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022-01-06蔡惠丽王勃霏曾一芹郭静明
蔡惠丽 王勃霏 周 蜜 易 虹 曾一芹 朱 磊 郭静明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湖北 宜昌 44300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占同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10%~15%[1-2]。其发病机制是15号和17号染色体易位t(15;17)(q24;q21)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PML-RARα)融合基因而导致粒细胞分化受阻、而异常早幼粒细胞大量增殖[3-6]。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病例国内外罕见报道,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对APL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性质及其与治疗的相关性、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等方面做一讨论。
1 临床资料(扫码观看视频,D015473-1)
患者,男,32岁,先天聋哑,因“牙龈出血伴皮肤瘀斑4天”于2016年11月6日收入我科。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口腔黏膜可见血泡。胸骨叩击痛:阴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未扪及肿大。血常规:白细胞0.70×109/L,中性粒细胞0.24×109/L,淋巴细胞0.32×109/L,单核细胞0.17×109/L,血红蛋白76 g/L,血小板12×109/L。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均正常。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活跃(髓液部分血稀),粒系占53%,其中异常早幼粒细胞占32.0%,大小不一,核部分有凹陷并伴有切迹,核染色质呈粒状,核仁多为1~2个,浆量多少不等,可见内外浆,细胞浆内可见大量嗜天青颗粒,易见Auer’s小体,呈柴束状,并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注:因初诊时取材及制片欠佳,嗜碱性粒细胞难以辨认,故未报告百分比)。考虑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能(见图1)。骨髓流式免疫分型:SSC/CD45散点图中进行设门分析,原始髓系细胞区域可见异常细胞群,占总有核细胞的39.6%,细胞FSC、SSC较大,表达CD9、CD13、CD33、CD64、CD117、MPO;另外,淋巴细胞下方可见一细胞群(43.9%),表达CD9、CD11b、CD11c、CD13bright、CD15、CD33、CD123、CD38,弱表达MPO,考虑嗜碱性粒细胞;综合考虑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高(见图2)。细胞遗传学(24 h培养G显带):46,XY,t(15;17)(q24;q21),20个分裂像。分子生物学分析:Bcr1型PML-RARα阳性,Bcr1型PML-RARα 1681拷贝,ABL1 33006拷贝,比值0.051。
结合患者骨髓细胞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融合基因等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Bcr1型PML-RARα;中危组)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予三氧化二砷(10 mg/d)诱导分化治疗28天,复查骨髓细胞学达完全缓解,嗜碱性粒细胞未见增多。后予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化疗、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交替巩固治疗。多次复查Bcr1型PML-RARα融合基因定量均为阴性。随访至今,患者一直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注:A:异常早幼粒细胞(瑞氏-吉姆沙染色); B:嗜碱性粒细胞(瑞氏-吉姆沙染色); C:异常早幼粒细胞MPO染色强阳性; D:异常早幼粒细胞CE染色阳性图1 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1 000)
注:CD45/SSC散点图中,P2为淋巴细胞群(绿色),P3为异常早幼粒细胞群(红色),P4为嗜碱性粒细胞群(蓝色);P3异常细胞群,占总有核细胞的39.6%,表达CD9、CD13、CD33、CD64、CD117、MPO,考虑为异常早幼粒细胞;P4细胞群占总有核细胞的43.9%,表达CD9、CD11b、CD11c、CD13bright、CD15、CD33、CD123、CD38,弱表达MPO,考虑嗜碱性粒细胞图2 骨髓流式免疫分型结果
2 讨论
本例为青年男性,有贫血、出血表现,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示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流式免疫分型示典型异常早幼粒细胞群CD9+CD13+MPO+CD34-DR-,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15号和17号染色体异位,分子生物学证实Bcr1型PML-RARα阳性,故明确诊断为APL。本病例的特殊之处在于骨髓中异常增多的嗜碱性粒细胞,高达43.6%,因取材及制片欠佳,骨髓形态学不易辨认,而在流式上,结合FSC、SSC及免疫表型,则可特异地识别出这一群嗜碱性粒细胞[7]。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伴染色体易位t(6;9)的急性髓性白血病亦可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8]。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十分罕见,国内仅见1例报道,嗜碱性粒细胞占3%,与本例相似的是均为粗颗粒型APL[9]。而国外学者Gotoh等[10]报道的1 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变异型(M3v),初诊时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占7%。伴随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似乎与APL的类型(即经典型、变异型)无特定的相关性。
绝大多数APL患者中具有特异性的PML-RARα- 融合基因,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retinoid acid,ATRA)和三氧化二砷可“靶向”地与融合基因结合促进异常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Leber等[11]研究发现,ATRA可抑制早幼粒细胞向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分化,而三氧化二砷不会。然而,已有研究报道APL患者经ATRA或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后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2-14]。其中,Koike等[12]报道,1例粗颗粒型APL经ATRA(80 mg/d)治疗后,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逐渐上升,第18天达峰值(2.97×109/L);另1例变异型APL经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第23天,嗜碱性粒细胞高达5.4×109/L[14]。而我们收治的这例APL患者,诱导治疗后的血常规检测并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进行性增高。目前,诱导分化治疗(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分化的关系及作用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中富含组胺,主要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因而在过敏性疾病中常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高[15]。在Koike等[12]报道的病例中,ATRA治疗后,血清中组胺水平逐渐上升,与嗜碱性粒细胞增高相平行,约为正常人水平的100倍。本病例出现了全身皮肤发红、休克、消化道溃疡,而无呼吸窘迫,因此考虑此现象可能与高组胺血症相关[16]。此外,1例骨髓增生导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MDS)转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高亦表现为高组胺血症、高热及消化道溃疡[17]。本文报道的病例中虽未检测血清组胺水平,但与其他报道的大部分病例相似,均未观察到过敏反应或高组胺血症其他相关症状。这是否与嗜碱性粒细胞中的颗粒成分如组胺含量等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因而,目前暂无证据支持在这类患者中预防性运用抗组胺药。
另一值得思考的问题,APL中这些嗜碱性粒细胞的性质究竟是克隆性还是反应性?Shirakawa等[17]报道的1例APL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后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而PCR显示PML-RARα融合基因拷贝数迅速下降,故作者认为这些嗜碱性粒细胞是反应性的。而日本学者Masamoto等[18]报道1例复发变异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予以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嗜碱性粒细胞进行性增多,作者用CD203c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这群嗜碱性粒细胞,然后采用FISH技术进一步证实分选出的嗜碱性粒细胞表达PML-RARα融合基因,证明该群细胞为克隆性,与异常早幼粒细胞可能为同一干细胞来源。而本例患者,治疗前即存在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形态正常,且流式的免疫表型为正常嗜碱性粒细胞表型,诱导过程中嗜碱性粒细胞无进行性增高,故考虑为反应性的可能性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报道的病例中,血液学缓解后,嗜碱性粒细胞均恢复正常。综上,嗜碱性粒细胞的性质和起源可能存在异质性。
在骨髓增殖性肿瘤及部分急性髓性白血病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通常提示疾病进展及不良预后[11]。有研究表明,嗜碱性粒细胞可表达CCL3[19]和HGF[20]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但在APL中,从目前已有资料来看,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似乎并不影响APL对ATRA或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的反应性,完全缓解后嗜碱性粒细胞亦恢复正常。因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病例罕见,仅有个案报道,目前尚无法评价该现象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机制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