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21-11-17宋建远永煤集团总医院河南商丘476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1期
关键词:融合术足踝创伤性

宋建远(永煤集团总医院,河南 商丘 476600)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是指患者足踝关节损伤后继续关节负重活动导致关节面软骨加速退变引起的一种炎症,病因多样,道路失足、关节负重、运动等因素均可引起足踝创伤性关节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传统的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变程度,促进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但治疗费用较高,且术后极易出现骨折、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可促进踝关节周围多点的融合,增加融合面积,提高融合率,且对踝关节局部结构和周围软组织的破坏较小,有利于早期的骨性融合,对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有显著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女性14例,男性12例;病程为2-14年,平均(9.45±2.36)年;年龄47-73岁,平均(62.58±3.15)岁;患足位置:右侧16例,左侧10例;研究组患者女性13例,男性13例;病程为3-15年,平均(9.46±2.52)年;年龄47-74岁,平均(62.85±3.26)岁;患足位置:右侧15例,左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关节间隙逐渐狭窄者;有踝关节外伤史者等。排除标准:有活动性疾病者;有手术禁忌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健侧踝关节强直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并进行全身麻醉,在踝关节外侧作一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剥离腓骨并切断腓骨斜形,清除死骨、纤维肉芽组织及坏死阻滞,修正新鲜松质骨面和骨端;取胫骨皮质板,将踝关节置于其中,在足跟底部传入1枚弯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胫距关节,在踝融合部填充异体骨和自体骨,并夯实,术后关闭切口,逐步缝合包扎。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术前制定周密的计划,标记患者踝关节血管神经走形,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全身麻醉,使患肢悬空在床边,以等渗盐水灌注;以关节镜探查踝关节腔,并清除关节坏死物、增生骨赘等,确认解剖对位,保持踝关节直立,在踝关节融合部填充异体骨和自体髂骨,并夯实,取2枚空心螺钉攻入,并加压固定,术后关闭切口,逐步缝合包扎。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4]中的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治疗效果。无效:X线诊断无连续骨痂生长;有效:X线显示关节面存在骨小梁;显效:X线显示无关节间隙,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量表[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跖屈活动、背伸活动、内翻活动、外翻活动等踝关节活动情况,跖屈活动、背伸活动分值为0-8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活动程度受限越严重;内翻活动、外翻活动分值为0-8分,分数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稳定。③分别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6]和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疼痛程度与踝与后足功能。VAS分值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受,1-3分表示轻度疼痛感受,4-6分表示中度疼痛感受,7-10分表示重度剧烈疼痛感受;AOFAS评分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足踝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踝关节活动情况、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为计量资料,表示为(±s),用t进行检验;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表示为[n(%)],用χ2进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术后1年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比对照组的73.08%高(P<0.05)。

2.2 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 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跖屈活动、背伸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内翻活动、外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s,分)

组别(n=26) 跖屈活动 背伸活动 内翻活动 外翻活动对照组 6.25±1.68 6.62±1.21 3.01±0.89 2.31±1.05研究组 3.12±1.25 2.14±0.93 6.31±1.46 4.63±1.40 t 7.622 14.969 9.841 6.760 P<0.05 <0.05 <0.05 <0.05

2.3 VAS、AOFAS评分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VAS、AOF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VAS、AOF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前比,*P<0.05。

组别(n=26) VAS AOFAS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对照组 5.81±1.36 3.31±0.31* 40.26±3.05 69.52±3.49*研究组 5.82±1.32 2.18±0.26* 41.12±3.11 78.62±3.59*t 0.027 14.241 1.007 9.26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是由创伤因素引起的一种关节炎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常患者可伴有较强的疼痛感,且足踝部位的活动功能会出现障碍,关节肌肉发生痉挛,严重者甚至出现足踝部畸形等情况,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8]。目前临床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包括正畸和药物疗法等,对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作用不大,手术治疗包括踝关节融合术、踝关节置换术等方式,目前多采用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关节恢复,纠正畸形,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手术创伤较大,可能造成患者肢体血管损伤,出现手术感染、关节僵直等情况,总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9]。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其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较小,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减少患者关节病残情况有一定作用[10]。VAS评分量表是目前常用的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一种量表,可量化患者的疼痛感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是由创伤引起,可引起剧烈疼痛,其水平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强烈,对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大;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可反映患者踝足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水平升高表示患者足踝功能恢复越好,活动能力越好[11]。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创伤小,可通过踝关节的骨性强直固定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可节约手术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同时术前制定周密的计划,可有效降低术中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避免后期发生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可缓解踝周软组织严重损伤情况,对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踝与后足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可有效改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踝与后足功能,减轻其痛苦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性融合,提升临床疗效。跖屈活动是指足背远离小腿前方,足尖下垂的踝关节的一种活动类型,是人体正常运动的保障,背伸活动是指足背靠近小腿前方,足尖上扬的踝关节的一种活动,内翻活动是指足背中外部着地的一种活动,外翻活动是指足背中内部着地的一种活动,这两种活动多发生在距下关节,若在进行活动时出现疼痛或行走能力受限时,则反映可能患有关节炎[15]。微创踝关节融合术能够根据患者踝关节血管神经走形进行操作,可减少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更好地保留骨轮廓,促进骨端对位和关节更好的融合,对改善患者足踝功能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跖屈活动、背伸活动评分,提高内翻活动、外翻活动评分,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研究组跖屈活动、背伸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内翻活动、外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可有效改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足踝功能,使踝关节功能重建,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

综上所述,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可有效缓解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同时可促进骨性融合,对患者治疗效果起积极影响,但本研究样本量不足,值得大样本量、多中心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融合术足踝创伤性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