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性”指路 明确地理育人路径
——以2021年全国乙卷部分高考题为例

2021-11-09广东徐喜珍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新性试题考查

广东 徐喜珍

在高考命题的实施过程中,强调要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四翼”是未来高考创新的主要实施路径。本文结合2021年全国乙卷部分高考真题,着重分析了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之一“创新性”这一考查要求是如何渗透到高考题中、其育人导向思想内涵如何凸显,旨在为引导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新性”指向作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要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创新性的强调,把“四翼”作为未来高考考试内容创新的主要实施路径。在高考命题的实施过程中,“四翼”是联结“四层”高考考查内容与高考命题实践的纽带。服务选才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突出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以便为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创新型人才。不断地去创造新的情境,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依托高考命题创新和命题实践,揭示学生在新要求下答题过程中展现的知识运用、思维方式、学科素养,实现由考试向评价的转变,完成“育分”向“育人”转变。

“四翼”作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对检验素质教育的达成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创新性作为“四翼”框架下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地理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必不可少,但从以往已经考过的试题来看,体现创新性的试题相对基础性、应用性来说占比明显偏少,一方面可能受制于情境呈现的方式,一般来说陌生的情境方式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性能力,但出于试卷本身的结构和区分度考虑使用陌生情境的比例就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创新性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现场探究能力”,需要学生用到学科关键能力群(基础、阅读、思维、答题)的支撑,“现场探究能力”由于受到考试的形式、考试的时间、考试的特点的影响,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程度就会有所降低。所以今后在新高考改革大棒的指挥下,创新性必然是改革的重头戏,创新的教学方式、创新的学习方法、创新的知识结构、创新的教考评价将是“创新性”对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指向,而“创新性”的最终指向必然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的!

二、“创新性”学科育人导向

地理作为偏理科的高考科目,应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品质方面的考查。在地理试题命制的过程中理应从多方面考虑加大创新性试题的比例,让教与学的过程能以地理学科为契机提升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探索新方法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在地理试题选材和情境设置方面尽可能地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题材,保护并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及对地理事物的审美兴趣,增加情境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断引导学生调用学科必备知识,运用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群提出指导实践的设想或独特的见解。因此在“创新性”要求引导下的地理学科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型人才时应创新教学方式如研学旅行、创新学习方法如融合劳动教育、创新知识结构如选修模块化知识结构、创新教考评价如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核心价值导向下的创新如赋分制度,这些学科的创新举措明确指出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育人途径。

三、“创新性”要素在高考命题中的渗透及其育人导向

【例1】(2021年全国乙卷,1~3题)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2.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

( )

A.增强竞争力 B.培育市场

C.提升服务水平 D.提高效益

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 )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试题分析】

这是2021年全国乙卷选择题第一组小题,题目设定从农业生活中最新的农业科技为考查对象,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运用为背景,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变化,突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彰显了国家科技实力,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

这组选择题以“三农问题”为特色考点,农业棉花种植的自动化技术为小而新的切入点,立足于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新变化,尤其是国外势力抵制中国农产品的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依靠国家实力、依托新科技,给了世界一个强有力的回应,中国农业科技日新月异,中国农产品精益求精。这组题目明面上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的理解和运用,实则利用农业科技的力量凸显大国自信,借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的报国理念。科技公司、无人机、研发基地这些技术感强的词语既紧扣地理学科特色,又将新的农业生态发展理念巧妙地融入其中。试题给学生铺设了一条科技服务农业的创新之路,创造性地将农业科技进步和对学生科技探索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旨在创造情境,激发科技创新精神!

该组选择题利用新材料、新情境设计具体任务,着重考查考生拥有的学科必备知识,考查考生是否能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去思考、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试题材料呈现简洁但信息含量非常丰富,创设的新情境简化了学科术语,淡化了学术情境,用几句简单的文字就把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的方式、方法表述清楚,既揭示了地理学科的本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精巧的设问,把科技创新的理念自然地融入到选项当中,凸显地理创新性的科学发展理念教育和民族自信的价值引领作用。简单的新材料、简明的设问可以有效帮助考生理解题意,但不会暗示正确答案,而是需要考生科学分析材料信息,再作出合理的推断,鼓励学生探索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大胆创新,对创新性人才的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育人路径】

新高考地理试题强调创新,而创新的素材又多来自最新的生产、生活的地理事实,尤其是时事热点中能够反映国家成就或者是反面的声音,将这些素材加工成新的情境,将考试内容与地理事实融为一体,最终以强有力的事实来服务生产、生活,成就不言而喻。所以教师在备考和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基本方法以外,也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对框架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和延伸。在高考备考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用最新的地理学前沿知识武装教师的头脑,才能够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需求。同时日常还要善于留意、搜集、领会、创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丰富直观的教学情境材料,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留意、搜集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地理情境材料,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新的素材、新的情境、新的问题,高考试题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是科学精神,实际上是“对立德树人”本质要求,将人地协调观深植于学生价值体系中,真正达到德智同育的效果。

【例2】(2021年全国乙卷,43题)地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保留着完好的梯田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和文化。曾经有的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为了保护哈尼传统文化,改变贫困落后状况,2018年某科研团队应当地政府邀请,经多方调研和探索,提出阿者科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不租不售,不靠外来资本介入;通过智力援助和当地政府支持,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自我经营和管理,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村集体公司留成30%,村民分红占70%,村民分红按传统民居40%、梯田30%、居住20%、户籍10%执行。

说明阿者科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势。

【试题分析】

这是2021年全国乙卷选做题第43题,选考旅游地理试题,以云南哈尼梯田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重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地理知识和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认知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兴趣。

乡村旅游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以乡村自然环境为载体、乡村民风民俗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新的休闲旅游形式。乡村风景宜人、民风淳朴、乡情深厚,以文化+旅游双轮为驱动,耕读文化为魂,促进乡村文化的整合、激发乡村的活力。这是区域发展过程中利用地理智慧,合理配置乡村资源、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传承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依托哈尼梯田、以阿者科村为主要体验基地,让游客有机会体验到地方传统技艺,了解地方传统的文化,欣赏各种自然美景,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满足了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有利于丰富旅游资源的内容;村民入股旅游公司进行自我管理,既尊重原有的传统,又传承和保护富有浓厚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主要收入归还村民,提高原住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留住原住民,保留原住民的部分生活方式,凸显村民主人翁地位利于激发民众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古城特色习俗的热情,有利于传承独特的地方文化;主人翁意识更强,更能自觉注重民居、梯田等遗产的保护;合理分配收益,兼顾公平和效率,利于乡风和谐,减少矛盾;通过智力援助,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生产、旅游与传统文化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有利于当地旅游生态、文化生态的保护。新的开发模式,旨在给学生传递一种信息,遇到新的问题时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育人路径】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享受美学的过程,实际也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路径。该道旅游地理题目选材是非常新颖的,从真实情境的设定到具体问题的设置,再到答案的最终落实,其中真实的情境,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答案又以开放性的方式主要呈现,没有固定现成的答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勤于思考,解释生活中的各类地理现象。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和独特的美学特征,而这种新的理念需要通过旅游实践传递出来,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创新性的要求,在教学中首先应对学生基础的审美思维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美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成为高考地理的价值追求和地理试题的新样态。

旅游地理的试题结构,二选一的模式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创新,可以给学生传递一种新的思想,高考题型的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虽然旅游地理作为选修科目在新高考里退出了考题结构,但作为地理学的核心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指导实践,太多的地理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旅游、旅行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所以在新高考背景下,可能没有了选修旅游的部分,但它很有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和必做题里,以设问的形式、选项的形式或答案的形式呈现,所以推陈出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能把最初的核心知识给忽略了。

【例3】(2021年全国乙卷,44题)为评估青藏铁路建设和管道对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某11千米长的风沙活动路段两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面积单位:km2),其中工程治沙地视为固定沙地。2001—2008年为铁路建设期,2008—2015年为铁路营运期。

铁路两侧年份固定沙地工程治沙地半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合计0.5km以内2001003.165.200.148.5020080.122.024.571.890.038.6320151.562.144.290.360.068.411km以内2001006.5410.060.2516.8520080.372.0210.204.370.1017.0620153.492.149.641.310.1016.682km以内20010.12014.0318.30.7533.2020081.072.0221.788.210.2433.3220157.502.1420.422.350.2032.61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可就建设期或营运期,也可以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这是2021年全国乙卷选做题第44题,选做环境保护题,以“青藏铁路”工程为大背景,以青藏地区为空间载体、风沙治理数据为情境材料,考查大型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新高考试题新在转变,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从“能力立意”逐渐转变为“素养立意”。该题做到以区域认知为基础,摒弃了大区域、大入口的知识考查,以“小区域、小切口”的角度设置区域主题式探究情境,围绕“人地协调观”这一主线,设置具有深度呈现与思维进阶的问题,考查学生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等综合思维,运用分析、对比等探究方法,融入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最终实现对学生辩证思维,开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考查,提升了学生评价区域决策正确性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以青藏铁路大型民生工程为热点切入,从一个与传统思维相悖的角度设置学习探索情境:在原本没有铁路的高寒缺氧的生态脆弱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生态会愈发脆弱,但给出的数据却大相径庭,实属特别,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要求学生调动运用大型工程建设中生态修复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新颖的推测还有周密的论证得出:青藏铁路的修建使得风沙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当然答案的组织是开放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探究性的设问让试题的开放性程度得到了增强,大大地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惯性束缚,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创新既服务于实践决策,也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

【育人路径】

新高考环境保护的试题选材立意必然高远,试题设问意在创新,试题立意贵在立德树人。试题选材做到关注眼前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关注当下主要大型工程建设中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举世成就,关注现实中的问题与正在改变的生态形势的中国力量;试题的设问将日趋新颖,由原来的简述、分析逐渐向评价、论述过渡,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着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试题立意贵在立德树人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前提下积极努力的参与全球建设、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中体现的大国担当、大国责任,并牢固树立“天下为公”“义利统一”“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推动全球、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创新性试题考查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