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劳动教育

2021-11-26隋海霞

关键词:劳动教育传统文化

隋海霞

摘 要: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虽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了次数繁多的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和提升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有很大帮助,但事实上,小学生通过劳动只获得了体力的提升,而对于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意义何在等等问题都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针对性提升小学生的劳动创新创造能力就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的桥梁,能够最优化调动身边的文化资源,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其热爱劳动,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 小学综合实践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0.030

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且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情感体会。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而当前劳动教育是我国对于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之一,如何组织有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广大教师需要深刻研究的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既有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的精华,也有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糟粕,我们应当辩证对待,善于吸收其中的优秀资源,并与当前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在促使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的同时,能够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明确劳动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从而起到双管齐下的良好效果。

一、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1.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因此,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不仅仅是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后天的努力。而劳动教育最首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在动手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其他四育的延伸发展。学生在劳动中能够体验到自己当家做主的愉快感,并因此乐于劳动、热爱劳动,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其他四育的基础,是存在于实践活动中的教育,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2.当前我国小学生劳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根据现阶段对于大多数小学学校的调查,在针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方面而言,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后续重点关注。例如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并未清晰认识到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思想观念滞后;而接近一半的学生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极少能参加到真正的劳动活动中;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的学生本身对于劳动生活技能不够熟悉等。上述问题,是当前我国小学劳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文化的发展是永远伴随其身的,特别是当前世界提倡文化融合的大数据时代,文化繁荣以致成为文化强国是当前所有国家共同认可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屹立不倒,不仅是由于我们对于文化的保护,也取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始终贯彻时代始终,因此在劳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为其增添可持续发展的生机。

小学是学生教育生涯的奠基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深刻影响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论是传统文化教育还是劳动教育,都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是我国实施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凡是“德”这一字,一定离不开的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劳动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发展还尚未成熟,缺乏对具体事件的道德认知判断,因此在参与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时,可能会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原本预期的效果。而文化则对其有吸引、规范和引导作用,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和设计两者融合的有效策略。

三、在小学劳动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从传统节日里看劳动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应当仔细思考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传统节日为例,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都比较深刻。因此借助传统节日引入劳动实践教育是最适合学生接受的办法。以春节为例,这一节日可谓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在春节所涉及的各种文化元素之中,春联或者是“福”字是最必要和普遍的一种标志。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孩子放寒假之前的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写春联、学文化”的劳动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周六、周日走出家门、走访书法馆,或者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事先搜集优秀对联和字体,并从中选出自己最心仪的,利用毛笔和宣纸等模仿写出一幅自己认为最好看的对联,在学校展示,教师及时给予相应的建议,以形成最完美的春节春联。小学生通过这一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增加了学生对于传统节日以及对联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促使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劳动的快乐,获得了劳动的真谛,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的目的。

2.从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价值观

优秀的传统文虎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屈原”这一人物为例,他本人具有满腔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展开爱国教育。而其实现的必要环节一定是劳动。教师在向学生宣传完毕有关“屈原”的理论知识时,还应当积极组织与之有关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屈原代表端午佳节,每家每戶在这时都会吃粽子,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且组织一次包粽子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体会包粽子的过程中适当地讲解一下粽子的来源以及它象征的意义。这样一来,学生既充分参与了劳动实践活动,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还能在劳动中了解这些传统的习俗文化,且通过屈原更深一步感受到了什么是忠于家国、勇于探寻真理的文化精神,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3.在劳动中体会优秀诗词文化

此外,我国的诗词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自古至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等等惊才绝伦的人物为我们留下了流芳百世的优秀诗词作品,教师也可以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和感悟优秀诗词文化。以“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为例,这是苏轼思念其弟创作的词,表达了他深深地盼望与家人团聚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在中秋佳节时,引导学生共同寻找和体会中秋佳节思念亲人的诗句。教师可以事先和学生一起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成自己的中秋赏月之美食。学生在完成月饼的制作之后,教师将制作完毕的月饼打包,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一次中秋赏月吟诗活动,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古诗朗诵,促使劳动成果和文化成果的双相融合。

4.在文艺活动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上述所讲的内容中。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寄情于古诗词的,也有乐于钻研历史发展和王朝更迭的,同时也有更普遍化的表现,例如汉服文化。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当前比较流行的汉服和古风歌曲,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而开展下一步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以“汉服”为引,带领学生一起去领略一下,从古至今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了解一下发展至今,千千万万的人们经过了多少实验和多少次日日夜夜的重复检验,才有了我们中华文化中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人们劳动的辛苦和价值。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讲解服饰文化中,适当地渗透一些礼仪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基础上,感悟文化的魅力和人们的辛苦。

5.在实际劳动中体会人物精神

我们不仅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可以在组织学生劳动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以“植树节”为例,教师都会组织学生亲自去体会种树这一过程,在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完成小树苗种植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一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自己上台讲一讲种树的体会以及亲自劳动的感悟。教师可以由此引出许多优秀的精神榜样,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劳动”这件事能够带给我们的收获,并在榜样的熏陶下,感悟中华传统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体会到劳动的精神意义。

6.促使劳动教育日常化

劳动教育要想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扎根于学生的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比如平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次“环卫工人”小活动,让孩子在学校周边清理一下路边的垃圾或者是树叶等等废弃物品;而处于中高段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参加一些社区的公益劳动,如养老院关爱老人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红领垃圾分类”活动,在清理垃圾的同时,也能够学会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且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自己策划和设计垃圾分类做法,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的同时,提升其爱劳动的情感。学生通过贴近生活化的劳动体验能够获得更真实的劳动感悟,不再是局限于课本和教师口授的理论性的知识,与学生建立起了真实的联系,这是实现有效劳动教育效果的重要策略。学生借助劳动获得了自信心与成就感,还在思想上树立了积极的劳动意识,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贴近日常化的劳动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适时地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动时,可以以“雷锋精神”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讲解一下雷锋同志平时与群众的关系,或者可以将雷锋乐于助人的几个小案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哪怕是一件极小的劳动,它能够为他人和社会产生益处,也是值得你花费精力去认真完成的。由此,学生在继续参与公益劳动时,能够时刻以这样的价值观为引导,从而形成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新青年。

综上所述,劳动实践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相连,互相促进,而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奠基阶段,教师应当积极抓住这一时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促进小学生劳动精神的正确产生,以及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价值观念,在明确劳动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五育全面发展的最终效果,为学生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锦云《拓展经典阅读 传承传统文化——小学部编版教材经典阅读教学策略》,《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2] 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教育观察》2020年第9期。

[3] 徐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有效性之探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4] 孙嘉怡《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法制博览》2019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传统文化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