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资源拓展与整合策略研究
2021-11-05王晓静
王晓静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通过开发适合学生和学科教学的拓展阅读资源,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整合拓展阅读资源,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从而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课外阅读 资源拓展 整合策略
阅读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把教材中的文本当作课内阅读教学的唯一内容,讲解过多过细,很难唤醒学生阅读欲望,不利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教师如果没有尝试用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方法,将会导致课堂内外阅读脱节,学生拓展阅读缺乏具体的指导。即便教师穷尽一切力量,教出来的大都是一个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面对诸如此类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并根据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特点,依据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外阅读资源拓展与整合策略进行探索。
一、开发适合学生和学科教学的拓展阅读资源
在小学高段要完成课标阅读要求,必须要有充足的课外阅读资源做保障。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书籍琳琅满目,种类繁杂,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有些读物甚至会把孩子引入歧途。只有健康的读物才可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扬帆奋进、健全人格、积累语言、构建文化。由此可见,教师既要督促、协助学生完成阅读量,又要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读物。因此,教师在开发拓展阅读资源上应该慎之又慎。
以语文教材为中心,选择和开发阅读资源,如从书后的阅读链接、报刊、电影、电视、网络、音乐、戏曲、图书室、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遗产、重大事件等获取阅读资源。再将资源分为两类:文本类(小说、散文、诗词、剧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和非文本类(电影、歌曲、舞蹈、音乐、戏剧等)。
二、推荐课外读物的要求
课外拓展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可以让知识在学生心中融合、建构,形成新知。从以下几点推荐读物。
(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中外经典名著及著名儿童文学如地下宝藏,需要我们引领孩子们去发掘,帮助他们选择课外读物,整合阅读资源。结合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可推荐读精美散文、小说、名家作品等,如《小时候的故事》《城南旧事》《青铜葵花》《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等。除此之外,也可以推荐当代获奖的文学作品及中外各类优秀作品。
(二)依据小学高段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了单元主题的整合,教师可以选定单元,从节选课文单篇拓展到读整本作品,如学《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可推荐读整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单元专题的引导,给学生推荐一些同主题的其他作家的相关作品,如《他们那时候多有趣》,课外阅读拓展看小说或电影《流浪地球》;还可以根据教材选择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来阅读,如学习了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可以推荐他写的散文《天竺心影》《留德十年》;也可以是类似写作风格的文章阅读推荐,如学习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建议对比阅读梁实秋的散文《春节》;还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阅读模式打开阅读的窗口,如学习了课文《景阳冈》,推荐阅读《水浒传》。
(三)顺应潮流结合时代特征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应了解时下畅销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留意班里孩子们最近都喜欢看什么书,只要无害,教师都可以投其所好。比如作家乐多多的畅销作品《胡小闹日记》,我利用晨读课推荐学生在教室内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系列阅读。推荐孙幼军的童话集《玩具店的夜》《怪雨伞》等,还有曹文轩、杨红樱等作家的作品也倍受学生欢迎。对于享誉全国的译著也要适时向学生们推荐,如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等。
三、拓展整合阅读资源的实践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是通过课内单篇的阅读教学来带动课外多篇文章阅读的模式,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通过设计合理的阅读意向,对同一单元里的文本进行整合,让学生达到海量的阅读,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整合拓展阅读资源,运用“以点带面”“一篇带整本”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读物。该方式的运用是通过教师在课堂内对单篇课例精讲,引导学生向课外多篇或整本书的自主阅读,来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这种“以点带面”“一篇带整本”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的单篇精讲,还需要具备拓展整合资源的能力、阅读问题设置的能力以及阅读引导的能力等。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拓展整合阅读资源的策略
有了阅读资源的开发以及书目的推荐,要想提升拓展阅读的实效,还需设置共同的问题来把读物有机“串联”起来进行阅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应选定可以作为“一”的教学文本,它是精讲精读的课文,具有代表性、经典性、丰富性,再去带出“多”的拓展阅读资源,进而科学设置阅读问题。
(一)紧扣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来设置问题
在“以点带面”“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问题设置应紧扣学生语言积累、智慧启迪、人格健全、文化构建、文化传承、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把阅读资源整合起来。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
(二)在问题选定上目标明确
如五年级教材中《慈母情深》一文,我就设置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来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的问题,通过整合本单元的几篇关于描写父母之爱的文章,再推荐朱德的散文《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歌曲《父亲》等,让学生对父母之爱有了深入理解。
(三)在问题的设置方面要考虑到多元性、丰富性
阅读问题的设置种类有很多,如根据同一题材、同一内容,还可以是同一表达对象、同一主题等,其实就是把问题当作几篇文章,或者是整本书共同的阅读线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贯穿到几篇文章或者整本书的整个阅读过程中,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以点带面”或者“单篇带整本”的阅读效果。
五、检测课外拓展阅读的实效性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组织开展诗词朗诵、经典诵读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队会经常以读书会的形式来开展,分享读书体会和收获。指导学生们经常写读书笔记,可寫下整本书的梗概,或者定期推荐一本好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在学习了课文《景阳冈》之后,可让学生们课后阅读《水浒传》。为了检查拓展阅读的效果,我让学生们介绍其中人物及其特点,并写出来。经过这一系列的检测,我发现学生们的课外拓展阅读落到实处,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阅读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阅读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梅素静.“1+X”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管见[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1):19.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