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高中生历史统编教材的学习现状研究

2021-11-24关娴娴刘芊妤

现代交际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初高中时空高中历史

关娴娴 刘芊妤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在新课改背景下,统编版教材体现着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担负着进一步深化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核心的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的重任。2019年9月,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开始在一些省市试用,辽宁省就是其中之一。高中统编历史教材成为历史教学和教研的关注点,现就辽宁省高中生历史统编教材的学习现状做一个切实的调查,通过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辽宁省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学习现状,笔者选取了以沈阳市第170中学、营口经济开发区熊岳高级中学、沈阳市康平县高级中学、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为主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44份,有效回收率为94.4%。通过问卷了解辽宁省高中生对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结构的适应情况、教材内容的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五大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情况。

1.传统的学习方法无法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如今历史学科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他们通过教材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和影响,不能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合理地融入学习中。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39.97%的学生认为高中统编历史教材涵盖知识量过大;有40.74%的学生认为知识难度与学生的实际历史认知水平不符合;有65.22%的学生在老师讲授一节新课后,需要花费多于1课时的时间来吸收新知识。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新教材的学习,需寻找和创新方法、途径。

2.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力度不够

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养成方面往往不能有效过渡,衔接力度不够。高中历史统编教材试行之前,教科书是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专题为必修教材,这给初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衔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统编教材在编写体例,知识内容、核心素养要求等方面有了一致性和衔接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衔接不当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高中历史教师不了解初中历史教材,重复并重点讲解初中已经讲过的知识点,或者忽略初中没有讲过的知识点,造成历史知识的重复或脱节。调查中有62.52%的学生认为初高中历史教材之间是有关联的,有37.48%的学生认为关联不大,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衔接初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知识和内容。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在高考的大背景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当前的统编教材和高考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要从知识识记向综合素质转变。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喜欢除背诵知识点之外的上课方式,仍有36.84%的学生喜欢以背诵知识点为主的上课方式;有52.8%的学生在课堂上采取一边听一边记笔记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边听边记、在课内提出质疑,课外寻找答案;有68.56%的学生愿意课外自主学习,不愿意自主学习的学生占31.44%;有65.36%的学生理解的课外作业只是完成历史作业。

4.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全面

教育部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2]。目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老师和学生们都特别关注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历史老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找不到落实的关键点,学生更是不能理解具体要求。此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史料的解读对于学习历史很重要,但是仍有24.03%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习不需要史料,直接罗列知识点即可。对于史料价值,也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理清。调查中,很多学生在历史教材中体会到家国情怀,但36.89%的学生认为体会到的家国情怀较少,仍以学习知识为重;有14.13%的学生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无法理解核心素养,尤其不清楚时空观念,而对于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只有27.64%的学生认为时空观念对于历史学习最重要。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新教材使用的教学建议

1.创新和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教师应改变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策略时需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能力从探究实践中获得提升。新课改中,教师的身份已经发生变化,由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合作、多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应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合作分工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时,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让学生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结合教材得出每个小组的救国观点和方式方法,重现历史场景,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之路。这种合作探究、各抒己见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枯燥的学习气氛,真正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嘴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此外,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实践和交流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拜访老兵、阅读史书等,使历史学习做到真正地“走出去”。

2.加强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在编写理念、编排体例和知识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初中部编版历史教材“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4],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方法论”[5],这说明初高中教材在编写理念上具有统一性。在编写体例上,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延续初中教材编年体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不再是“专题+单元”的格式。而根据初高中统编版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来看,高中教材对初中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衔接和深化,同时更加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调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初高中知识衔接不顺畅的问题。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学生对经济和思想文化史理解相对欠缺,需要高中教师提供一定的史料帮助学习和强化。高中历史教材保留了初中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强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多地重复,也不能出现明显断层。教师可以系统地整合课程和教学资源,构建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从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角度展现历史知识,使学生们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高中阶段教学可以适当带领学生回顾初中知识,重点内容重点强调,将零散的知识点梳理和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辨能力,使衔接更顺畅。例如,在讲授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的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教师不再像初中时强调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意义,而是要利用大量地图和史料让学生们获取信息,多角度理性认识历史知识,扩充学生的视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其中,可以通过教材中“历史纵横”的部分补充玉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史料,向学生提问“结合材料和教材谈谈新航路开辟还有什么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主动探究能力,这不仅延续了初中教材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3.积极实践高中历史学业质量评价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历史教学评价要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在加强历史学业水平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历史学业增值评价,在考虑学生起点水平的条件下,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业进步状况。无论是学校还是历史教师,都要加大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工作,科学运用全过程的评价结果,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完善课程计划,面向每一位学生,保障他们平等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教师应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让教学真正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及实际水平,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可分为课前诊断、课上观察和课后检验三个部分。课前诊断就是采用诊断性评价的方法在了解学生学习新课前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准备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课上观察即过程性评价,就是收集和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掌握知识程度,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课后检验就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应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课堂内容、教学能力、课堂活动等进行评价,看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能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要做到有效运用历史课堂时间,切实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教师还应进行教学反省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知识认知水平。

4.加强“时空观念”在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本质体现

学生学习的历史事物都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下产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才可以对史实有客观的认识,因此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时空观念的培养上,大部分老师都采用历史地图、历史大事年表的方式,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可以将学生带入历史情景中,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历史地图的年代可能较为遥远,而学生本身对历史上的地点和时间认知度不够,由此会出现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的情况。”[6]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意识、分析时间图表和历史地图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战争形式示意图,并让学生对比两次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不同,最后得出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和史料对地图进行解释和总结。我们要注意时空观念只是需培养核心素养的五分之一,为了更加高效和切实落实这一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找到时空观念的教学落地,找到有利于时空观念培养的知识点和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是培养时空观念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时空,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就可以有效地形成时空观念。

猜你喜欢

初高中时空高中历史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跨越时空的相遇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