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2021-11-29邓芳内江市中心血站
文 邓芳(内江市中心血站)
血常规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这也是最为基础的血液检查,通过对血细胞和血浆的分析,可以对人体当前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接受过血常规检查,但是想必多数普通群众对于血常规的具体情况还不甚了解。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作为基础检查项目,不同检查需求的患者往往会结合血常规检查来全面了解自身生理状况。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一点“小病”到了医院动不动就要抽血?在这种想法的催化下很多人开始对现代医学理念产生怀疑。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例,很多人到医院就想开药或者打针,但是医生往往会安排其进行一些基础检查,这其中就包括血常规检查,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连这么常见的疾病也要抽血检查,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医务人员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可对患者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做出判断,这是对症用药保障科学用药的基础。根据血常规结果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判断,这是血常规检查的基础功能之一,由于很多人对血常规检查的作用以及意义并不清楚,本文将带您走进血常规检查,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血常规。
血常规概述
血常规是针对血液进行的基础检查,想要了解血常规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就要了解血液的构成。血液呈弱碱性,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其中血浆占比在55%左右,而血细胞占比在45%左右,血浆中主要成分是水,另外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脂蛋白、一些基础的酶类物质还有无机盐,除此之外,血浆中还有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多数经过进一步代谢排出体外。而血细胞根据细胞类型可以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其中白细胞可以进一步进行类别区分,分别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这些细胞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血细胞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携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也将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通过气体交换来排出二氧化碳。同时红细胞也兼具一定的免疫功能,负责清除免疫复合物、强化吞噬细胞功能、识别和储存抗原等。白细胞对人体免疫功能起到关键作用,白细胞是人体抵御外部病原体的重要“卫士”,当其识别到体内有病菌入侵后,会调动相应的白细胞前往相关区域对病菌进行围剿,因此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往往会升高。血小板对凝血功能有重要意义,当人体因某些原因出现血管破裂出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点快速聚集并黏附在出血点,随着血小板的不断聚集,出血点形成止血栓子并起到止血作用。
血常规检查主要就是对不同血细胞参数进行分析,比对标准参数来对检查者生理状况进行判断的一种检查。
血常规参数分析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其实就是指红细胞的数量,相较于参考值,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减少都可能意味着检查者身体存在某些问题。通常来讲,如果红细胞明显增多,那么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患者存在某些干细胞疾病,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干细胞疾病可能会导致红细胞持续增多进而表现在血常规检查结果上。第二是呕吐、腹泻、严重烧伤,这些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进而使血容量下降的情况也会导致单位量内红细胞数量增多。第三是心肺疾病,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全身机体组织供氧情况也比较差,而机体在需要更多氧气的情况下就会代偿性增加红细胞数量。而红细胞减少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失血的问题,包括一些少量持续的隐性失血。其次,造血功能障碍也会导致红细胞计数下降。另外,如果患者存在某些溶血性疾病,那么其红细胞大量破裂则其红细胞数量也会降低。最后,一些外部理化因素刺激机体时也会导致红细胞破裂进而导致红细胞计数下降。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衡量贫血的重要指标,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参数下降较多,且越严重,下降值越大。另外,大量失血的情况下患者体内血红蛋白数量也会急剧下降。而血红蛋白增多情况比较复杂,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比如长期生活在高原缺氧环境,也有可能是病理原因,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心肺疾病等。
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比积是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在其中所占的体积比例。该项参数男女参考值有一定差异。参数减少往往说明患者存在贫血的问题。而参数增加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失水,包括腹泻、大量出汗等。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体积减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异常情况,缺铁性贫血患者病情相对比较严重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所有贫血的情况都会导致红细胞体积减小,临床工作中大细胞贫血会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加,而小细胞贫血才会导致体积缩小。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是反映血红蛋白含量的参数,该参数升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而减少则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则是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比例,该参数降低可能意味着自身存在低色素性贫血的情况。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新增多可能与某些血液疾病有关,比如慢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其次,一些患者在某些创伤之下可能出现此类情况,由于失血过程中血小板凝血需求较大,因此参数增高。另外,很多肿瘤或者感染因素也会导致患者血小板增加。最后就是缺氧,比如某些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由于机体缺氧其血小板计数会在一定程度内升高。而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很多血液疾病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比如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除此之外,一些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影响造血功能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一些传染性疾病或者机体感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增加。最后就是药物因素,某些人对某类药物过敏,用药后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体积如果持续下降,这代表患者可能存在骨髓功能障碍的问题,此情况在一些持续化疗、骨髓抑制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身上常见。除此之外,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兆子痫以及湿疹等疾病也会导致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下降。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或妊娠后期存在浮肿以及蛋白尿情况的孕妇其血小板平均体积则有所增加。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升高可能是生理原因所致也可能是病理原因所致。比如,人体在剧烈运动后就会出现白细胞升高,另外、情绪激动、疼痛刺激等也有可能导致白细胞生理性升高,如果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且升高的幅度不是很大,那么要考虑在接受血常规检查时,患者机体是否处于平稳状态。如果患者在检查前进行了运动或者是有其他方面的应激刺激,要考虑是否为生理性变化。白细胞病理性升高也是非常常见的,当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水平普遍升高。某些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在病情发展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多,尤其是一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白细胞计数上升的情况比较明显。另外,一些代谢障碍问题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增多,比如肾功能衰竭引发的代谢障碍。白细胞计数降低代表患者当前存在感染的情况,包括部分细菌感染和大部分病毒感染。除此之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导致脾功能亢进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少患者与肝病有关。还有一些血液疾病也会直接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等。最后,放射线、药物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白细胞计数升高,最常见的包括放疗、化疗以及长时间使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都是导致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
中性粒细胞
作为白细胞的一种类型,中性粒细胞升高往往与感染有关,比如肺部感染、血液感染等,而且很多经历较大组织创伤的患者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的情况。淋巴瘤以及白血病都会随病情发展引起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情况。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流感、麻疹、粒细胞缺乏症以及理化因素等。
嗜酸性粒细胞
引起嗜酸粒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敏,比如一些和过敏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的疾病都可能导致嗜酸粒细胞升高,包括哮喘、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另外很多皮肤病也会导致该参数升高,包括常见的牛皮癣以及过敏性皮炎等。某些血液疾病也与嗜酸性粒细胞有关,比如慢粒、骨髓瘤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和副伤寒患者,另外还有一些在疾病治疗中应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在临床工作中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而该细胞计数增加可能与过敏性疾病以及炎症有关。重金属中毒的患者往往也会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升高的情况。除此之外,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功能障碍等也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升高往往与病毒感染有关,很多传染性疾病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升高的情况。而淋巴细胞减少则往往与细胞免疫缺陷有关,一些传染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其淋巴细胞也可能有降低的情况。除此之外,使用激素或接触一些刺激都可能使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单核细胞增多与感染有关,包括伤寒、疟疾等。
随着现代化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提升,血常规检验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升高,全自动分析仪不仅大大提升了血常规检测效率而且准确性也得到了更好保障。当前我们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报告单,而且报告单上各项参数非常明确,后面也都有相应的参考区间可供对照,如果有异常参数都会用箭头标记,这大大提升了医务人员通过血常规来明确诊断的效率。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血常规检查,很多针对性比较强的检查项目都需要配合血常规检查结果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所以,来到医院,如果医生安排我们接受血常规检查,一定要妥善配合。通过阅读本文相信广大读者朋友们也对血常规的一些基础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希望大家从此之后在面对血常规报告单时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基础解读,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