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联合全血CRP、IL-6、PA在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03朱晓佳姚叶林陈宛文
朱晓佳,姚叶林,陈宛文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6)
细菌、真菌或病毒均可引发机体出现感染性疾病,尤其对于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是常见临床疾病之一,当前主要诊断方式是病原微生物培养,但病原学培养和检测所需时间较长,对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用药指导有延误[1]。血常规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实验室检测措施,可在短时间内对血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进行计数,但检测结果受到环境温度、药物使用及患者情绪等因素影响,诊断准确率有待提升[2-3]。因此,需探索快速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更加准确和具有价值的感染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前白蛋白(PA)的表达水平,为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细菌感染组,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3.61±14.57)岁。另取 120例非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52.87±13.7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感染患者符合感染诊断标准[4];(2)对照组患者均不符合感染标准;(3)所有患者配合研究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脑卒中的患者;(3)使用免疫调节剂或抗菌药物的患者;(4)妊娠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取空腹静脉血2 mL置于抗凝管中,取空腹静脉血3~5 mL置于干燥管中,使用XN-10[B3]全自动模块式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进行血常规检测,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接着用A5OOO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巴迪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全血中CRP水平,检测试剂为配套试剂,按操作步骤进行。采用前白蛋白(PA)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对血清中PA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人白介素6(IL-6)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对血清中的IL-6进行定量,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白细胞(WBC)数量超过10.0×109/L表示血常规阳性;CRP水平超过10.0 mg/L为阳性;IL-6水平超过7 pg/mL为阳性,提示有一般细菌感染或全身性炎症反应;PA浓度低于250mg/L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常规、全血CRP、IL-6及PA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CR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CRP、IL-6和PA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CRP、IL-6和PA水平比较(±s)
组别n WBC(109/L)CRP(mg/L)IL-6(pg/mL)PA(mg/L)细菌感染组对照组120 120 t P 12.37±2.86 6.91±3.14 14.080 0.000 21.84±4.69 8.56±1.03 30.300 0.000 18.35±7.49 6.88±2.17 16.110 0.000 182.67±34.28 261.38±39.72 16.430 0.000
2.2 血常规、全血CRP、IL-6及PA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WBC、CRP、IL-6、PA指标单独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 46.67%(56/120)、65.83%(79/120)、76.67%(92/120)、63.33%(76/120),均低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 94.17%(113/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4.990、30.100、14.750、34.090,P<0.05);WBC、CRP、IL-6、PA 指标单独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 性 分 别 为 64.17%(77/120)、61.67%(74/120)、56.67%(68/120)、67.50%(81/120),均低于联合检测的特异性 79.17%(9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78、2.970、13.940、4.176,P<0.05)。具体见表 2~6。
表2 WBC对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n)
表3 CRP对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n)
表4 IL-6对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n)
表5 PA对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n)
表6 联合检测对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n)
3 讨论
细菌感染可引发机体出现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但病原微生物培养耗时长,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可能,且患者常在得出诊断结果前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随着实验室检查技术和设备等不断更新和发展,白细胞计数等血常规指标及全血CRP、IL-6和PA等的血清水平检测成为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的重要方法。
3.1 WBC在细菌感染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价值
陈娜等[6]研究显示,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hs-CRP和降钙素原的水平显著上升,PA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后hs-CRP和降钙素原水平降低,PA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可提升诊断效能。WBC参与组成机体防御系统,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过敏原清除、病原体消灭等炎症和免疫反应,抵抗异物入侵,维持机体健康。当机体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血液中WBC水平升高,临床常以此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液中的WBC水平显著提升(P<0.05),与之前的报道相一致[8]。白细胞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细菌感染可致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感染则致患者的淋巴细胞升高[9],细菌感染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数目的诊断价值仍有待进一步分析探讨。
3.2 WBC、CRP、IL-6和PA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
CRP是由肝脏细胞合成的反应蛋白,当机体发生炎症或损伤时,血液中水平显著提升,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激活补体信号,参与清除病原微生物和组织细胞碎片,发挥保护作用[10]。PA是肝细胞合成的运输蛋白,反映肝脏对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功能变化,在外伤、肿瘤、感染等情况下水平显著下降[11]。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分泌的炎症因子之一,反映机体炎症和免疫水平[12]。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和IL-6水平显著提升(P<0.05),PA水平显著下降(P<0.05),单独应用 WBC、CRP、IL-6和 PA 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46.67%、65.83%、76.67%、63.33%,均低于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94.17%,单独应用WBC、CRP、IL-6和PA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分别为64.17%、61.67%、56.67%、67.50%,均低于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性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