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1-11-26焦志梅
焦志梅
摘 要:传统文化渗透一直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德育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学前阶段的幼儿,需要得到全方位的引导和培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德育思维的时代幼儿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看到了各种技术变革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进步,进而投入很大的时间精力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当中,不经意间就导致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缺失。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是均衡的、全面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展开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使幼儿从小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代代传承。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在动手参与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实现良好的思想价值引导,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将围绕着传统文化渗透中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探讨,希望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实效性 科学性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0.029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看到了各种技术变革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进步,进而投入很大的时间精力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当中,不经意间就导致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缺失。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是均衡的、全面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展开文化教育,全面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时代的巨变面前,某些传统文化正在由于各种原因而快速地消亡,这将会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使幼儿从小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代代传承。其次,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育创新。传统文化涉及众多的内容和方面,雕塑、剪纸、经典诗歌等等。将这些内容引入幼儿教育当中,可以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最后,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落实德育培养等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在动手参与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实现良好的思想价值引导,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二、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认识传统文化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阅读能开阔幼儿眼界,从而使得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但是,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是非常有限的,会因理解能力不足导致幼儿产生厌学情绪。绘本教学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图画、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很好地符合了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激发幼儿阅读興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前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书籍让幼儿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传统习俗等,利用传统文化绘本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奠定基础。单一的理论教学是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学前教育教师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在幼儿的心中扎根,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剪纸、泥塑等方式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让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乐趣,从而激发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提高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幼儿正确的文化观念,对幼儿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学前教育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2.积极进行环境创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实现文化浸润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充满传统元素的环境创设,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接触内容,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会比无形的文化渗透效果会更加明显。而且主题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全面参与,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促进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教师要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认真结合当时的具体学情特点。传统文化能在长期的环境浸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认知思维和视野范围,全面提升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在阅读区放置一些传统文化的阅读绘本材料,还可以是山水画或者陶瓷雕塑等小工艺品。教师也可以利用走廊和墙壁,张贴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者海报,按照不同类别展开相关有序的排放。
3.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实现文化浸润
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会比无形的文化渗透效果更加明显。而且主题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全面参与,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教师要认真结合当时的具体学情特点,做好相关的规划和指导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以“剪纸”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展示各种形状的图样设计,讲解其中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祝福。比如利用端午等传统节日展开一整套的认知参与活动,首先进行节日来源的文化介绍和神话传说;然后是具体的习俗和节日礼节,引导幼儿进行动手实践,参与节日礼物的制作;还要积极组织各种游戏参与活动,最好是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从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提升对节日、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总之,教师要认真研究主题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就要让中国人从小就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实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有句话这样讲:“一出国,就爱国。”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需要教育的沉淀,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对幼儿教育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祖国的花朵们从小就在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中耳濡目染,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开展各种各样有趣的教学,为日后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借助现代教学设备,进行延伸拓展,将传统故事融入幼儿教学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摆脱时空的局限性。幼儿教学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传统文化渗透,努力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唐诗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其中的意境美,并进行音乐背景的播放,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也有利于在综合感官的感触下,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对于一些雕塑或者绘画等艺术作品,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给幼儿,进一步拓宽认知视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尚小,对于外界的信息接收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运用适当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而故事教学正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幼儿园教师可以在进行故事教学的过程当中,多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让许多富有哲理的中华寓言引导幼儿逐渐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对幼儿进行诚实品格教育,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能明白诚实面对他人,则会赢得他人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支持。也可以給幼儿观看《财神的故事》短片,让孩子们能明白做人要善良,不能取得成就后就忘记本心,坚持做人的原则,更要勤劳创造财富。讲述《铁杵成针》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做什么事情只要去努力,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综合而言,在当前我国新课改不断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我国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发展中所积累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小开展,通过多方面教学引导促进传统文化与幼儿方方面面的成长相联系,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教师要重视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渗透,积极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创新,切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苏杭《浅谈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好家长》2018年第81期。
[2] 林琅《幼儿园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开展美育教学探究》,《学苑教育》2018年第3期。
[3] 吴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4] 李波《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适宜性研究》,《语文知识》2016年第8期。
[5] 杨晓峰《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