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4高玲赵明
高 玲 赵 明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知识+情境”学习模式构建为体现的“未来”教学模式成为发展热点之一。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都明确了“互联网+”的教育战略布局。“互联网+”时代课堂,最大限度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沉浸式教与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界定
“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沉浸式学习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与“育德”过程融入于潜移默化中,聚焦于人的情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赋能”,有利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即时、深度交互,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多形式、多情境的“沉浸式”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呈现出“育心”“育人”“育德”的融合性、创造性与启发性的高度交互,有效助力了心理育人实效性的提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融入“心流”理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等思政元素构建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价值与实效性,有效地完成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格塑造,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心理健康教育中讨论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不局限于智慧教室、区域性智慧校园、仿真模拟训练、人机互动游戏、虚拟学习社区等,还包括多种形式的场景创设。这里涉及对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的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
(一)沉浸式教学(Immersion Teaching)
教育者通过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场景使学习者深度沉浸其中,并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的教学方法。
(二)“场存在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或“人机互动”技术,使参与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具备了“场景经验”,不仅意味着参与者可以对虚拟世界的事件发生过程具有主导作用,可以进行行动上的操控;而且意味着参与者的整个心理系统都集中在虚拟世界中,对虚拟世界发生的事件的感知、预期和生理反应、感情和思想都是相关的,这种与虚拟世界密切的接触建立了“心理情境模型”。以这种心理概念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沉浸”式学习创设场景的方法由虚拟现实等技术进一步延伸,如通过叙事性心理地图、角色扮演、实景情景剧等方法均可创设“场存在体验”。
(三)“心流”
心流体验是除了“场存在体验”之外的第二个心理概念,它进一步解释了学习者沉浸在特定场景中的意义。
“流”(Flow)一词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激励研究工作。研究者对国际象棋选手、运动员和艺术家进行了定性访谈,询问了他们的行动动机。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往往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而是由自己的体验推进的。答卷人在特定情境的行动过程中感到满足,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忧虑,排除了干扰,精力高度集中。登山者爬上山顶,不是因“必须爬上山顶的目标”到达山顶的,而是沉浸在整个爬山持续不断向上的过程,并获得满足。这种“完全投入一项活动”所产生的愉快的幸福感被定义为“流动”。因此,研究者认为,在人的行为过程中定期感受流动非常重要。与流动概念相关的是对“流动”戒断实验,在一个“流”的戒断过程中,受试者即使在短暂的戒断之后,也会感到身心受到影响,表现出一些症状,包括抑郁、头痛、沮丧、疲惫、烦躁等。
“心流活动”是具有挑战性但可管理的活动,通过明确的规则、目标及即时反馈,产生绝对控制感,并完全专注于当下情境及相应的活动过程中,从而导致忘我,时间感知发生变化,以及沉浸在活动过程。研究者认为,任何活动都可以单独形成“心流活动”,或至少导致类似流动的状态:即使在打扫卫生等看起来非常常见的活动中,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发生流动。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电竞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观察到VR、人机互动游戏特别适合于“心流”的出现。一个人在执行任务、出现了“心流体验”时,就会产生“行动与意识的融合”,个人“几乎感觉不到自己与环境之间、刺激与反应之间或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分离”。可以说,行为人是一个具有能动性、正在行动的人。与真实世界“在场的人”一样,沉浸于虚拟、想象或人为创设的场景的“在场的人”产生的“心流”流动虽然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但是一旦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流”的体验与真实世界发生的“心流体验”所产生的影响基本相同。
基于上述核心要素,“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心流”理论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旨在通过创设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学习者沉浸其中,使其思维与行为模式与教育者提供的任务情境同频,产生心流体验,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满足的同时,达到对人的认知、行为构建积极引导的目的。具体形式包括角色扮演、实景情景剧、VR体验、叙事性心理图谱等。
二、沉浸式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
在沉浸式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积极构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场景”,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态度、情绪体验、行为模式进行整合,并与心理学原理及相关理论常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等元素结合。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深度整合、发展、再创造、并获得新的意义,形成新的心理图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以进一步发展、人格获得进一步完善,是沉浸式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
(二)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创建课程模型,如利用心理咨询技术,包括情景剧、教育叙事、心理地图、空椅技术、角色扮演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VR、3D、人机游戏等。通过以上技术手段,积极开辟学习者的沉浸路径,如通过故事创设场景达到思维沉浸,通过虚拟技术创设场景达到视觉沉浸,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音乐渲染达到听觉沉浸等等。
(三)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模型
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围绕“场景”展开,教与学的双方均同时处于特定的创设场景中,场景决定着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成了特定创设情境的一员,不再是知识的输出者,而成了认知的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成了认知的构建者。教与学的双方成了特定情境中的“角色”,课堂中的师生按“角色”互动,形成情感体验并形成价值、态度和行为模式。沉浸式心理课堂构建的模型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思辨式场景模型
在课堂上通过提出具有特定情境性的“问题”,产生思辨议题,通过师生的思辨交锋,激发学生思辨的乐趣、求真的兴趣,建立思辨式场景模型。
2.代入式场景模型
通过叙事性故事将学生代入具体情境,并聚焦于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共情和丰富的联想,在“虚拟情境”中产生的“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产生感悟,建立代入式场景模型。
3.仿真式场景模型
通过VR虚拟技术实现情景再现、场景模拟,用“实时+交互+体验”的模式创建课堂,让学生进入虚拟世界中身临其境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
三、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对传统心理健康课堂构建模式的分析
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课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无法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效果差。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教师往往聚焦于“知识”层面,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不足,缺乏对学生个体这一“人”的层面的关注。近十年间,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推动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知识的层面向“人”的层面转变,积极发掘个体的积极心理因素,加以强化并合理引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人格的完善。
(二)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
沉浸式教学方法聚焦于强化学生愉快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愿意主动地探索自我,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领下,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将沉浸式教学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丰富、生动的情境素材为基础,构建心理健康课程框架,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情感体验并形成意义,也有利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要素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避免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手段单一、问题导向不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心理健康知识,主动构建知识。
教师通过搭建“教学场景”,以“场景”为知的切入点,迅速开辟理论向实际运用转化的有效路径,使学生深度沉浸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问题”进行思辨的兴趣,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潜移默化的引导。
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的仿真场景或通过心理学技术创设的故事场景,将学生代入其中,对生活中、学习中和成长中的“困境”“问题”和“冲突”进行共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并进行感悟,将所创设情境下的心理学知识元素、思政元素、中华传统文化等载体深入内化于心,并将在真实生活中外化于行动,真正做到知行转化、知行合一。生动、丰富的情境元素在避免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层面的引导过程中空泛、突兀的“尬讲”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将理论和实践自主地统一起来,使沉浸式心理课堂不仅气氛活跃,还达到了巩固理论知识,因势利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教师不仅是场景的创建者,更是角色的扮演者,是沉浸在场景中的一员。在沉浸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保持与学生的深度互动,深入了解学生、保持教学热情,持续创新与时俱进,得以从关注“知识输出”到关注“人的培养”。[1]
四、总结与展望
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普遍发展,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模拟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思维导向、知行合一、人格得到完善、身心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主角”向课堂的“组织者”转变,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团队的指导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还需具备以过程导向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方法。VR虚拟仿真情境中学习,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也对校园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R教学设计需要VR技术人员与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合力完成。目前,VR技术的研究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使VR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需要长期的深入探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