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

2021-10-31陈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实践

陈晶

摘  要:目前每年高校就业压力都很大,学校为了提高就业质量,既要抓好本身的教学质量,还通过与专业相关联的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企业的调研需求和就业反馈,高校应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就业导向来培养学生技能,使学生毕业时能快速进入工作岗位。本文围绕校企合作中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为例,以学生的就业导向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来铸造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

关键词:影视动画专业;实践;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712;J9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2

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校企“双元”合作,共同培养人才[1];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职教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3]。由此,从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实施方案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育基地,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本文以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为例为例,研究校企合作工学校替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一、校企合作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视动画方向蓬勃发展,但相应的高校毕业生也是逐渐增加,竞争激烈。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动画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往往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既涉及行业法律法规、专业素养,还涉及企业文化等。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缩短这些差距,通过学校和企业进行相关教学合作,来弥补这些差距,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4]。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5]。专业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本专业的技术水平,包括学生能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段若干秒的动画、模型精度是否达到标准、叙事结构是否出色、主题立意是否深刻、剪辑是否合理等。非专业能力则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包括阅读书写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态度等。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相关学习,在能力上从技工向工程师转换,在身份上从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

二、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

首钢工学院以“京西产学研创服务平台”为依托,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该平台是由政府机关、高等院校、驻区企业及高端服务机构共同搭建的,以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企业孵育、产业服务等方面融合发展。在该平台下,学校使用企业提供的设备辅助教学,企业也得到人才补充,不用担心人才流失引发的生产效率的变化,让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最大效益。学校依托该平台拓展公共服务职能,为平台内企业员工专业技术培训和提升提供更多机会和更优质服务。因此,“京西产学研创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工学交替的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运行

在和驻区就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工作中,工学交替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识教育。以教学的第1—3学期来进行专业基础学习,教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在校企合作教学中,公司的工程师主要参与前期课程标准的制定、中间双导师模式的课程教学及最后的教学评价。这一阶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采用“胡格”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学生自主性学习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阶段的知识点非常多,又很散,软件也很杂,主要是对学生的通识技能进行培养。

第二阶段:岗位认知。这一阶段通常发生在教学第4学期,采取工学交替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由公司派遣一线工程师和学校教师采取双导师模式共同授课,以公司项目为载体,学生按团队进行教学,这部分教学涉及了学生的岗位认知。学生在这一阶段通过不同岗位的岗位标准进行项目制作来认识岗位需求,在适应岗位需求的同时,加深对前三学期知识的理解。这时学生会在认岗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能合理分辨自己最希望就业的领域和对应的岗位,对将来就业可能需要涉及的知识也会加大努力。这些知识主要涉及各岗位的标准、行业薪酬、上升渠道,如果希望转岗,可以向哪些岗位转换,转换所涉及的知识有哪些等。

第三阶段:跟岗。这一阶段发生在教学第5学期,本阶段依然采取工学交替模式,但实训场所变为校内的企业内容制作基地。该基地实际是由学校为企业提供的一个区域,企业派遣工作小组入驻该区域工作,采取“校中企,企中校”的双元思路[6]。在该模式下,工作小组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按小组接受组长的领导完成实际项目。这阶段也是学生成长过程较为重要的阶段,需要学生进行身份上的转变,从能力到心理都要向员工模式进行转变。企业也通过这阶段的工作来了解考核学生,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就需要继续努力学习来加强自身能力或是转换岗位来降低要求,所以这一阶段是学生和企业互相选择的阶段。

第四阶段:顶岗。这一阶段发生在教学第6学期,本阶段采取顶岗实习模式,实习场地变为校外的企业工作区域。由校内教师带着学生去若干相关企业实习,如果在前面阶段,学生和企业双方能够磨合好,顶岗就业就属于水到渠成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和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关联,学生在从学生到员工进行身份过渡时会产生环境不适应的问题,其能力的转变除了专业能力的变化,更多的是非专业能力的变化。这方面能力的提升往往更需要教师平时的教育,这种教育除了专业的知识传授,也涉及一些思政心理方向的教育。

四、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能力提升

在企业的调研统计中,发现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到较多的是团队沟通能力、单位时间里高效率学习的能力和遇到问题后快速解决的能力以及在高强度工作下的承压能力,这几种能力涉及学生向员工身份转变的问题。在这种转变中,学生是需要进行心理建设的。目学校要通过在学生群体中弘扬工匠品质和中华能工巧匠“术到极致、几近于道”的匠人精神及哲学态度使学生对本专业工作具有政治认同、职业精神,以加速这种身份的轉变。

依據不同能力在后期岗位中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非专业能力采取分阶段侧重教育。

第一阶段:通识技能学习。这一阶段的非专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主要通过课上思想政治教育,如主题班会和课下对学生的任务来实现。课上思政教育是对所有学生的一个整体性思想普及,课下则通过各种小事或小任务,如课后劳动、班级团建培养某一部分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比如,让学生提交请假条可培养某些学生的整洁书写能力,课后劳动可锻炼学生的工具复位能力,定期和某些学生沟通可锻炼这些学生的宣讲表达能力,为不同宿舍布置任务可锻炼学生的倾听和团队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可通过布置专业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抗压力能力。

第二阶段:一体化教学模式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阶段一般是给学生增加一些如创新创业课程之类强调有团队合作属性的课程或实训。重点在于课程后期项目自评和他评工作上,通过学生互相教学、小教师模式来增加学生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第三阶段:跟岗。这一阶段的主要做法是定期进行小组会议,小组成员互相沟通、互相帮助。

第四阶段:顶岗。这时学生已经初步进入岗位,对学生的培养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能否接受挑战。当工作强度比学校而言较大时,学生能否承受压力;如果无法承受压力,是否能开放视野、乐于改变;学生是否关注前沿技术、能否终身学习等。

非专业能力培养不能简单的生硬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过程性解决问题的模式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7]。通过小组研讨、情境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其立足岗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还要引导学生锤炼过硬技能,琢磨专业作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育攻坚克难的品质,强化精湛技能的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工学交替在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说明校企合作的目的是缩短学校育人到企业用人之间的距离。并且,介绍了在和驻区就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工作中,工学交替培养的四个阶段:通识教育、认岗、跟岗、顶岗。在学生的培养阶段,除了专业能力的提升,还涉及非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教育。这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值得欣喜的是,从最终的顶岗就业效果来看,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6):9-16.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1):2-7.

[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8):5-17.

[4]韩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新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23):48-49.

[5]张华.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J].才智,2011(29):122-123.

[6]谢建军.“校中企”“企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新课程(下),2014(3):19.

[7]余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53-56.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实践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