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和传承
2021-11-26刘毛女
刘毛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文化教育的方向。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健全,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融合 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0.006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它能为学生学习建立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现状调查
对于当前而言,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得出,小学生对于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兴趣,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需要改变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全面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二、小学数学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知识属于小学基础教育课程实施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教师和学生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使学生能够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充分地发挥出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用价值。
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开展小学数学专业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相关数学专业知识予以细致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接收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思维探究以及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相互融合,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逐步提升,使其能够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另外,在素质教育背景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并获取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需要确保综合素质培养活动的有序开展。
2.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而形象思维占据了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意识当中的主导地位,并且成为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阶段的重点与难点,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无法保障实际的学习质量,也难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对小学数学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拓展,还能够在保障学科内容丰富性的同时,使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逐渐呈现出了人文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学生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自信心,从而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
3.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德育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受到社会关注,因此要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例如,刘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创造了大量的算术理念,推动了数学领域全面向前发展。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刘徽的故事全面讲解给小学生听。
4.推动教育改革工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通过传统数学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全面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热情,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我们要全面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5.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健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发现了圆周率的规律,并且将其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祖冲之的专研精神值得学生模仿和借鉴,只有不怕吃苦,勇于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建立灵活的学习空间。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1.将数学故事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手段起到一定的作用。形成一堂成功的數学课堂,就需要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理解课堂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讲解“田径赛马”的寓言故事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面理解故事中的人生道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设情境,引入数学概念
小学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知识,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对低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数学中的抽象知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通过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理念全面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将传统文化和数学教学活动全面融合,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例如,学生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整体展现,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3.强化课后作业布置与练习
在课程结束之后,要安排相关课后作业。教师要利用课后作业的布置环节,让学生形成自我思考的习惯。因此,必须要加强课后的作业练习,将中华传统文化全面融入课后作业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巩固课堂学习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古代数学家的相关书籍,并根据阅读过程形成个人的整体感悟,从而让学生能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为学生制定更加合理的学习计划。
4.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内容拓展延伸
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需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小学数学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保障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阶段性教学目标。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地摒弃传统单一化的授课模式,以课堂互动形式为主,在丰富多彩的学科内容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支撑作用下,将具有趣味性的视频、图片和故事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另外,还需要保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相互渗透,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课程专业知识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实现对工具和技术的充分利用,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实践效果,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充分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趣味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在数学教学活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加大问题的难度,以提问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学习热情,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5.采取适宜方式渗透文化常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相关数学知识和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渗透。为了保障传统文化能够与小学数学学科之间进行有效渗透,需要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将专业的数学文化常识进行渗透,深入地挖掘小学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在将传统文化等内容作为基础载体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纳入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当中,并充分地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适宜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针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并组织完善的结构框架加深学生对于数学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应用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水平。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站在学习方法创新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意识。为此,教师还需要站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三个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首先,在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并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讲解学科知识点之前,对相关课本内容予以充分地了解并完成练习题,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能够获得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强化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在课后阶段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其调整解题思路,及时地总结有效的解题规律,使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顺利地解答同一类型的数学题目,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占秋、李晶《数学与茶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探讨》,《福建茶叶》2020年第11期。
[2] 赵伶聪、孟红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案例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