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领跑语文课堂
2021-11-05朱韵
朱韵
摘要: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一个载体,其重要性是不必言说的。教材近些年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如今的统编版教材的内容更加精细化,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课堂学习也应紧跟着教材的改革不断地进行完善,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浅层学习现象比比皆是,深度学习则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因此,课堂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笔者立足于当今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现状,提出推进学习者在语文课堂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统编教材 课堂深度学习 有效策略
课堂的深度学习即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辩证思考的能力,锻炼其思维品质、创新创造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深度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关注点仍是接受教育的学习者。因此,作为深度学习实施者的教师应该理解深度学习的理念,基于统编教科书,将深度学习在课堂的教学中具体化,并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作为深度学习接受者和学习者的受教育者,应该主动积极地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深度学习的要求,在教师的主导下,优化课堂学习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习现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最主要的两个主角,在课堂教学和接受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听课活动,不难发现,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长期且普遍地存在着表面性、表演性、虚假性、碎片化等学习困境。许多课堂教学并没有立足学生与教材实际,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层面,缺少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综合性运用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文本理解以“教材”为主,对课外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学生自我建设知识体系情况混乱;教学的成效主要由结果性评价检验;等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部分的时间只是机械地听,却不能针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讨论。也有的课堂呈现另一种极端,为了精彩而精彩,课堂教学沉迷于各种创设情境、表演,出现了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的现象,学生依然收获极少。这些无疑都制约着深度学习的展开,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空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小学语文的深度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能創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推进小学高年级学习者课堂深度学习策略
(一)探索质疑,引领深度学习
课堂上教师有效恰当地引领、鼓励学生去探索质疑文本内容是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学生进行探索质疑的主要形式是提问。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活阅历等原因,在提问时往往出现提的问题浅、偏离重点等现象。因此,通过探索质疑的方式进入深度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首先,教师的提问要高质量、有效性强。针对文本中与常规思路不同的写作思路,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深层次地阅读文本内容。学生经过抽丝剥茧,逐渐找到作者写作的意图,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其次,在教师的提问示范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提问质疑,通过学生自身辩证性的思考,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穷人》这篇文章的教学,教师只让学生阅读女主人公桑娜的丈夫回来之前的情节,并引导学生思考:“桑娜的丈夫回来后会允许桑娜带回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吗?并说出依据。”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一方面锻炼学生寻找文本细节的能力,改变以往无效阅读的情况;另一方面活跃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在学生阅读结束后,鼓励学生去质疑文本中与常规不符合的行为,如“桑娜和丈夫如此贫穷,养活自己的孩子都有问题,为何还要照顾邻居的孩子?〖JP〗”,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疑问。通过谈论、交流,挖掘作者如〖JP〗此写作的目的,从而更深层次地领会文本的魅力。学生在探索、质疑以及分析文本后,无形中提升了思维的深度,并且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立足整体,建构深度学习
学生的学习以教材为主要媒介,教材是由一篇篇的课文构成的。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课本中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甚至是单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整体意识,而是局部地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深学生的记忆负担。这种重视局部而忽视整体的教学方法是浅层次的学习,而不是深层次的学习。在单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精彩语句的赏析和仿写或者是字词的学习掌握,而是要立足于整篇文章,引导学生前看后看,探索各个语段之间的关系;对于同类型的多篇文章,教师要学会将两篇文章进行相同点和不同点〖JP〗的比较,锻炼学生的辩证性以及灵活性思维能力。如《祖父的园子》和《月是故乡明》〖JP〗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其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比较这两篇文章在主次、详略的安排上及写作的方法等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这种比较学习的方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立足整体,深入学习文本内容。
(三)恰当迁移,实践深度学习
理论的学习和方法的传授都需要反复地进行实践,深度学习亦是如此。教师在教会学生深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后,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应用,有效地在学习新知识时进行联系和迁移。正确、恰当的迁移是对深度学习的有效实践。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将旧知识中的技巧和方法加以迁移,能够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此外,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还能够起到扩大知识面、完善学生认知、加强深度学习的作用。
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古诗时,学生不仅仅要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文内容、思想价值等,还可以拓展思维,搜索、查找其他与长征有关的诗歌以及人物等,这也是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教师就所学的主要内容设置小练笔任务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里面包括环境以及动作等描写,作者的笔触精炼深刻。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一技巧的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无形中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
结语
课堂深度学习是“一个在共同体的活动中不断变化的参与过程”。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结为一个共同体,真正地将深度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加以落实和应用,改变当今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习中存在的学生被动、教师机械传播知识、一味地追求高分成绩的现象。教师应当纠正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适应新型的、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发展的深度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洪云.我眼中的语文深度学习[J].语文教育.2018(17):91.
[2]许红琴.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1):4043.
[3]刘萍.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方法[J].教师博览.2019(04):3940.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