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1李璐璐鞍山卫生学校

财会学习 2021年34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政府会计制度财会人员

李璐璐 鞍山卫生学校

引言

《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是一项颠覆性的改革,“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核算模式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别基于不同的核算基础平行记账,两者相互分离又适度衔接,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及运行情况。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难点问题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在事业单位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无论是在思想行动上、经费投入上、人员配备上都没有提供必要的保障,即便组织召开了单位业务部门协调会,成立了工作小组,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业务部门人员根据惯性思维认为这是财会人员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工作无关。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推动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离开哪个环节都不能顺利开展,不能只靠财会人员闭门造车,需要人事、资产、采购、合同、内控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政府会计制度》的费用科目要求对“单位管理费用”和“业务活动费用”进行分类核算,而如何准确划分相应费用则需要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共同完成。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事业单位工作环境轻松,竞争压力小,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有待进一步加强。而《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财务人员除了要掌握预算会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业务知识,这些不足使得《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力明显偏弱,这对单位财务工作质量的提高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大多数事业单位对财会人员的工作不够重视,在单位考核奖励分配上边缘化财会人员,向上的晋升空间小,导致很多高素质财会人才流失。

(三)新的会计核算方式更加复杂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传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形成了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双基础”会计核算方式。即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需要同时进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而其余的经济业务只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如何区分几种核算方式编制出正确的会计分录,需要财会人员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以上采取两种模式核算,期末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分别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对账,还需要在两者之间对账,由于财会人员数量少、相关经验少,期末会计科目多、经济业务复杂,从而加大了会计对账工作难度。

(四)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时间跨度长、问题较多

在新旧会计制度的更新替换中遇到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例如财务会计科目新旧衔接、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固定资产清查、清理往来款项等。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单位可以通过旧账转入新账、补充登记及依据权责发生制追溯调整等方式实现。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涉及对旧账会计科目余额的追溯分析调整,由于账龄长、成因复杂,衔接调整难度很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且要求对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这样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摸清家底。但是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拥有较为庞大的固定资产,其固定资产有着金额大、种类杂、数量多的特点,导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困难。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账务管理上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例如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应付账款,新制度要求对这些往来款项进行清理,计提坏账减值准备及核销,加大了会计核算难度。

二、《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协调

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大力宣传和解释说明取消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原因和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单位领导、财会部门、人事、资产、采购、合同、内控等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内容,齐心协力推动《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如人事和后勤采购部门需要帮助财会人员将本单位的依法履职或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与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的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进行准确划分;采购和合同管理部门需要根据项目开展进度和约定的合同条款将信息及时告知财会人员,对应收账款和财政拨款收入等科目确认计量,以上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协调有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单位整体绩效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加强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能

为了更好地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财政会计管理机构需要定期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基层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政府会计制度》。本单位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支持财会人员跨部门的交流学习,有条件的可以招聘优秀的财会专业的工作者,为单位引进高素质人才,也可以单独建立财会人员考评机制,根据其职业素质和工作业绩,奖优罚劣。同时财会人员本身要转变“铁饭碗”的思想观念,主动加强对《政府会计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尽快地从传统会计工作者向业财融合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转变。

(三)合理界定经济业务,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与负债情况、运营成本情况。它需要财会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合理界定哪些经济业务是使用“平行记账”核算,哪些只需要使用财务会计核算。第一,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需要同时进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如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购买办公用品:① 收到国库转来的财政授权额度到账通知单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拨款收入”;同时,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② 购买办公用品时,借“单位管理费用”,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同时,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第二,只需编制财务会计分录的业务:① 没有涉及现金收支的业务,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单位管理费用”,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② 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如收到客户转来的质量保证金,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期末财会人员对账困难的问题,应建立定期对账机制和建立备查台账,财会人员应在每月月末分别对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以及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相关科目进行核对,由于“双基础”核算产生的差异,应将差异原因登记在备查台账上,从而保证期末对账有迹可循。

(四)认真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工作

在进行财务会计科目新旧衔接时,对旧账资产负债科目分析细化后,将旧账科目余额登记记入新账资产负债科目的期初余额。例如将旧账“存货”科目细化并登记到新账“加工物品”“库存物品”“工程物资”等科目的期初余额上。在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时,新账中的财政拨款结转年初数是由旧账中的财政拨款结转年末数、已计入支出但尚未支付财政资金的金额、已支付财政资金但尚未记入支出金额三部分决定的。在进行财务会计科目新旧衔接时,各事业单位可以组成工作小组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深入摸底和全面清查,按照新制度的准则对清查好的固定资产重新分类,整理出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等信息,做好固定资产台账登记。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应用指南确定每一类资产的具体折旧年限,使用年限平均法补提和计提折旧。对往来款项的余额、账龄、性质、对方单位经营状况进行分类清理、核对,找出原因计提坏账准备或者根据合同要求,及时支付资金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对于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进行全面的清查、整理、分类,提交单位领导班子集中讨论处置之后向财政部门反映问题。

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统一了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决了原有制度的不足,本文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各单位财务人员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政府会计制度财会人员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浅谈会计科目扑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