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苛毒与六淫暨疫气的异同及临床意义
2021-11-30贾文魁刘炳男张静雯
曹 玮,贾文魁,刘炳男,张静雯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在我国新冠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境外的新冠肺炎现在仍呈大规模的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已有400多万人被感染。中医将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归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笔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应属于中医外因中的“大风苛毒”范畴。同属外因的还有“六淫”及“疫气”,六淫致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普通感冒,虽病情不重,但每年发病人数较多。而疫气致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病情较普通感冒更为严重。三者虽同属外因范畴,但在传染性、致病性、危害性等方面的表现迥然有别。
1 历代医家对六淫、疫气、大风苛毒的认识
1.1 六淫
六淫的说法首见于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1],其云:“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脏腑,为外所因。”宋代以前无六淫的说法,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最早提出六气病因说[2],六气是指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正常的六气不会致病,其太过与不及而成为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即为六淫。六淫致病各有其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湿胜则濡泻”,又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泻;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现代研究将六淫与自然界中的气象结合起来,将六淫中的寒、暑、火归于气温范畴,将湿与燥归于气湿范畴,将风归于气流范畴。现代气象学研究出了最适宜人体的气温为15~27℃,相对湿度为30%~60%,气压为240mmHg[4],超出该范围则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这一学说与六淫致病理论相符,证明了中医六淫致病的科学性。
1.2 疫气
疫气在中医中亦称为疠气、疫毒、乖戾之气、杂气等,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5]。疫最早出现在周代的文献当中,《礼记》[6]中记载:“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果实早成,民殃于疫。”《黄帝内经》当中亦有诸多记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7]云:“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疠大至,民善暴死”“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苦。”《素问遗篇·刺法论》[8]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历代医家对疫气皆有论述,疫气作为病因被系统阐述则见于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9]云:“夫疫者,感天地之戾气也。戾气者,非寒、非暑、非暖、非凉,亦非四时交错之气,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吴又可认为疫气与传统的六淫不同,是天地间别有的一种异气。疫气所致疾病即相当于现在的流感,现代医学认为该疾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导致,如病毒、细菌等,每一种流感都由一种独特的病原体导致[10]。
1.3 大风苛毒
“大风苛毒”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3],其云:“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大风指风邪猛烈;毒者,《说文解字》云:“毒,厚也,害人之草。”[11]《广雅·释诂》曰:“毒,犹恶也。”因此,大风苛毒可被认为是毒性猛烈的邪气,属“外邪”范畴,其起病急骤,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内攻脏腑,病情危重[12]。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因持续时间长、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感染人数众多[13],当属于“大风苛毒”的范畴。此外,在20世纪出现的3种大型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中,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香港流感因感染人数众多,亦应属于大风苛毒致病的范畴。
2 六淫、疫气、大风苛毒的致病特点
2.1 传染性
六淫致病多为现代医学中的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感染居多,多为肠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若是年老体弱,或素体正气亏虚者,则亦有感染的可能[14]。《素问遗篇·刺法论》中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疫气致病传染性强,多为感染流感病毒引发,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每年冬春季节好发,多通过飞沫传播,易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广泛流行[15]。全球每年约有6亿人口患流行性感冒,我国是公认的流感高发地,自2000年开始,WHO将我国列为流感监测的前哨[16]。学校是突发性流感的易发地之一[17],2000年1月6-11日,四川省大竹县城西中学爆发流感,全校548名学生中有流感患者75例,发病率达13.7%[18]。同年4月12-17日,四川省简阳市卫生学校出现流感患者267例,发病率达11.6%。由此可见,疫气的传染性是很强的。至于大风苛毒致病,传染性则更强,新冠肺炎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气溶胶传播,已被列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9]。截至2020年5月13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400多万。由此可见,大风苛毒致病的传染性较疫气更甚。
2.2 致病性
六淫致病个体质量复发病率高,与邪气旺盛有关,也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发病多由于正气素虚,或因疲劳、饥饿、冒雨涉水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素体正气较强之人则不易被感染。轻症感冒一般可不药而愈,也有一些重症感冒对老人、小儿影响较大,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疫气致病,传染性强,起病较急,多易传变,病情严重。据史料记载,我国东汉末年爆发重大疫情,导致人口锐减;隋朝时期长安发生重大疫情,死伤惨重;宋朝时期共爆发了6次规模较大的疫情[20]。此后各个朝代均有疫情爆发,死伤无数。2003年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SARS,各类人群普遍易感,至2003年6月底结束,全球共感染8 422例[21],说明疫气致病的传染性很强。大风苛毒的致病性较六淫、疫气更为强烈,主要是由于其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发病人数更多,例如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3 危害性
六淫致病症状较轻,危害性不大。疫气致病起病急,进展快,症状一般较为严重,发热多为高热,部分病例会出现肺炎或多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2003年爆发的SARS导致全球916人死亡,病死率为11%[22]。大风苛毒由于传染力强,感染人数多,危害性更大。在20世纪发生的3次大流感[23]中,1918-1919年发生的“西班牙流感”导致4 000~5 000万人死亡,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导致100万人死亡,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造成100~300万人死亡。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截至目前已引起全球400多万人感染,28多万人死亡。
3 讨论
六淫、疫气、大风苛毒同属中医致病三因中的“外因”范畴,在致病方面有类似之处。中医理论认为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外邪侵犯人体首先犯肺,此三者亦是,作用于人体导致的一般是肺部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不同之处在于,六淫致病一般症状较轻,多不传变,疫气与大风苛毒致病多易传变,所致病情更为严重,大风苛毒的致病性、传染性、危害性较疫气更强。分析此三者异同的意义在于临床医生需重视三者致病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掌握较为全面的疾病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及时准确地分辨出是何种因素致病,为其后的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若仅是单纯的六淫致病,一般的对症治疗即可,若是疫气与大风苛毒致病,因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危害范围广等特点,应首先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家属及相关接触人员进行有效隔离;其次,需加强群众对此类“虚邪贼风”防护的认识,一为“避之有时”[24],“避”意为躲避其毒气,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如在疫情期间不随意外出;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或肘部内侧掩住口鼻,并将使用过的纸巾丢弃进带盖垃圾桶中;必须外出时,带好合适的口罩等,二为“清静则肉腠闭拒”,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思想清静,畅达情志,使精神内守而不散失[25],同时辅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作息规律,以增强体质,有利于防病祛疾。此外,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也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之一,以防止疾病大规模传播,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