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全球媒介伦理:中澳漫画事件中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2021-11-12宣勇捷

声屏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世界主义跨文化舆论

□ 宣勇捷

对于当今深入全球化浪潮的中国而言,无论是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输出,还是面对不平衡、处于被动地位的国际话语权博弈,如何避免在全球媒介空间中出现表达失当,如何理解和准确运用跨国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准则,将其“为我所用”,争取全球性的舆论支持,转化为舆论博弈的有利因素,有待深思。

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困境反思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媒介总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运作,因而一个国家所奉行的伦理原则有可能和另一个国家奉行的伦理原则相冲突。当前,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革命正推动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作为协调媒体与社会关系的媒介伦理,自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而媒体伦理问题不仅体现在媒体对冲突事件的报道中,而往往成为冲突事件本身。具体而言,全球媒介伦理的构建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世界主义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而现代世界主义思想在启蒙时代与19世纪中晚期开始发展,其所蕴含的伦理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普遍主义的道德,它将一种共享的、普遍的“道德善”作为全人类共同适用的关注对象。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识,亦成为超越国家边界、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资源。

与此相对应的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可以看作对“他者”的反抗和自我保护的思想,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得民族成为界限分明的政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民族主义所强调的边界意识与世界主义相悖,而极端的民族主义往往在跨文化传播中设置障碍,阻碍全球媒介伦理的规范化进程。

为了应对两者的冲突,必须寻求其中的相通之处。学者克里斯琴斯与诺登斯特伦(Christians&Nordenstreng)将尊重人类尊严、事实以及非暴力看作是全球媒介伦理最基本的普遍性原则。而学者牛静提出了“最低限度”,要求媒介从业者在世界主义的指导下对自身所秉持的民族主义做一定的自我约束,以一种温和的最低限度调和世界主义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查理周刊》事件:新闻自由与宗教伦理的矛盾激化。当主张绝对新闻自由的媒体触碰到了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宗教信仰的底线,常常恶化跨文化报道的媒介环境。2015年的《查理周刊》事件可以看作是没有处理好宗教信仰与跨文化报道之间的平衡的典型案例,法国极左翼的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因多次刊登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遭到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恐怖袭击,造成包括主编在内的12人死亡,瞬时震惊世界。为此,人们需要明晰,在具体的媒介伦理操作原则中,审慎传递涉及敏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信息。

媒介霸权: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全球媒介伦理失衡。当今世界信息流动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具体表现在西方国家牢牢掌握着全球的话语权、舆论场和全球信息的流动方向,然而“全球媒介伦理”等不同于“西方媒介伦理”。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出于意识形态等诸因素的目的,世界性媒体常常秉持“双重标准”,从而加剧媒介伦理冲突现象。

西方媒体对内和对外报道并不执行相同的标准,“客观中立”的报道仅适用于西方主流价值认同的报道对象,不适用于其眼光中为“异族”的报道对象。例如,对于我国近些年来维护边疆稳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西方媒体往往采取“一边倒”地“妖魔化”批判和攻击,而缺失了本应有的客观与中立,更不用说相对的“平衡”报道,丧失了本应遵守的媒介伦理规范。

中澳漫画事件:对外舆论战中的伦理博弈

与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并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出于意识形态和所谓的“国家安全”考虑,西方国家在国际媒介信息流动渠道上对有关中国的报道竖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幕。去年发生的中澳漫画事件,则是一场罕见的中国在国际舆论战中大获全胜的案例,其中的伦理博弈值得深思。

中澳漫画事件梳理。2020年11月27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议上,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记者关于澳大利亚军方调查报告证实澳军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涉嫌杀害多起囚犯和平民的战争罪的提问。赵立坚在表态中罕见地使用“呼吁彻底调查,并将相关人员绳之以法”的说法。随后,赵立坚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转发了一张由中国青年画家“乌合麒麟”绘制的一张讽刺澳军滥杀无辜、泯灭良知的漫画,得到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为此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严重关切”,要求中国政府公开道歉,并声称这是“伪造的照片”。在这样一个占尽道义优势的舆论场中预设议题,澳方及其“盟友”新西兰、法国纷纷站队指责中国。

中方对于澳方谴责并未理会,反而乘胜追击。12月1日,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拿出澳军暴行证据的打印照片,回应澳方的谴责只不过想转移澳军残杀无辜的视线。同日,深陷道义谴责泥淖中的澳总理莫里森露怯,公开宣传不要进一步放大此事。次日,“乌合麒麟”发布第二张漫画,在画中讽刺澳总理对澳军行为视而不见,却要求所有媒体记者镜头对准一名画家,该漫画继续在推特等社交媒体热传。就在同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公开向阿富汗道歉,并承诺赔偿和对涉事军人进行彻查与严肃处理。就此,本次中澳漫画舆论战中以中方罕见地获得胜利而告终。

超越语言:新闻漫画VS伪造照片。在本次舆论话语的博弈中,在澳方总理一开始的愤怒谴责中,将我方发言人转载的较为逼真的CG漫画误认为是“伪造照片”,这种误解使其一开始的立场就难以站稳,陷入自己设立的桎梏之中。实际上,新闻漫画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超越因不同语言所带来的文化隔阂的功能。漫画这一表达能够更加直观易懂,因此在对外传播中更易被他国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容易形成巨大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

巧用“他者”文化:对基督教义的机智运用。在全球媒介伦理建构中,如果能合理运用“他者”文化,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乌合麒麟”所创作的漫画《和平之师》深谙西方基督文化,漫画里澳军士兵正准备用刀对阿富汗男孩进行“割喉”的残酷画面中,小男孩的怀里抱着一只山羊,这实际上借用了基督教义的典故——“燔祭以撒”。在基督教《圣经》的记载中,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命令其将独生子以撒杀了作为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持刀杀子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天使阻止了他,知道了他的诚意,让其用山羊代替儿子作为燔祭,“替罪羊”一词便从此处。

因此,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家而言,澳军非但没有用山羊代替燔祭,反而将刀指向了阿富汗的孩子,直观而强烈的讽喻直击人心。这也是澳方为此强烈抗议,掉入舆论战漩涡中的情感动因。

媒介正义:博弈胜利的道德支撑。公平与正义关乎传媒伦理。如果说全球媒介伦理在建构中需要寻求某些“最低伦理共识”,那么非法剥夺无辜平民生命则是不同国家与文化主体共同认同的非正义行为,是对于作为人类最基本尊严的道德伦理的践踏。因此,在这场舆论战中,我方最后能够大获全胜,不仅因为漫画中直击人心的艺术表达,更深远层面的道德支撑在于谴责澳军杀害无辜平民这一暴行事实的无可辩驳,揭示了西方虚伪的“人道主义”。

结语

中澳漫画事件中我方的大获全胜是一次强有力的启示。中国并不是缺乏对外发声的渠道,跨文化传播需要跨越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理解和巧用全球媒介伦理的策略值得深思。面对当前不平衡的信息流动环境,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新秩序,善用新思路,推动本土媒体在保持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全球媒介伦理的操作理念;另一方面,在对外传播中可以巧用“他者”文化,将其“为我所用”,化为自己的舆论工具箱,在博弈中取得突破乃至胜利。

猜你喜欢

世界主义跨文化舆论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媒介化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媒介研究文献综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李斯特国家主义理念思辨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阿皮亚的世界主义思想研究
20世纪初期中国世界主义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