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德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1-10-22曹君瑞
曹君瑞
关键词:工业设计 中德合作办学 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反转 国际化视野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当我国实现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流模式,为世界各地培养、输出了大量的国际高端人才。在此背景下,肇庆学院为了落实“省市共建”的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引入了德国应用型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合作,进行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期待以中德合作办学为契机,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起到示范和带动效应,发挥“窗口”和“实验田”作用,学习德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到进一步优化、利用资源,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
2017年,肇庆学院与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通过合作办学进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采用德方全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德方专业教师全方位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指导。随着中德合作办学模式的变化,经过对2017级、2018级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2019级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全部课程由中方老师进行专业授课教学,作为中德合作的阶段性探索与实践检验,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总结吸收德方的优势和特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将中方、德方优势相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式。
作者作为学习德方教学模式的授课老师,同时担任德方老师助教,协助德方老师教授2017级、2018级学生专业基础课,以此为契机,以中方教學环境为立足点,探索中德教学优势相融合的、适应中方土壤生长的具有德方专业教学特色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并将其推广到其他课程加以运用。
一、中、德教学模式的现状及特点
在中德合作办学的项目背景下,中、德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建设与管理,各自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所有课程全部都采用德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和专业考核方式。同时结合中方实际情况,实用中方的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教学评估,对比中、德双方的教学模式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课堂环境及氛围
1.中方课堂环境特点
中方的教室环境大多数延续了较为传统的“讲台式”布局,即老师在站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则以“行列式”的方式整齐的按照桌椅的排布位置分布在后,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和学生之间“距离感”。同时,这样的布局形式相对刻板,缺少空间布局的新鲜感与灵活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教学空间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另外,中方教师的表达相对而言较为严肃,较少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与互动,缺乏趣味性。
2.德方课堂环境特点
德方老师主张依照不同的课程需求来布置教室环境,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教室的设计和布局,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半围合的学习空间,有一定的围合感与私密性,更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授课过程中,德方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除了清晰的语言、准确的描述之外,还会适当利用肢体语言、有趣的表情、神态等去帮助表达,这样更加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上课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亲切、愉悦、平等的环境中学习。
(二)教师角色方面
1.中方教师角色
中方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习惯于将知识以单方面讲授、灌输的形式,直接传输向学生,往往忽视了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习惯性将自己熟知、感兴趣的方面传授于学生,而忽视了学生本心想要表达的想法、意愿,容易造成“老师单向输出,学生减半输入”的困境,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2.德方教师角色
德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极大程度地与学生交流、互动,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更多地是从分享者的角度出发,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启发者,做学生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有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反馈,老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及时地给予指导。
(三)教学内容方面
1.中方教学内容
中方的培养方案对于课程目标、形式、内容、学时等都有十分详尽、细致的规定,目标明确,内容鲜明。但相较于德方老师的备课内容,中方老师在备课所能选取的内容和自由度较小,容易出现同一课程每学年授课内容多有部分重复的现象,甚至缺少内容、题材的与时俱进,缺少新意。
另外,在教学进度方面,中方相较德方而言,总体教学进度要快于德方。所以在相同时间的前提下,对比我国同类院校,德方学生所做的项目设计要远远少于中方学生。
2.德方教学内容
德方制订的培养方案,与中方培养方案的制定有很大的不同,是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呈现。每学期的培养目标重在不同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主题的设置进行授课。老师备课内容根据模块主题而定,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内容、题材通常选自生活中热门、话题度高的主题,或现代设计大师等,较为接近生活的案例,能够在不同学期选择符合模块主题且形式不同的内容进行讲授与实践环节。极大程度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好奇心。
教学进度方面,德方更倾向于对与产品从无到有这个思维过程的培养,更加注重产品细节等,所以所用的项目周期远远大于中方的项目设计周期。这一点与德国的教育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德国就有着自己的节奏和进修模式。
(四)教学模式方面
1.中方教学模式
中方老师善于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将所负责课程的逻辑点、知识点进行串联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逻辑架构,但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学生过度依赖老师总结的前提下,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能力。另外,中方培养方案中课程之间的关联度相较而言比较低,“体系感”不强。通过老师的讲授,每门课程的知识点清晰明了,但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点较弱,学生缺乏对知识架构的整体把握。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的不够紧密,常出现“脱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