材料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小班幼儿由于精细动作尚未发展成熟,幼儿主要采取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等游戏形式,在建构游戏中缺乏明确目的,选择材料时容易受材料的外在形态、颜色等因素影响,建构内容通常结构简单、主题单一。

对此,教师可以投放色彩鲜明的积木、仿真动物,如较大的纸杯、纸盘、牙膏盒、易拉罐、纸筒等材料,支持小班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操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建构方法和建构经验,并逐渐向协作游戏、联合游戏等方向发展,建构内容逐渐丰富,喜欢搭建塔、桥、高楼、街道、机器人以及复杂、多样的交通工具。

这时,教师可以投放能拼插、连接的低结构材料,如纸筒、瓶子、罐子、管子、竹棍等。

大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较成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具备合作能力,建构游戏的内容也更复杂。

对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小颗粒的材料、纸箱、木棍、PVC 管等生活中较常见的材料,同时提供一些用于裁剪、连接的工具,如小剪刀、胶水、毛根等,以帮助幼儿开展建构活动。

(二)关注幼儿兴趣发展,探索“有趣”的主题

幼儿的建构游戏通常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因此,在建构游戏材料投放上,教师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对已有材料针对性地调整和补充,如适当增加一些辅助材料,促使幼儿建构水平发展。

一方面,材料调整要征询幼儿的意见。建构主题确定后,师幼可以一起讨论需要补充哪些材料,根据幼儿的需要寻找合适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主动性。

例如,中班围绕主题“教师的城市”开展活动,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对城市交通这一主题很感兴趣,通过平铺、架空、围合各种技能组合,展示热闹的城市交通。

浩浩拿着小汽车在自己搭建的城市道路上驰骋,和同在道路上驾驶卡车的梓豪撞在一起。浩浩喊:“撞车啦!”

接着,浩浩和梓豪都不肯互相让路。一旁的小羽说:“马路上要是有交通信号灯就好了,汽车就不会撞起来了。”

于是,幼儿找来纸和笔,设计出各种交通标识,并贴在“城市马路”的各个角落。

在经验分享时,浩浩和梓豪一起自豪地介绍了新材料和新玩法。

另一方面,材料调整要循序渐进。随着主题的推进和幼儿建构需求的变化,教师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材料,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原则。

例如,在“我们的运动”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活动前期搭建了足球场、篮球馆、游泳池等。

随着活动不断深入,单项的体育馆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建构需求。幼儿计划搭建一个“奥林匹克公园”。笑笑和同伴指出,建“奥林匹克公园”建构区的材料太少。

于是,幼儿在班级里分头寻找所需材料,搭建了小型“奥林匹克公园”。

在分享时,笑笑提出想要更多建构材料,如牛奶罐、纸筒等。

各种各样的建构材料被充实到班级建构区,建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体操馆、田径场、领奖台等。

(三)追随幼儿游戏需求,实施“有心”的指导

1.教授基本的材料使用方法

学习基本的建构技能和方法,是幼儿有效进行建构游戏的重要准备。

建构游戏开展前,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掌握各种建构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镶嵌、拼搭、垒高、架空、排列等搭建技能。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针对材料的作用进行自主讨论和模仿学习,帮助幼儿学习多元化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之间分享建构经验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建构游戏能力的提升,幼儿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垒高、拼搭等建构方法,更喜欢搭建富有情景性和复杂性的事物,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广泛交流建构游戏经验,明确“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用什么材料建”等,引导幼儿解决建构游戏中的问题。

3.帮助幼儿解决材料使用中的问题

在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进程、建构意图和材料使用中的问题,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给予幼儿及时、恰当的指导和支持。

因缺少建构材料导致游戏无法继续进行时,教师要倾听幼儿需要,及时补充相应的游戏材料;当幼儿因为不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而随意摆弄材料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或者引导同伴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让游戏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动手能力一向较弱的的圆圆在给建筑物搭建楼梯时,遇到“楼梯搭不牢”的困惑。

基于几次持续、细致的观察,教师选择指导圆圆在实践中边思考,边尝试,改变搭建方法。

通过实地查看幼儿园的楼梯,圆圆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了楼梯台阶等距的特点,且底部需要有支撑物。

找到原因后,圆圆不断调整建构策略,解决楼梯倒塌问题,还继续尝试搭建二层楼。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幼儿有效指导,不仅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还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基于当下建构游戏材料投放和使用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探索材料投放与使用的策略,提升了幼儿建构游戏的有效性。随着幼儿建构游戏主题、内容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投放和指导建构材料的策略探究仍不会结束。

教师将围绕如何通过建构游戏情境创设为幼儿提供支持,如何生成幼儿感兴趣的建构游戏主题,怎样科学评价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期待为幼儿建构游戏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猜你喜欢

建构材料游戏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