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炮制刍议
2021-11-30于大猛
于大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700
古人对干姜的炮制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起源于南北朝,盛行于明清的汉州干姜制法,由于方法繁琐,现在已经淡出了学界的视野。 在干姜的切制方法、姜炭与炮姜的炒法等方面,古人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重新温习这些传统的炮制方法,对现代干姜炮制工艺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兹报道如下。
1 汉州干姜之疑
古代干姜的制作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生姜洗净,切片,晒干。 《本草品汇精要》载:“干姜乃秋取生姜,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之。 ”[1]另一种是生姜水浸去皮, 晒干发酵。 这种方法首见于南朝梁·陶弘景[2]《本草经集注》,原书载:“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中,谓之酿也。 ”文中所示方法显然与通常将生姜晒干的方法不同。 这种方法称为汉州干姜,“颂曰:造法,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 以汉、温、池州者为良。 陶说乃汉州干姜法也。 ”[3]1091文中提示两点:一者生姜洗过晒干即为干姜,是干姜的通用制作方法;二者汉州干姜法为汉州当地的制作方法,并非通用方法。温州、池州所产干姜亦佳, 其中温州所产称为 “温州白干姜”,亦颇具盛名。
后世本草如《证类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本草发明》《上医本草》等均记载了汉州干姜。 明清医家对此颇为重视,如《本草乘雅半偈》为了区别普通干姜与汉州干姜,将前者称为“干生姜”,后者称为“干姜”。 原书载:“霜后,则老而多筋,干之,即曰干生姜。 干姜者,即所取姜种,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漂浸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入瓷缸中,覆酿三日乃成。 ”[4]文中所示干姜制法即为汉州干姜法,将两个名称相对应, 说明汉州干姜在当时已经成为主流。 据王家葵教授[5]考证,为了在读音上区别二者,古人可能将汉州干姜称为“乾姜”,而将生姜晒干者称为“干姜”。
汉州干姜与干姜的功效区别,唐·陈藏器[6]《本草拾遗》载:“藏器曰:生姜温,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 ”文中去皮者即为汉州干姜,留皮者为生姜晒干。所谓“要热”与“要冷”,并非指生姜的冷热,而是指汉州干姜的温里散寒功效强于生姜晒干。
基于汉州干姜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笔者重复了陶弘景的制作方法:取生姜半斤,用清水浸泡3天,其间不用换水。 用菜刀刮去皮,刮皮的方法是将刀刃与姜的表面垂直,轻轻刮,很容易就能去掉姜皮。 原书要求将去皮的生姜置流水中,由于条件所限,笔者将其置盆中,每日上、下午各换两次水。 6日后取出,再次刮去生姜表层,切片后晒干,直至色泽发白,置于瓷罐中,3日后取出,观察外观与气味无变化,发现并没有出现发酵的现象。
2 姜炭炮制重在切制
干姜炒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止血。 如元·朱震亨[9]《本草衍义补遗》“干姜”载:“凡止血须炒令黑用之。 ”《本草纲目研究》“干姜”载:“止唾血、痢血,须炒黑用之。 ”[3]1092
业界学者对于药物的切制关注较少,笔者就是由于前期对干姜的切制方法不重视,造成姜炭炮制的困难。如清炒法,宋·唐慎微[10]《证类本草》“干姜”载:“干姜炒令黑色,捣为末。”文中将干姜直接炒黑。笔者实践,取干姜片,清炒,用小火慢慢炒至姜片表面鼓起,逐渐变成黑褐色,掰开里面呈棕黄色。 姜片的边缘部分很容易发生焦糊, 加大翻炒的频率仍然很难炒匀。炒姜炭的火候,清·罗国纲[11]《罗氏会约医镜》“干姜”载:“黑干姜:干姜切片,炒红,以器闷息为炭。 ”文中指出姜片炒炭的火候为炒红。 所谓炒红,笔者体会是指干姜表面的姜皮遇热后会燃烧而出现火星,较多时会呈现小片红色。 此时姜片多已呈黑褐色。 但是,干姜的中间部分与边缘很难同时炒至相同火候,往往是边缘部分出现火星,即将发生炭化时,中间的部分还是棕黄色。 笔者尝试过多次,均告失败。
据山东姜保生老药师传授,解放前炮姜炭的炒制方法,干姜并非是切片,而是切成边长6~7mm的小块,如茯苓咀大小。 笔者将整块干姜,用水稍润,切成小块。 由于干姜形状不一,且中部厚边缘薄,导致切出的小块大小有差异,需大小分档,再将其置于盖帘上晾干。 用中火将铁锅烧热,入干姜小块,勤翻炒,干姜表面没有出现红色的火星。 颜色逐渐变为深黄,再变为黄褐色, 并有少许焦斑。 表面会出现一些裂纹,姜块的角部由于膨胀会变得圆润, 使部分姜块呈球状。由于干姜块大小、厚薄不一,难以精确分档,所以在大部分姜块炒成炮姜时,有些较薄较小的姜块表面会出现黑褐色,掰开后里面呈棕黄色,将这部分拣出即为炮姜炭。 据姜老师讲,解放前中药铺中的姜炭并不是单独炮制, 而是在炒炮姜时将呈黑褐色的部分拣出,即为姜炭,确是实践经验之心得。
古人还有将炮姜研成粉,再炒成姜炭的方法。 如明·梅得春[12]《药性会元》“干姜”载:“干姜炮为末,再炒黑。 ”笔者将炮姜用药碾子碾成细粉,置铁锅中,用小火清炒,姜粉逐渐变成黄色,出现辛辣味,刺激鼻腔与咽喉,随着姜粉颜色加深呈棕褐色,刺激气味更加明显,这时姜粉出现板结的现象,即部分姜粉粘在一起成块,整个过程与炒蒲黄炭相近。 这种方法的缺点有二,一是容易出现焦糊,二是辛辣刺激性过强,因此并不是一种优选的方法。
再如干姜煨法。 明·贾所学[13]《药品化义》“炮姜”载:“用老姜,以湿粗纸包裹煨黑。 ”笔者取干姜片,用湿桑皮纸包裹,埋于炭火中,5min后取出,煨黑的效果不理想,桑皮纸大部分炭化,干姜中央部分呈棕黄色,边缘部分呈黑褐色,少许炭化。 古人还有将干姜润湿,再用湿纸煨黑的经验。 如明·刘文泰[1]《本草品汇精要》“干姜”载:“制:洗净,以湿纸裹,入灰火中炮之令热透,取出,剉碎用。 ”笔者取干姜片,洗净,用湿桑皮纸包裹,埋于炭火中,5min后取出,发现干姜片周边炭化的程度要低于前者。 文中“洗净”的目的并非是净制,而是使干姜的表面湿润,这样在煨的过程中,温度上升缓慢,可以防止炭化不均。 显然,将干姜片与纸均润湿的方法较单纯用湿纸者优。 笔者取整块干姜,润湿后用湿桑皮纸包裹,置炭火中,用灰埋,很快取出,湿纸还没有炭化,打开发现干姜稍胀大,表面呈深黄色。 重新包裹,继续埋于灰中加热,待桑皮纸炭化时打开,发现干姜表面有裂纹,呈棕黄色。 可见,湿姜块用湿纸包裹是煨姜炭的优选方法。
总之,干姜炭炮制的关键在于切制。切成片状,无论是炒法还是煨法,均不成功,而研成粉状亦非良策,唯有用干姜块, 才能达到姜炭的炮制要求。 另外,古人炒炭所用干姜为生姜晒干,而非汉州干姜,亦未见用汉州干姜炒炭止血的记载。
3 黑姜非姜炭
黑姜与姜炭, 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为同一药物。但是,清·汪绂[14]《医林纂要探源》“姜”载:“炮姜:辛苦大热,湿纸包,微煨。……黑姜:辛苦温,煨至黑。……姜炭:苦辛平,煨成炭存性。”从文中可见,炮姜、黑姜、姜炭显然是干姜的三个炮制品种。 三者均为用湿纸包裹煨,其中炮姜为微煨,黑姜为煨至黑,姜炭为煨成炭,三者炮制的火候逐渐加重。
笔者将干姜块润湿,用湿桑皮纸包裹,埋于炭灰中。 待干姜表面呈棕褐色时切开, 内部呈棕黄色;表面呈黑褐色时切开,内部已经炭化。 采用清炒法所得结果亦相同。 这是由于干姜质地疏松,表面容易受热变黑。 即便是在炒炮姜时,表面亦会有明显的焦斑。
笔者认为,并不能仅靠干姜表面的变化作为姜炭炮制火候的标准。 如古人有将干姜烧黑的方法。 宋·唐慎微[10]《证类本草》“干姜”载:“干姜急于火内烧黑,不令成灰,瓷碗合,放冷,为末。 ”笔者取干姜片,置漏勺上,置木火上烧,姜片的边缘很快出现红色火星,迅速变黑,炭化。急取出,置瓷碗中,扣上盖以阻断空气,使炭化终止,取出,发现有部分姜片炭化过度。 笔者取整块干姜,用铁夹子夹住,置于木火上,其间不断翻转使干姜受热均匀,很快干姜表面就变黑,最外层的姜皮有时会燃烧,干姜的体积也很快胀大,表面出现一些裂纹, 这时姜的表面已经完全变黑。 将其掰开,发现里面呈白色,显然并没有达到姜炭的标准。 这种用火急烧的方法,使干姜表面的温度急速升高,出现炭化的现象,但是内部温度仍然相对较低。
古人炮制姜炭还有煅法。 如清·张璐[15]《本经逢原》“干姜”载:“炮法:厚切,铁铫内烈火烧,勿频动,俟铫面火然,略噀以水,急挑数转,入坛中勿泄气。俟冷,则里外通黑,而性不烈也。”笔者取一铝壶,不用壶盖,装入干姜厚片约少半壶,置煤气灶上加热。 壶中慢慢冒出清烟,随着温度的升高,烟的颜色逐渐变成黄色,气味亦逐渐辛辣刺喉。 吹去烟发现壶中干姜表面有火星,火星逐渐连成小片,但并非燃烧,正如文中所谓“铫面火然”的现象。口含冷水喷入壶中降温,执壶颠几下,再喷入冷水,将姜炭倒出,置盆中,再次喷入冷水少许,置于坛子中,扣上盖以隔离空气。 最终得到的干姜炭确如文中所谓“里外通黑”,但是姜性全无,已经失去古人“炒炭存性”之旨。正如《本草崇原》“干姜”载:“若炮制太过,本质不存,谓之姜炭。 ”[16]清·赵其光[17]《本草求原》卷一五载:“姜炭全失姜之本性。 ”
可见,古代黑姜的炮制标准为表面黑褐色,切开里面棕褐色,而姜炭的炮制标准为里外通黑。
4 结语和展望
综上所述, 汉州干姜在明清时期颇受医家重视。 经过发酵的干姜辛味大减, 解表发散之力减,但温里散寒的功效增强。干姜的切制是姜炭炮制的关键,切片会导致炮制过度,切块才是正途,可见药物的切制在中药炮制工艺中的重要作用。古人对姜炭的理解与现代不同,现代人理解的姜炭在古代称为黑姜,而古人所谓里外通黑的姜炭在现代则属于炮制过度。笔者认为现代干姜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汉州干姜发酵工序的研究。《本草经集注》记载的汉州干姜发酵法, 是将生姜两次去皮浸泡,晒干后再于瓮中发酵,后世医家多遵此法。 但是,笔者经过实践发现生姜晒干后, 置瓷罐中并不能发酵;而将浸泡过的生姜,直接置瓷罐中则能发酵。 目前,还未见有汉州干姜的相关实验研究报道,因此应对汉州干姜的发酵工序进行实验研究,比较优劣。
第二是汉州干姜与干姜功效的比较研究。 明清医家将经发酵的汉州干姜与生姜晒干的干姜区别开,将汉州干姜称为干姜,而将生姜晒干者为干生姜。 这种表述形式在明清时期很常见,阅读古籍时须非常注意。 应对汉州干姜这一古代炮制品种与干姜的成份功效进行对照研究。
第三是炮姜清炒法与砂烫法的比较。 传统的炮姜的炮制方法主要是清炒或煨法,亦有添加辅料的方法。 如《圣济总录》“雌黄丸”载:“干姜半两剉,入盐四钱匕,同炒黄色。 ”[18]宋·朱佐[19]《朱氏集验医方》“姜桂汤”载:“败姜,用灶心土炒。”文中以盐、灶心土为辅料的炮姜制法并不常用。 据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与山东姜保生老药师回忆, 解放前药铺中的炮姜均为清炒。1963版《中国药典》记载了炮姜的炮制方法:“取姜块,置锅内用武火急炒至发泡鼓起,外皮呈焦黄色,内呈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晒干即得。”[20]从文中可见,并没有添加辅料,这种清炒法也是当时药厂的经验。 从1977版《中国药典》至今,历版《中国药典》对炮姜的炮制方法均表述为:“用砂烫至鼓起。 ”[21]笔者用武火将河砂炒至滑利状态,加入干姜块,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有部分裂开即可,筛去河砂,取出,放凉。炒制的过程中,干姜表面呈均匀深黄色,没有出现焦斑,部分表面有裂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姜炮裂均匀,容易掌握火候,不易出现焦糊,没有姜味刺激,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炮姜制法。 但是,笔者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见到相关记载,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清炒法与砂烫法对炮姜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