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

2021-10-20范现政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动力性肠壁肠梗阻

范现政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 外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腹腔镜根治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可切除癌变组织,抑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但该种方式属于有创操作,易增加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中动力性肠梗阻就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脱水、休克等情况,或增加二次手术风险,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2]。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发生组,另选取同期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后未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发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60.28±4.26)岁;病理类型为结肠癌33例,直肠癌17例;合并症为高血压19例,糖尿病8例。未发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59.96±4.21)岁;病理类型为结肠癌32例,直肠癌18例;合并症为高血压21例,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结直肠癌、动力性肠梗阻均符合《外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结直肠癌TNM分期为Ⅳ期;②肝、肾重度衰竭;③合并中重度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④术前已存在动力性肠梗阻。

1.3 研究方法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化程度、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存在肠梗阻、术前是否存在贫血、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是否存在腹腔感染、吸烟史、酗酒史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肿瘤部位、术前BMI、分化程度、术后腹腔感染、吸烟史、酗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TNM分期、腹部手术史、术前肠梗阻、术前贫血、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n(%)]

2.2 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表1中得到的可能作为影响因素的二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2。将表1中比较结果放宽至P<0.2,将符合条件的变量全部纳入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腹部手术史、术前肠梗阻、术前贫血、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主要自变量说明

表3 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等特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部分患者在根治术后易出现动力性肠梗阻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4-5]。因此,积极探寻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并加以控制至关重要。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腹部手术史、术前肠梗阻、术前贫血、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对上述风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1)TNM分期为Ⅲ期。TNM分期越高,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越强,对周边组织的浸润深度越深,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手术范围,加重患者机体损伤程度,促进机体炎症递质的释放,导致肠壁水肿,引发腹腔或肠道粘连,致使肠壁肌功能紊乱,肠内容物难以正常运行,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6-7]。对此建议,临床上应在术前明确患者临床分期,并在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等综合方案进行治疗,以缩小病灶组织,减轻对机体的损伤程度,降低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2)腹部手术史。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再次进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时,可能会引发或加重肠道正常解剖关系损伤,导致手术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粘连情况,可能会增加腹腔镜手术治疗难度,致使腹膜损伤及炎症反应加重,导致肠壁肌功能紊乱,肠蠕动功能丧失,增加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8]。对此建议,临床上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进行腹腔镜根治术时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降低对腹膜的损伤程度,降低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3)术前肠梗阻。术前存在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其肠腔内压力因肿瘤占位效应升高,影响肠壁静脉回流,致使淋巴管、毛细血管淤积,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致使肠壁充血水肿,降低肠壁肌功能,增加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9-10]。对此建议,临床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如胃肠减压、采取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等,以减轻肠梗阻严重程度,降低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4)术前贫血。术前贫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其可能会影响患者肠壁血液循环,致使肠黏膜屏障受损,导致肠壁肌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增加肠痉挛发生风险,增加患者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11]。对此建议,临床上应在术前纠正患者贫血状态,以降低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5)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若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上为提高治疗效果,常需进行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扩大手术范围,增加对患者腹腔器官、淋巴管、淋巴干的损伤程度,致使淋巴结回流障碍,增加手术区域渗液量,诱发或加重对腹膜的刺激,致使腹腔或肠道粘连,降低肠道蠕动功能,增加根治术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12]。对此建议,临床上在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以降低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腹部手术史、术前肠梗阻、术前贫血、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临床上需针对上述风险因素制定合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动力性肠壁肠梗阻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某小型电动清扫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