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

2018-09-11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和歌流传

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收获好评无数,并在豆瓣收获了9.4的高分。节目“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流行音乐。如果说2017年大火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以文字和知识呈现诗词的丰富性,那么,《经典咏流传》则可说是调动起观众的听觉和感受,来深度体验诗词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其实,这样的创新并非首次,在过去幾年,类似“唱诗词”的音乐作品不绝于耳,比如邓丽君的《月满西楼》、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费玉清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等,都是根据古典诗词演绎的音乐作品,也是诗歌融合的典型。这些作品悦耳动听,流传广泛,通过歌唱的方法将古典诗词之美展露无遗,将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无异于锦上添花。

“和诗以歌”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歌曲的形式将诗歌唱出来。这种形式不仅赋予古诗词动听的旋律,让诗词变得直观,也激活了古典诗词,提升着诗词的传唱度和影响力。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抑或是现代诗歌,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象征着中华文明。小小的一首诗词,不仅可以窥见历史发展的轨迹,更让人感受到汉语文学之美。

诗歌不分家,诗和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诗和歌都追求旋律和韵律之美,但是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诗和歌却各自为政,互不联系,这不仅制约着诗词的传播,也影响着文化的繁荣。如今,《经典咏流传》将古典诗词与音乐联系起来,用歌曲的形式演唱诗词,诗与歌融合发展,不仅展现出诗词之美,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可以视为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创新,符合现代文化需求。

央视用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给观众制造了巨大惊喜,无论是山区教师演唱的《苔》,还是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诗歌唱出来”,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致力于诗词和音乐的融合发展,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让古典诗词在音乐中绽放魅力,用音乐赋予古典诗词灵魂和生命。

在古文中,“咏”就是“永”,通过歌咏其义,“以长其言”,用特别的表现和传播形式,赋予诗文时间上的“增量”。不过,《经典咏流传》的“流传”方式并不“经典”,它用一种“唱”的方法重新表现诗词,正像主持人撒贝宁在第一季中介绍所说,这是一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诗歌表达形式虽然是流行唱法,与吟诵还有很大区别,但至少让人们懂得,诗歌其实还有很多表达形式,实际上现代的读诗只是古代诗歌表达的变调;以歌唱的形式表现诗歌,也是向优质的传统文化致敬。

猜你喜欢

经典咏流传和歌流传
毛南和歌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经典咏流传》
传承诗词之美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
On e at a Time
试译小仓百人一首(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