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值及尿失禁的影响

2021-11-15路雪金芮伊甄学慧

当代医学 2021年31期
关键词:肌电值肌纤维盆底

路雪,金芮伊,甄学慧*

(1.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省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产科一疗区,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前卫医院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00)

产妇妊娠及生产过程可造成盆底肌肉及其周边组织和神经过度伸展,盆底肌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盆底肌力下降及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2]。目前,临床上对于产生盆底功能障碍多采取包括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疗法等在内的多种保守治疗法,治疗后,患者盆底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值及尿失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伴尿失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7.16±4.47)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61±1.47)周;产次1~3次,平均产次(2.32±0.74)次。观察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8.21±4.3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27±1.54)周;产次1~3次,平均产次(2.27±0.83)次。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妇科学》[5]中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描述;盆底肌无法保持正常位置;排便时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不能控制;均为单胎经阴道分娩产妇;本研究经本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阴道炎、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盆腔手术史;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相关健康指导,医嘱多休息、补充营养,腹部给予收缩腹带,产后24 h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取平卧位,吸气后提肛门、缩尿道,单次收缩时间3~5 s,呼气放松肛门及尿道,每次收放完后休息5 s继续进行下一次锻炼,每次10 min,每天2次,连续锻炼10周。观察组患者给予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盆底肌肉锻炼、骨盆康复运动及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同对照组;骨盆康复运动:取平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伸直两腿,双手各自放于身侧,吸气收缩下腹与会阴肌肉,屏气3~5 s,呼气放松,每次连续进行20个收放动作;然后继续进行屈膝及两膝左右摇摆动作,各20次,持续锻炼10周;生物反馈电刺激:取平卧位,治疗前排空膀胱,双腿微屈,采用HD-V8型盆底肌电生物反馈刺激仪(华域医疗科技)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节频率为35~80 Hz,脉宽为100~450μs,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治疗10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电值及尿失禁改善情况,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6]对盆底肌力进行盆底肌力评分,评分为0~5分,评分越高表明盆底肌力恢复越好。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武汉金鑫谷科技)评估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采用尿垫试验法[7]判断患者尿失禁程度,其中,尿垫增重2~10 g为轻度漏尿;尿垫增重10~40 g为中度漏尿;尿垫增重40 g以上为重度漏尿。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失禁分级情况及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或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电值变化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电值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pelvic floor electromyograph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x±s)

2.2 两组干预前后尿失禁分级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尿失禁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尿失禁分级及发生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classification and 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3 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数据统计显示,约20%的产妇存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其发病原因为产妇妊娠期间盆底肌肉、神经及胶原纤维过度牵拉或挤压,导致盆底肌肉及神经组织损伤,肌肉张力减小,使产后盆底肌处于松弛状态,造成盆底功能下降,盆腔器官移位,同时,由于阴部尿道固有括约肌的过度拉伸,造成患者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黏膜的封闭能力减退,引起产后尿失禁[8-9]。临床研究表明,盆底肌力及Ⅰ、Ⅱ类纤维肌电水平与尿失禁密切相关,其正常与否是造成尿失禁发生的关键[10]。因此,如何提高盆底肌力及肌电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盆底功能,改善尿失禁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已证实,通过盆底肌训练、骨盆训练及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等康复治疗措施可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黄美珍[11]研究表明,盆底肌及骨盆训练有助于提高盆底肌力,增加盆底肌Ⅰ、Ⅱ类纤维肌电值,具有训练方法便捷、不受外界困扰的优点,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康复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原理是通过测量患者盆底肌电信号,利用实时测量的肌电反馈信号,选择恰当的频率、能量进行电刺激,以唤醒受损盆底神经肌肉、加速神经传导、增强神经兴奋性、增加肌纤维的代偿能力,进而提高盆底肌肉组织的弹性和强度,起到改善盆底肌功能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程娟[13]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改善尿失禁程度,降低尿失禁发生率,临床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电值肌纤维盆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盆底电生理评估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分析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