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法在课间见习的应用探讨

2021-11-03徐媛媛齐瑞群徐学刚高兴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课间本科生

徐媛媛,齐瑞群,徐学刚,耿 龙,高兴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本科生课间实习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经阶段,课间实习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十分重要的一环,本科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临床操作技能,为以后进行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近年来,我国皮肤科本科生的课间实习发展迅速,但在临床教学中,仍然存在临床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随机性太强等问题。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学习期间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均不明确[2]。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学评价模式较为简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现在,国内外陆续开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临床教学的评估[3]。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实时监测学生掌握知识和临床技能的程度[4]。考试不仅用来区分医师水平,更有价值的是在评估医师学习状况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指导。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是形成性评价中常用的两种评价体系。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又称临床操作技能评估,是一种针对操作技能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观察本科生课间实习技能操作的同时给予评价与反馈,简单实用,且客观高效。DOPS适用于评估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成效,各医疗专业可根据自身特性发展本专业领域内的DOPS评量。本研究拟通过在皮肤科真菌操作的技能培训中应用DOPS,提高皮肤科本科生真菌操作的水平,并进行效果评价,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的6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人,女性34人。

1.2 研究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表将64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人,对照组32人。实验组本科生年龄为(21.32±0.73)岁,对照组本科生年龄为(21.58±0.82)岁,两组之间的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424,P=0.172);两组中男女比例均为15∶17。两组本科生的实习时间相同,入学成绩和既往出科考试成绩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教学实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排64名学员在皮肤科课间实习,分两批入科,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数1∶1,各32人。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学员进行了教学查房、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案例讨论等学习。此次主要讨论临床操作技能中关于真菌操作技能的学习,本科生将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的水平。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科生的教学内容、教师、教材完全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真菌操作的临床技能带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DOPS。在DOPS评价开始之前,向教师介绍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意义和DOPS量表的使用,保证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带教教师需要熟悉皮肤科本科生实习的具体要求,包括实习时间、需要掌握的内容及操作等。DOPS共有11项内容:(1)对真菌检查操作技能的适应证、相关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及操作步骤的熟练程度;(2)详细告知患者并取得同意;(3)执行真菌操作技能前的准备工作;(4)做适当的止痛或安全的处置;(5)临床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6)无菌技术;(7)能够视需要寻求协助;(8)执行临床操作技能后的相关处置;(9)与患者沟通的技巧;(10)是否顾及患者感受并具有职业素养;(11)执行真菌操作技能的整体表现。

真菌技能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评价、反馈、改正3个环节的循环实施来促进本科生操作技能的提升,并在各个目标的设计与完成过程中重视DOPS,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本科生能够达到真菌操作技能的要求[5]。带教教师选择1名住院患者自愿接受本科生的真菌技能操作。操作结束后,教师根据本科生表现,采用DOPS量表评分,评分分为3个层次:(1)有待加强(即未达到或接近预期标准);(2)合乎标准(即达到预期标准);(3)优良(即超过预期标准)。评价完后,对本科生操作的优点、不规范的操作及步骤进行点评和及时纠正。

1.4 培训效果评价

(1)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科生课间实习操作技能。两组本科生均采用自制的皮肤科真菌操作技能评分表评价操作技能。真菌操作技能评分表涵盖了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自我介绍、核对患者信息、确定取材位置、用药史、器材准备、戴手套、取材、制作涂片、显微镜下观察、整理用物、分类处理废物、消毒双手等18项内容,满分100分。(2)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科生对课间实习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动力源泉,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6]。两组本科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进行打分,用1~10分表示本科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1分表示最不满意,10分表示最满意。(3)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科生对教学效果的看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打分,采取不记名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依据李克特5分法设计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进行评价,分别赋值 5、4、3、2、1 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课间实习后两组本科生课间实习真菌操作技能成绩比较

实验组本科生课间的真菌操作技能成绩(96.47±1.90)分高于对照组(37.84±8.14)分(t=-32.927,P=0.000)。

2.2 课间实习后本科生对教学满意度的反馈

87.5%的实验组本科生对教学反馈为“非常满意”,12.5%的实验组本科生反馈为“满意”,实验组满意度(7.81±1.18)分高于对照组(7.19±1.24)分,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987,P=0.066)。

2.3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s,分)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s,分)

问题 对照组(n=32) 实验组(n=32)t P教师很重视教学教师对我的反馈很及时教师对我的帮助很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反思教学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69±0.69 3.56±0.62 3.75±0.76 3.56±0.72 3.66±0.70 4.12±0.70 4.03±0.74 4.28±0.77 4.22±0.71 4.25±0.76-2.500-2.749-2.771-3.692-3.245 0.015 0.008 0.007 0.000 0.002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更加认可教师很重视教学、教师对我的反馈很及时、教师对我的帮助很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反思、教学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P<0.01或P<0.05)。

3 讨论

3.1 操作技能直接评估有利于提高真菌操作技能培训效果

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是本科生课间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科生课间实习中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包括入科前学习和入科后培训。而真菌操作技能是本科生进入皮肤科后,由科室组织安排培训,属于入科后培训。然而,以上两种培训方式的培训时间较短,本科生上手操作的机会少,教师难以针对本科生操作的不足给予一对一的建议和指导。目前的真菌操作技能培训主要是以传统教授和模拟教学为主,这与真正地在患者身上操作还是不同的。所以,在本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后,有必要对其临床操作技能进行DOPS的评价,有助于纠正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中的错误,完善临床操作的技能。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DOPS评价的本科生,其真菌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评估有利于提高真菌操作技能培训效果。

3.2 有利于提高课间实习中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技巧

DOPS量表的内容中,不仅包括了真菌操作技能方面,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等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鉴于目前关于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的评价手段较少,DOPS作为其中少数,丰富了关于这方面的评价手段。

3.3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在此次研究中展现出来的其他优点

DOPS评价通常每次约20分钟,其中评估15分钟,回馈讨论5分钟,耗时少。评估地点可以在门诊、病房、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简便易行。教师一对一评估真菌技能操作的细节,本科生即时改进并对教师教学进行反馈,双方都在教与学中进步。由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形成性评价和反馈,学生也更容易感觉到教师很重视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很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反思、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点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3.4 DOPS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DOPS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DOPS的评估标准设定较为宽泛,评估者主观因素有可能导致误差。(2)DOPS评价结果不够具体,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去评价DOPS应用效果。(3)反馈结果存在标准化问题。因为DOPS评估后的反馈形式、内容及时长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方法。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此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属于一个短期的效果评价,没有进行中长期的效果评价。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并进行中长期效果评价,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课间本科生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