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类绘本阅读教学课堂活动设计研究

2021-10-31区楚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5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

区楚姬

【摘要】本文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The Street Party》的课堂活动设计为例,阐述了故事类绘本阅读教学课堂活动设计的依据、思路、实践过程和效果,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阅读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和帮助养成良好的品格,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向深度迈进。

【关键词】故事类绘本教学;课堂活动设计;课例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依据

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偏向指学习环境为农村的小学生。配套的英语教材大多数注重语言知识方面的学习,而英语绘本的内容广泛,特别是故事类绘本的情景性较强,能很好地补充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使他们开阔视野,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减少,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依据:从母语学习到外语学习,故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听、读、看故事获取语言知识,借助故事情境内化语言知识,并基于演、讲、写故事输出语言知识,巩固已学知识。

二、课例研究的内容及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知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也考虑绘本要与主教材匹配达到互补的作用,我们选用了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上《The Street Party》为例,开展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课堂活动设计的研究。

(一)详细进行文本解读

本课“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上”中的一本故事类读物,介绍了人们举行一个特别的节日“街上派对”所发生的事情。这个绘本的主题是饮食(Food and Drinks),刚好与五年级上册教材M4的话题相符。本书属于故事类绘本,以一般现在时为主,通过讲述Albert一家积极参加街上派对,大家在派对之前布置了很多装饰品,放了音乐和摆放了很多食物,桌上的食物越来越多, Albert发现用木板与盒子搭建的摆放食物的桌子即将坍塌,他两次开口想制止继续摆放食物,但是因为音乐声太大,没人听见,他用自己的椅子顶住桌子,但是Rosie看到Albert没有椅子坐,搬来Albert用来顶住桌子的椅子给他坐,结果桌子坍塌了。这个故事显性的目标是学习不同国家餐饮文化的差异,隐性的目标是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The Street Party 的文本分析图解

(二)总的设计思路

本书以派对的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展开,派对开始前:主要讲了布置会场、准备食物的情况,这里尽量多配图、音频等,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派对期间:要突出两个点:1.食物的增加是造成桌子坍塌的原因。2.突出Albert这个人物具有观察能力和细心的特点。派对后期:关注Albert机智处理问题的行为,以及桌子坍塌之后的结局的猜测。基于以上的任务,我运用的策略是:1.通过巧妙设计研学问题,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进行预测,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分析能力;2.通过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饮食习惯的文化意识;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边读边练、边读边演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关注核心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三、课堂设计目标与过程

(一)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本课例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图:

(二)课堂活动设计与策略

绘本阅读教学的模式多样,本课主要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具体如下:

1.阅读前:

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师生共唱一首轻快的歌曲后,出示、谈论封面,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主题、插图和出版社,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培养预测故事情节的能力。

②头脑风暴,激活背景知识。教师播放视频:The Halloween Street Party,了解西方派对的热闹场面。继续让学生听音乐猜测故事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大笨钟,并说出这是英国的街上派对。然后老师顺势简单介绍英国派对的普遍性,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意识。

2.阅读中:

(1)呈现绘本第8、19页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悬念,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内容,引起阅读兴趣。

(2)细节阅读。

①细读 P2-P7 并连线,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理清故事里的人物关系和活动的顺序,有助于空间思维发展。

②设置了4个问题:

1)What do people put on the table?

2)What is Albert worried about?

3)Do the people hear Albert first?  (P10)

4)What will happen?

布置了一个情景对话:用What would you like? I'd… 创设Grandma 与家人的对话。(下转第5版)(上接第4版)目的是通过边读边演,增加趣味和巩固本课核心句型。

③细读P14-19 ,完成判断题。

(     ) Albert shouts ”stop!”, everyone hears.

(     ) Albert hears a loud noise.”Crack!”

(    ) Albert picks up his bowl and puts it under  the table.

(   ) Rosie takes the chair to Albert and the tablefalls down.

【設计意图:通过分段阅读绘本,让学生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并培养判断、推理和分析能力。】

3.阅读后:

①听读绘本。

②小组读。

③看故事地图,选场景复述故事。

④小组讨论:续写或改写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意见,产生思想碰撞,提高口头和思维能力;通过给故事编结局,联系生活实际,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⑤布置作业,完成任务。

四、课例设计的效果与反思

(一)紧紧把握重点,培养阅读习惯,积累语言

绘本阅读最基本的任务是要学习和积累英语语言。本课的语言点在于要帮助学生借助图文和音频,提取故事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文本提示,复述街上派对中发生的故事。课例里的句型不太复杂,大部分都是学习过的。为了复述的环节让学生有话可讲,能用上多种句型,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语言。善用设疑和追问的形式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给学生积累语言搭桥。如阅读文本第3页时问: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此处就是让学生关注现在进行时:Lots of people are having street parties. 又如“What do they eat /drink at the party?”这个问法,就要学生把吃的喝的都数出来,这样就能激活旧知识,趁此机会,还可以学习更多新词汇。老师顺势引导用There is/are…来复习句型,能复述对应的课文导图内容了。例如,每个人物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就逐个设置了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设问可以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关注故事里每个角色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熟练一般现在时的应用,二是渲染各人物都在齐心协力布置街上派对的会场,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Albert发现问题并机智地去解决问题这个场景的描写,更是表现出他的责任感。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又如文中Albert两次叫停,第一次在场的人是听到的,但因忙于摆放食物没有理会他,第二次的时候是因为音乐声太大,没听到。所以,我在设问的时候表述有所不同,第一次设问:Do the people hear Albert first? 第二次问: Do the people hear this time? 学生回答前,让一个学生在音乐声中尝试叫停,看看效果如何,通过现场检验的方式来证实这种现象,学生回答No,才是最有力量的。

(二)巧妙借助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分析和判断等能力

英语课堂不仅要收获知识和技能,还是立德树人的课堂。本课故事是以派对的前中后的顺序来发展的,所以在阅读中,我设计以边读边演的方式,解决了绘本内容长、难记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理清本章的脉络和结构。老师准备了一块板用作放东西的桌子,放在讲台上,一边让学生讲有哪些食物和饮料,老师一边把食物饮料放上去,放着放着,那块板已经承受不起这么多东西,几乎坍塌了,这个演示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景,因此能激发他们的思考;阅读后的阶段,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日常是否有故事中的情况出现,联系实际,引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通过小组讨论,如何续写故事,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不足与思考方向

本课例基本能完成预期的内容,达成预期的目标,解决了绘本阅读的重难点,也让学生积累了预设的知识和技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时间的安排方面,可以确定一个侧重点。绘本篇幅太长,教师不用担心学生读不完,应该多把时间还给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在篇章的处理上还可以调整一下,例如:阅读前,可以利用图片环游的方式,让学生总体接触故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標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蔷. 陈则航.2016.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李静.2019.例谈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8):7-13.

[4]王蔷等.2017.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
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学方法改进及案例分析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例研究”培训项目在顺义区杨镇一中举行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整体思维: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路径
培养学生由函数图象观察、推导函数性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