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验案举隅
2021-12-01裴孝宣裴继璞刘宗昆
裴孝宣 裴继璞 刘宗昆 马 琳
痛经亦称为经行腹痛,是指妇女在经期或者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外阴、肛门、大腿内侧、背部等部位,有时会伴有乳房胀痛、恶心、腹泻、呕吐、手足厥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发生晕厥[1]。通常在阴道流血前数小时出现疼痛,行经第1天达到峰值,持续时间不等。临床上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盆腔和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由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等[2]。原发性痛经占90% 以上,多发于青年女性[3]。据调查显示,我国55.2%的女大学生伴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症状,15.9%症状严重[4]。由此可见该病为青年女性中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一部分患者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身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压力。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一直独具优势,通常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配合使用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法,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中医贴敷疗法传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华,并融合经络学说及透皮给药理论治疗原发性痛经,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该疗法的疗效颇为显著。
1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与外感寒邪和脏腑失调有着密切联系。月经的产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和冲任二脉及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经行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变化急骤,若此时受致病因素影响,或平素精血亏少、气血郁滞,则会导致冲任失调,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痛经[5]。痛经一般临床常见的分型包括气滞血瘀、寒阻胞宫、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证型。由气滞、血瘀、寒凝、湿热等病理因素导致气血瘀阻于胞宫,经血无法顺利排出而形成的实性痛经,多在经前发生。平素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经期血海更加空虚使得冲任、胞宫失于温煦濡养而形成的虚性痛经,多在经后发生。
2 中药贴敷的源流与机制
中药贴敷疗法的运用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周礼》就有关于用外敷药物治疗疮疡的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着“傅”“涂”“封安”等外治方法。《黄帝内经》有云:“桂心渍酒,以熨寒痹”,意为桂心泡酒涂治风中血脉。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用狂犬脑外敷咬伤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随着中药外治法不断地融合与创新,晋、唐之后出现了将外敷药物与经络腧穴学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形成了穴位贴敷疗法的雏形。明代《普济方》便记载了用生附片和葱涎在涌泉穴贴敷治疗鼻渊。直至清代,穴位贴敷疗法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第一部中医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在这段时间问世。吴尚先的《理瀹骈文》集前人之大成,将贴敷疗法的使用范围推广至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其中这句著名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成为了后世中药贴敷治疗的基本准则。中药穴位贴敷有着作用直接、使用简便、用药安全、不良作用少等诸多特点。所以在临床上患者普遍乐于接受。
3 中药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
有科学研究显示,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的异常合成、释放有着密切的联系[6]。窦桂珍等[7]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能够调节月经期前列腺素的分泌,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发挥改善患者全血黏度、缓解子宫缺血缺氧的作用,以此来达到治疗痛经的作用。桑晓庆等[8]应用中药(白芥子5份、制川乌4份、细辛3份、制甘遂3份研末,生姜汁调丸)贴敷于关元、子宫、次髎、腰阳关穴治疗效果优于口服少腹逐瘀汤。章晓玲[9]的临床研究中,将应用中药熬煮的药膏贴于神阙穴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不含药膏的敷贴贴于神阙穴的患者。李小娟等[10]选择关元穴、子宫穴、次髎穴、腰阳关穴进行药物贴敷,治愈率优于口服少腹逐瘀汤患者的治愈率。由此可见,临床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颇为显著。
4 典型医案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即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前者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而产生疼痛,后者则是由于患者脏腑虚损或胞宫经脉失养而产生疼痛[11]。因此在治疗前辨别应注意患者证属何种类型,以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4.1 不通则痛型患者许某某,女,19岁。主诉经前及经期小腹疼痛坠胀伴畏寒腹冷6年。平素月经规律,20~24 d一行,13岁初潮。自述每于经前2 d至经期第1~2天出现小腹疼痛、坠胀,畏寒腹冷,经血紫黯有血块,经行量少。查体:舌质黯有瘀点,苔白,脉沉紧。中医诊断:痛经。证型诊断:寒阻胞宫型。辨证依据:患者每于经前2 d至经期第1~2天出现小腹疼痛,说明此病性属实;畏寒腹冷,苔白,脉沉紧,说明此病性属寒。经血紫黯有血块,经行量少,舌质黯有瘀点,说明患者体内有血瘀凝滞。患者平素感受寒邪,故而易出现阳气受损等畏寒、腹冷等症状。寒性凝滞,则导致患者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不通则痛,发为痛经。故治则: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处方:消肿止痛贴0.4 g/2 ml×2贴。制吴茱萸、细辛、肉桂各0.3 g,延胡索0.5 g贴神阙穴、关元穴。操作:把以上药粉分别按量称取放入调药碗中,用配套消肿止痛液1/2调成流膏状,分别摊在用剩余1/2消肿止痛液打湿的沙蒿子贴上。用酒精棉球将需要贴敷穴处的皮肤消毒,将相应的药贴贴到穴位上。贴敷6~8 h取下药贴,每日1次。患者1次痛止,连续治疗2周,随访基本缓解。
4.2 不荣则痛型患者张某某,女,28岁。主诉经期至经后小腹隐痛10年。14岁初潮,平素经期正常。患者自述每次月经期间至经后小腹隐痛,腰膝酸软,头晕无力,月经清稀量少色淡。查体:面苍白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痛经。证型诊断:肝肾不足型。辨证依据:患者经期至经后小腹隐痛,说明此病性属虚。腰膝酸软,头晕无力,月经清稀量少色淡,舌质淡苔白,面苍白少华,脉细,说明患者精亏血少,肝肾不足。患者肝肾素虚,精血不足,行经期间,经血更加虚少,冲任、胞宫失于濡养,故经期至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由于患者平素精血亏少,故月经量少质稀而色淡。肾精不足,无以上滋清窍,下养腰腿,故出现“腰膝酸软,头晕无力”等症状。故治则: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处方:消肿止痛贴0.4 g/2 ml×2贴。山萸肉、枸杞子、当归各0.5 g贴神阙穴、关元穴。操作:把以上药粉分别按量称取放入调药碗中,用配套消肿止痛液1/2调成流膏状,分别摊在用剩余1/2消肿止痛液打湿的沙蒿子贴上。用酒精棉球将需要贴敷穴处的皮肤消毒,将相应的药贴贴到穴位上。贴敷6~8 h取下药贴,每日1次。于经行时开始,7 d一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随访基本缓解。
5 讨论
痛经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在治疗时应仔细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甚至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安全可靠,简单方便,毒副作用少,患者乐于接受,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神阙穴属任脉,在脐中部。该处皮肤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弱,神经血供丰富,有着独特的经皮吸收结构。在此处敷药敏感性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与输布,促进血液循环,以助药力直达病所,使得疗效提升。关元穴亦属任脉,在下腹部。该处与肾脏、生殖系统都较近,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入肝、肾经。该药具有降气疏肝、温热燥湿、散寒止痛、引热下行的功效,为治疗肝寒气滞而引起的诸多疼痛之要药。细辛性温,味辛,入肾经。该药芳香走窜,具有疏风散寒、止痛通窍等作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少阴肾经寒邪伏匿的病症。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入肝、肾经。该药具有补命门之火、通脉活血、止痛散寒、引火归源等功用,可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引起的宫寒不孕、寒疝疼痛、痛经经闭等。以上诸药合用,共同发挥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寒阻胞宫型痛经的目的。山萸肉,性微温,味酸、涩,入肝、肾经。该药具有补肝益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临床上可治疗由于肝肾不足而导致的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崩漏带下等病。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肾经。该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肝肾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昏不明等症状。当归,性温,味甘、辛,入肝经。该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血虚诸证,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癥瘕结聚等。以上诸药合用,共奏养肝益肾、温经和血之效,从而达到治疗肝肾不足型痛经的目的。
2则医案均在神阙穴、关元穴贴敷吴茱萸、细辛、肉桂、山萸肉、枸杞子、当归等中药,借由经络系统传导以发挥其温经散寒、补益肝肾的效果,从而治疗痛经。寒阻胞宫型的痛经,由于该证型由实邪引发,所以临床起病较急。采用散寒祛湿的药物拔除致病因素即可快速解除症状。而肝肾不足型的痛经,患者平素精亏血少。这类的痛经是由于精血亏虚无法滋养胞宫而导致的,所以在治疗上应以补充患者的肝肾精血为原则,故治疗周期较长,但总体的疗效可观。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能有效调治痛经患者的症状,并且标本同治,远期疗效有保障,患者容易接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