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涵质量建设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探索

2021-11-03梁大伟李顺源彭裕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药学实训目标

梁大伟,章 斌,李顺源,彭裕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从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开始,先后有9个省份27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试点[1]。随后,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以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分类指导、稳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进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可持续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高职院校自主诊改、教育厅抽样复核、利益相关方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一校一策”政策,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在“目标导向、标准引领、诊断预警、持续改进”的专业诊断与改进总体思路指导下,通过加强对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理论研究,形成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过程,以药学专业为例开展内部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不断探索诊改路径和方法,总结诊改经验以供借鉴。

1 基础概况

1.1 专业发展历程

药学专业始于1999年开办的中职专业,2003年正式开办药学高职层次人才培养,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紧抓多次发展机遇,注重内涵质量建设。2012年获中央财政支持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获批四川省重点专业建设;2016年食品药品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批四川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支持;2018年开始作为学院在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

1.2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作为专业内涵质量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诊改之前初步形成“(校企)合作共育、(学习、沟通、职业)三能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年级以通识、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训操作为主,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安全意识、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二年级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单元实训项目+双创培训+科研小组+基于岗位流程综合技能训练”体系,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素养全面提升为核心;三年级的综合岗位能力实践阶段,以跟岗、顶岗实习为主,真实岗位训练。

1.3 课程体系

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了“平台+职业方向”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的“三融通”(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融通、与行业标准融通、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通)。

1.4 师资团队

药学专业教学团队现有12名专任教师,3名行业外聘教师,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1人,硕士8人。

1.5 其他方面

实训基地方面,校内现有1个省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食品药品生产性实训基地,14个专业实训室,并建有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如食品与药品应用研究开发中心、药物合成研究室等,校外有58个企(事)行业实习基地;团队教师参与完成2个教育部资源库建设,主持完成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等。

2 诊改设计

2.1 SWOT分析

通过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SWOT分析),药学专业总体表现为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但劣势也较明显。同时,随着国家、区域、地方在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政策、新动向,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困难并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不足、实验实训条件有待改善、师生教学与技能竞赛参与度与成绩有待提高、基于内涵质量的育人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等。

2.2 对标定位

积极对标竞进、找差距,将省内外兄弟院校药学专业发展的优势点变成任务点,促进自身发展。同时,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与药学专业的定位,根据国家职教改革若干意见以及地方医药产业发展与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省优质校建设方案等,确定了药学专业的发展目标为品牌专业。

2.3 诊改方法

在诊改方法上,主要采用“8字螺旋”质量改进方法[2-7],事前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事中通过对照目标与标准,设计、组织、实施、监测、预警与改进等环节进行专业发展任务点的常态纠偏;事后进行诊断、激励、学习、创新与改进,促进专业发展螺旋提升(见图1)。

图1 “8字螺旋”质量改进

3 诊改实施

3.1 事前(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

通过上述梳理药学专业基础,结合岗位调研反馈信息和对标竞进,依据国家、省职教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地方医药产业发展与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二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药学专业建设目标,制定院级专业发展三级目标,其中药学专业定为品牌专业,从专业契合度、资源支撑度、专业影响度、目标达成度、服务贡献度、国际交流度等6个维度、11个子目标进行建设。打造标准链遵循戴明循环(PDCA循环),按照制定目标、执行、诊断、处理等4个环节打造专业诊改标准链[8-10],如药学专业教学标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药学专业建设方案、药学专业标准、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调课管理办法、学生网上评教管理办法、实习实训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优秀奖评奖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办法等。

3.2 事中(常态纠偏)

3.2.1 设计 根据药学专业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设置建设方案和年度、季度建设计划,包括需达到的任务点、实施步骤、时间节点、责任人、完成情况等详细安排。通过明确计划目标,让专业诊改团队首先明确工作思路,有助于提前谋划,促进任务达成。

3.2.2 组织 通过构建专业诊改组织保障体系,有效开展诊改运行。学院、二级学院、教研室3个层面分别成立诊改工作组,明确分工与责任、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专业建设与专业诊改,专业负责人是专业诊改的实施具体负责人,组建专业诊改团队,根据诊改任务要点,责任到人。

3.2.3 实施 在专业具体诊改实施运行中,坚持以“三月一次常态纠偏、一年一次阶段诊断、三年一次全面诊断”为周期的螺旋诊改,强化动螺旋“8”字小循环部分的及时监测、预警与改进,落实问题分析与诊改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方面,多次到企业走访调研,特别是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线上校企互动,实习生及时跟踪与定期检查反馈,及时了解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标准与专业自评估等提供充足依据。在专业的课题开出率与优质课程建设方面,按照专业人才培养,依靠教务学分制系统记录课程开出情况及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价;为了按期达到优质课程建设目标,选定具体课程、组建课程组团队、制订建设方案、积极落实建设任务与申报任务,如期完成目标。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积极与人事部门对接,增加新进教师名额,同时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引进企业导师,按照师生比目标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保障方面,重点围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依据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专项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如期完成相关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同时洽谈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提高专业服务发展水平;以提升实训水平、提高实训技能为原则,进一步新增行业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方面,积极组织参加课题申报培训,提高课题申报技巧,同时强化组建团队在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方面的协同作用,争取按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在专业建设影响度方面,将专业认定、师生教学能力大赛与技能大赛、新生录取后的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等作为重要任务点进行主抓落实,如重点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细化与多渠道保障技能竞赛的前期培训、将督导毕业生就业纳入班级导师的工作职责等,促进目标任务完成。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以加强企业调研频率、增强企(事)行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对教师团队的信任度,提高横向合作机会与水平。在学生的双创方面,坚持“项目+团队+导师”的双创教育模式,从源头上提高目标任务的达成度。

3.2.4 监测 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改过程监测,线下主要以定期填报诊改进度完成表,线上主要采用学院诊改平台、教务学分制系统、超星学习通、工学云蘑菇钉实习管理平台等,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目标完成度进行监测。

3.2.5 预警 按照药学专业设定的建设方案中任务点量化目标值,通过监测,对未达目标值任务点进行及时预警,反馈至责任人。

3.2.6 改进 根据预警程度(如一般预警、严重预警),督促责任人分析未达成的详细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纳入下一轮常态纠偏重点监测点,不断提高目标任务点完成度。

3.3 事后(阶段诊断)

3.3.1 诊断 对照建设方案与建设进度,诊断未完成的任务点,确定未完成情况,并进一步对照目标与标准分值权重,进行专业考核性量值打分,形成多次阶段性自评分值,根据专业自评分值趋势,考核性评价药学专业阶段诊改总体成效。

3.3.2 激励 对提升明显的建设子项中,在激励阶段,制定并优化诊改绩效奖励,优先评优评先、专项奖励、职称评定加分等,反之,问责及绩效处罚。

3.3.3 学习 学习阶段,通过诊改过程,以提高目标任务的达成度来督促专业建设内涵发展,促使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如调研、外出培训等。

3.3.4 创新 借助于国家“职教二十条”“双高计划”“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归纳总结,创新专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与方向。

3.3.5 改进 通过专业的诊断与改进,根据全面分析阶段达成度、未达成的预警点进行自我剖析,详细分析原因,提出诊改措施,纳入下一轮螺旋诊改,实现专业发展的螺旋提升。

4 诊改成效

药学专业经过诊改工作,专业建设的质量意识明显提升,建立了围绕专业内涵发展的任务点和对应量值,便于进行定量客观评价,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显著提升,循环发展理念得以增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将德育、安全健康教育、科研育人与双创教育等与专业教学结合;专业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显著,通过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认定,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立项、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省级教改与科研项目立项、校企联合共建生产研发型共享基地的落地等,极大地促进了药学专业内涵式发展。

5 诊改反思

专业诊改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建立日常监管机制;修订常态化周期性的专业诊改制度,构建专业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围绕“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构建与专业发展同向同行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专业诊改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专业诊改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药学实训目标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