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本科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调查

2021-11-03王富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意愿疫苗新冠

胡 燕,王富兰,韩 涵,龚 欢,张 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我国采取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但截止到2021年3月27日[1],全球仍有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2 000万,死亡人数超160万,境外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新冠病毒很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未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走向常态化。现新冠疫苗已经上市,截至2021年3月26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9 747.0万剂次[2]。护士的角色[3]包括护理者、沟通者以及教育和咨询者等,他们对新冠疫苗的认知以及接种意愿会间接影响患者、家属乃至社会大众的认识。随着护理本科教育的兴起,护理本科毕业生群体不断壮大,其在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以及护理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4],现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本科学生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他们的临床护理、沟通交流以及健康教育等能力正处于不断发展和积累阶段,即将正式踏入护理工作岗位,他们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态度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重庆市某教学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及接种意愿,分析影响其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为新冠疫苗的接种普及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日—25日对正在重庆市某“三甲”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343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全日制护理本科学生;(2)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3)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疾病等各种原因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新冠疫苗相关知识、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将问卷内容在问卷星网站制作成电子问卷,通过发放网站链接的形式让调查对象直接通过微信填写,填写完毕提交后问卷自动传回至问卷星后台。研究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并强调调查研究的匿名性。问卷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20日—25日。共有352名护理本科实习护士填写电子问卷,提交有效问卷343份,有效回收率97.44%。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整理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利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描述性分析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接种意愿率,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组间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343名护理本科实习护士中,男19人(5.54%),女324人(94.46%);年龄20~23岁,平均(21.86±0.77)岁;实习组长 48人(13.99%),非实习组长295人(86.01%);独生子女89人(25.95%),非独生子女254人(74.05%);政治面貌:党员6人(1.75%),预备党员12人(3.50%),入党积极分子3人(0.87%),团员292人(85.13%),群众30人(8.75%);父母最高学历:小学及以下69人(20.12%),初高中217人(63.27%),本专科51人(14.87%),研究生及以上6人(1.75%);实习结束后的规划:寻找护士工作岗位216人(62.97%),护士规培28人(8.16%),读研41人(11.95%),转行15人(4.37%),暂未定43人(12.54%)。

2.2 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

86.30%的实习护士是通过微博、抖音及新闻等网络渠道知晓新冠疫苗的,63.56%的实习护士认为自己仍缺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78.72%的实习护士不了解新冠疫苗,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n=343)

2.3 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新冠疫苗上市后,70.26%的实习护士愿意接种新冠疫苗,59.77%的实习护士愿意推荐他人接种新冠疫苗,66.18%的实习护士愿意成为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志愿者,见表2。大学本科实习护士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或参加学生会、是否实习组长、父母最高学历、新冠肺炎疫情对自身护士职业的影响、最近1个月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频率以及是否了解新冠疫苗的实习护士接种意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新冠疫苗接种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曾任班干部或参加学生会、最近1个月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频率、新冠肺炎疫情对自身护士职业的影响以及是否了解新冠疫苗是大学本科实习护士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2 调查对象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n=343)

表3 调查对象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单因素分析[n(%)]

表4 调查对象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有待加强

本次调查发现,78.72%的护理本科实习护士自认为不了解新冠疫苗,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新冠疫苗暂未全面普及接种,实习护士对于疫苗的预防效果、副作用等尚存有一定的疑虑,网络、媒体也未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实习护士关于新冠疫苗相关信息的获取资源有限。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86.30%的实习护士是通过网络渠道知晓新冠疫苗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以抵御疫情为驱动,以防控目标为牵引,通过提升疫情防控信息推送效率,整合防控信息传播平台,建立防控信息发布优势,尽快完成信息化转型,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安全与校园稳定[5]。学校和实习基地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可适当增加一些新冠疫苗的专题讲座,同时加大社会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及社会群众了解新冠疫苗,提高社会大众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降低新冠肺炎发病率,促进全民健康,造福社会。

3.2 护理本科实习护士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宣传意愿较强

虽然护理本科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度不高,但70.26%愿意接种新冠疫苗,59.77%愿意推荐他人接种,且66.18%愿意成为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志愿者。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护理本科实习护士经历了学校停课、居家隔离、全套网络课程学习以及延迟返校等疫情防控举措,并不断接受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知识培训,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给全人类带来的危害及挑战,担心自己以及他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研究报道[6-7],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生的职业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是积极的,且疫苗上市前会经过严格的动物及人体试验。因此,绝大部分实习护士相信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愿意接种疫苗,也愿意宣传疫苗,推荐他人接种。本研究调查发现,实习护士对于接种新冠疫苗的顾虑为担心疫苗的副作用大(65.89%)和预防效果欠佳(43.15%)。主要原因可能与新冠疫苗上市不久,社会大众对于新冠疫苗的作用机理、副作用等相关信息知晓较少有关。建议网络媒体适当增加新冠疫苗接种相关信息的正向报道,学校以及实习基地应重视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以及接种意愿,予以正向的教育和引导,以便充分调动实习护士接种新冠疫苗的积极性。

3.3 护理本科实习护士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护理本科实习护士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曾任班干部或参加学生会、最近1个月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频率、新冠肺炎疫情对自身护士职业的影响以及是否了解新冠疫苗是护理本科实习护士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有文献报道[8],担任班干部或参加学生会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还可能增强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及信念,对于接种新冠疫苗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报名参选班干部或参加学生会工作,有利于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的关注和认知程度影响调查对象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有正向的信念和行为。有调查研究显示[9],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大学生新冠肺炎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引导传播的消息具有消息数量多、来源未知及真实性有待考究等特点[10-11],微博上假新闻和谣言散布迅速,易引发公众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12],不利于公众情绪管理和健康宣教。因此,提高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还需从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知识的普及着手,促进护理本科实习护士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有正确的认知。

综上所述,护理本科实习护士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较强,但对疫苗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以及实习基地应重视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加强其对新冠疫苗的正向教育和引导,提高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促进其成为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志愿者,进而推动新冠疫苗的接种普及。但本研究只调查了重庆市某一所教学医院护理本科实习护士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并不能完全代表广大护理本科实习护士的整体认知及意愿,希望后续能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意愿疫苗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