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03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专科生服务质量态度

唐 颖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但不同高校的工作状况差异较大,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运行情况受地域、学校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1]。不少研究发现,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偏低[2-3],仲稳山[4]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应当与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因为高职生和本科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差别的。学生的受益程度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指标之一[5],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为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构建该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一定实证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学专科学校4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4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152人,女生324人;大一171人,大二210人,大三95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 使用赵崇莲[1]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该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包含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服务内容4个维度。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使用SCL-90量表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10个因子,量表总均分和各因子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心理健康程度越低。

1.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问卷 采用Likert 5点计分,主要评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了解程度、对心理健康服务所持态度、对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羞耻感、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及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能力的信任度[1]。

1.3 施测过程

使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问卷以网络形式作答。为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未按要求作答(多答或漏答)无法提交答卷,问卷回收后再将有明显反应倾向(如答案具有某种明显规律)的答卷剔除。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数据用(±s)描述,离散数据用频次描述。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rson积差相关回归分析,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分析

2.1.1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整体分析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各项目理论中值为3分,医学专科生的问卷总均分为(3.80±0.46)分,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服务内容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也都超过了3分(见表1),说明他们整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高。进一步对问卷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1),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的得分差异极显著(P<0.001),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服务质量得分>服务内容得分>服务形式得分>服务队伍得分。

表1 医学专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1 医学专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注:***P<0.001

维度 平均得分F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服务内容4.29±0.59 3.42±0.59 3.53±0.52 3.92±0.62 219.78***

2.1.2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性别差异分析 对男生和女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在服务队伍维度、服务形式维度、服务内容维度和总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得分上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服务质量维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医学专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性别医学专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s,分)

注:*P<0.05

维度 男生 女生t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总分4.17±0.68 3.44±0.59 3.49±0.56 3.85±0.66 3.75±0.51 4.35±0.54 3.42±0.58 3.50±0.50 3.95±0.60 3.83±0.44-2.95*0.40-1.19-1.60-1.85

2.1.3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年级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服务队伍维度和服务形式维度得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服务质量维度、服务内容维度和总体服务需求得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3。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两个维度,均表现为大一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和大三(P<0.05),而大二和大三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在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上仅表现为大一学生得分高于大二学生(P<0.05)。

表3 不同年级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年级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s,分)

注:*P<0.05

维度 大一 大二 大三F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总分4.42±0.49 3.40±0.56 3.59±0.52 4.06±0.58 3.87±0.43 4.23±0.62 3.40±0.57 3.48±0.48 3.85±0.59 3.75±0.45 4.18±0.65 3.55±0.65 3.54±0.60 3.83±0.72 3.79±0.54 7.02*2.59 1.83 6.80*3.29*

2.2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的相关分析 对总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而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 4。

表4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的相关分析

2.2.2 各因素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回归分析 使用分层回归分析来预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变化,各预测变量分步进入。首先将性别和年级转换为虚拟变量,将它们作为控制变量第一步进入,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第二步进入,心理健康状况第三步进入。结果显示,所有回归方程都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只有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预测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01或P<0.01),见表5。说明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越客观、对服务人员的信任度越高,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越大。

表5 各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分层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整体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得分整体比较高,总需求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理论中位数3分。此外,赵崇莲[1]使用同样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多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专科生心理健康总体需求得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广东省大学生(P<0.05),这表明医学专科生确实存在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受专业类别或学校层次影响,也可能是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大众对心理健康关注度提高等,使整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较于10年前有了提升,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医学专科生对心理健康服务4个维度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他们最关注的是服务质量,希望能够切实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希望服务人员技术精湛,能够做到保密等。

3.2 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存在差异

医学专科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需求存在性别差异(P<0.05),女生对服务质量的需求要比男生更高。不同年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P<0.05),相比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更高。此外,不同年级学生对服务内容的需求也不相同(P<0.05),仍呈现出大一比大二和大三学生更高的现象,大一学生希望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自我意识、性格等方面获得更多帮助。张远平[6]认为个体自身社会适应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程度,大一学生由于初入校园,在适应校园方面比其他年级更有可能出现问题,这或许是导致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更高的原因。

3.3 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能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能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越客观、越信任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越高。由此可见,学校在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改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纳入建设范畴。如果能增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胜任力,同时让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减少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羞耻感、增强学生可能获得帮助的信心,就能让学生更积极地看待心理健康服务,以便其在需要的时候更愿意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帮助。

猜你喜欢

专科生服务质量态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技能赛事对专科生素质提升的效果分析——以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