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经典咏流传》中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2021-11-12张琳

声屏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

□张琳

从早期的《百家讲台》到后来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再到当下的《经典咏流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充分重视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快着电视文化节目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构,不断推动着电视节目的融合创新。《经典咏流传》正是延续着这样一种思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将传统文化中“冷的”“旧的”“远的”内容转化为易于不同年龄层次观众接受的形式,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以此来提升电视文化节目凝集共识、整合社会、引导舆论的功能。《经典咏流传》作为一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类节目,采用“以诗和歌”的形式,由主持人朗诵古诗引出诗篇,由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传唱人进行表演并对歌曲进行阐释,由鉴赏团成员对诗词的时代意义、创作背景进行解读,力求实现立意层面的突破和节目模式的创新。

不同主体,多元鉴赏

诉诸感情,以情动人,一直是电视人文节目的传播特质,但在积极情感日渐消弭“后情感社会”,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情感类型开始偏向积极情感,从过去单向的“情感传统”转向基于场景的“叙事传统”,以“文字性口语”重建“情感共同体”的范式。《经典咏流传》通过内容创新和融合发展,打破了以往电视节目中的传受界限,不断地在主客体之间交流情感,产生共鸣。《经典咏流传》节目的传播者不仅包括主持人、经典传唱人、鉴赏团等这些显而易见的传播者,还有包括现场的观众、移动端的观众以及潜在的受众,构建了一个传受界限不再泾渭分明的全员传播体系。在这个传播体系之中,受众通过积极地转发和点赞转化为用户,增强了信息的流动性。

鉴赏团:不同角度,多元鉴。《经典咏流传》第一季的鉴赏团由四位成员组成,他们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著名影视明星曾宝仪、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流行乐歌手庾澄庆,组成了“教授+作曲家+主持人+歌手”的强大跨领域混搭团队,在诗词歌曲的鉴赏和解读方面更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感。

嘉宾:“星素”结合,深度契合。除此之外,节目改变了之前文化类节目曲高和寡的形式,融入了素人元素,打造出一种“明星+素人+互动”的新型文化类节目模式。从创新扩散理论的角度看,明星作为意见领袖具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围绕着他的“光环效应”能够提高扩散的广度与深度。新浪微博中“王俊凯经典咏流传”话题达到1.3亿阅读量和35.8万评论量,“张杰少年中国说”话题达到119万阅读量和3万评论量。《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策划人许文广表示,他们选择经典传唱人的标准是多元的,既有专业音乐创作人员也有教育工作者,节目组更加注重的是歌曲背后的意蕴与传唱人自身人物经历的契合度,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号召全民去传承、传唱经典诗词。从2013年开始在贵州省乌蒙山区支教的乡村教师梁俊,与自己的学生梁越群同台演唱《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鼓励自己的学生像牡丹花一样勇敢地开放。这首由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小诗选择这群乡村的孩子来演唱再合适不过了。

受众:引导受众,主动传播。就受众的参与方式来看,有现场参与、互动参与、心理参与等多种参与方式。参与现场节目录制的观众可以通过点亮红心的方式来表达对传唱歌曲的喜爱;无论是在现场还是PC端,都可以打开微信摇一摇,转发经典参与到传播的链条中来,形成二次传播。朋友圈刷屏的爆文——《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之间,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它》,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创造了微信端3000万阅读量,微博端4000万视频播放量,立即引发全民热搜,树立起《经典咏流传》的品牌节目文化。

和诗以歌,二度创作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诗词与音乐如影随形、相伴而生。从《诗经》《楚辞》、汉乐府诗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调,这些不仅是诗词史上的经典名作,也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不朽篇章。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时,《毛诗序》中就曾提到过“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里不仅指出了诗词与音乐的内在联系,也说明了诗词的美学价值还表现在诗词的音乐性上,不同的音乐赋予诗词之中对观众产生的审美体验也不尽相同。

《经典咏流传》每一首被传唱的歌曲,都以经典诗词作为开头,在尊重诗词原版的基础上对歌词加以改编,谱以现代流行乐,实现音乐美学和诗词美学的统一,创造出电视文艺美学的新高度。在《明日歌》当中,歌词中不仅包含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样的传统诗词,更有“实现个小目标,比如说到就做到”等现代流行语。青年歌手谭维维大胆将戏曲唱腔与通俗唱法相融合,在诗词《墨梅》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歌词,使整首歌曲创意十足又不失本真。格伯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大众传媒并不是以说教的方式来指导受众,而是以“提供娱乐”的方式进行。格伯纳认为,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的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经典咏流传》作为一档电视文化节目,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直观易懂、覆盖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将“高冷”的诗词文化变成朗朗上口的音乐,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又感受到经典诗词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受众的世界观、现实观。

跨屏交互,立体传播

电视媒体虽然直观性强、受众覆盖面广,但也存在互动性弱、传播不够及时等弱势。面对各种网络综艺的节目冲击,电视节目仅仅依靠大屏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大屏联动小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才是电视节目传播的守正创新之道。

“1+4”跨屏传播模式。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卢汉指出,媒介的发展史并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电视媒体因其传播速度的及时性、视听语言的形象生动以及覆盖受众面广掀起了媒介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但因其播放时段的固定性和播放顺序的不可逆性,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短板日益凸显。《经典咏流传》在提升节目品质的同时,也不断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节目率先采用了“1+4”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不仅是一个电视大屏,节目中的每一首歌曲,都会由出品方为其量身定制4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即一段视频,一段音频、一个H5界面、一篇微信文章。

互动升级,裂变传播。节目观众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PC端、移动端收看,打开微信摇一摇,即可第一时间转发好歌。值得一提的是“摇一摇”互动获得近400万次分享,覆盖人口量约为4亿,用分享的方式,让经典再次流行。公共领域的集大成者哈贝马斯认为,所谓的公共领域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介于国家和私人之间的,广大民众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和发表观点意见的地方。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形成公共领域有三个必要条件,即独立于政治权利之外的公共空间、参与者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讨论的话题的公共性。社交媒体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是最显著的公共领域之一。在微博中,一些热点话题经过观众的讨论、分享、传播,形成一种病毒式传播,会以爆炸式的速度和增量流行起来。《经典咏流传》开播以来,节目中的诸多话题如经典咏流传、“经典咏流传”“巫漪丽”“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陈涌海将进酒”“吴瑾言子衿”等13个关键词登录热搜榜,扩大节目知名度的同时,也让经典更为观众熟知。

启示

文化类电视节目自兴起以来,一直承担着传递知识、教化受众,进行宣传、整合社会的功能。但在电视节目领域仍然存在着消费主义和娱乐化倾向,一些文化类电视节目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实则不断地解构着传统文化。在这样喧嚣、浮躁的环境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反其道而行之,推出制作精良的《经典咏流传》,节目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诗词和音乐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之下,电视作为覆盖面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文化遗产传承功能,打造出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电视媒体的每一名传播者都应在整合传播资源、拓展文化内涵、创新传播方式等方面不断求索创新,在激活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上,有所担当和作为。

猜你喜欢

经典咏流传
从《经典咏流传》看媒介融合背景下 文化类节目创新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从《经典咏流传》看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的突破创新与发展趋势
《经典咏流传》梁俊: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央视综艺《经典咏流传》文艺霸屏:“和诗以歌”给诗词注入时尚
《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经典咏流传》: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