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诊断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价值
2021-10-18寇轩粉吉晓春
寇轩粉,吉晓春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功能检查室,河南 洛阳471003)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在临床的推广,其引起的心脏损伤受到临床重视[1]。对于接受胸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了解放疗引起的心脏损伤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原因复杂,此前研究多集中于心肌病变及心包损伤,关于右心损伤的报道较少[2]。然而随着对心血管疾病认识的深入,发现右心功能不全更为普遍。Tei指数为评估右心室收缩、舒张的指标,心脏负荷对其无干扰[3]。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临床用于诊断心功能异常的标志物,当心室受到压力及容量负荷刺激时,NT-proBNP浓度急剧升高[4]。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诊断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女32例;年龄33~75岁,平均(53.29±8.91)岁;左中央型肺癌48例,胸段食管癌30例,左乳腺癌24例,胸腺癌4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放疗前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肿瘤;②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0~2分;③接受完整的胸部放疗计划。排除标准:①存在放疗禁忌证;②预计生存时间低于30 d;③既往接受胸部放射治疗;④伴有急性或慢性心脏疾病;⑤合并肺癌。
1.3 方法
1.3.1 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EPIQ7C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探头频率1~5 MHz。 (1)右心Tei指数获取方法:①探头位置清晰显示心尖4腔面;②启动TDI模式;③屏气,获取三尖瓣环TDI图像,a:测量三尖瓣环开闭时间;b:测量同一周期内的右心室射血时间;Tei指数=(a-b)/b。 (2)三尖瓣环位移:①探头位置清晰显示心尖四腔;②M型超声采样线置于前三尖瓣环位置;③屏住呼吸获取三尖瓣环位移图像。三尖瓣环位移为测量位移的最低点至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3)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①取样框清晰显示心尖四腔切面;②启动HM模式,屏住呼吸获取实时3D动态图像;③确定舒张末期图像,平移A、B、C平面;④拖A面红线与B面绿线通过三尖瓣口中部及顶点;⑤手动测量右心室舒张末容积。
1.3.2 NT-proBNP检测 收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
1.3.3观察指标 于T1(放疗前)、T2(放疗第2周)、T3(放疗第4周)、T4(放疗后4周)分别计算Tei指数、三尖瓣环位移、RVEF、NT-proBN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ei指数变化 情 况T2、T3、T4时 的Tei指数均高于T1时(均P<0.01);T3、T4时的Tei指数与T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0.324);T4时的Tei指数与T3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的Tei指数比较(n=106,±s)
表1 不同时间点的Tei指数比较(n=106,±s)
指标 T1 T2 T3 T4 F P Tei指数0.40±0.02 0.43±0.03 0.42±0.04 0.42±0.02 10.534<0.01
2.2 三尖瓣环位移变化情况T3、T4时的三尖瓣环位移均低于T1时(P=0.041、0.003),T3、T4时的三尖瓣环位移均低于T2时(P=0.033、0.004),T4时的三尖瓣环位移低于T3时 (P=0.026)。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的三尖瓣环位移比较(n=106,±s)
指标 T1 T2 T3 T4 F P三尖瓣环位移21.89±2.54 21.59±2.20 21.16±2.05 20.85±1.22 3.287 0.027
2.3 RVEF变化情况T2、T3、T4时的RVEF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0.245、0.331)。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点的RVEF比较(n=106,±s)
表3 不同时间点的RVEF比较(n=106,±s)
指标 T1 T2 T3 T4 F P RVEF 48.02±4.26 47.76±4.06 42.36±2.36 47.64±4.16 1.900 0.078?
2.4 血 清NT-proBNP水 平 变 化 情 况T2、T3、T4时 的NTproBNP水平均高于T1时(均P<0.01),T3时的NT-proBNP水平达到峰值(P<0.01)。见表4。
表4 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n=106;±s,pg/L)
表4 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n=106;±s,pg/L)
指标 T1 T2 T3 T4 F P NT-proBNP 420.13±95.68 470.85±133.64 821.46±311.40 591.26±175.46 55.214<0.01
3 讨论
放疗在癌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中较手术的接受度更高。但随着放疗的广泛开展,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升高,其中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接受放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并发心脏病的风险升高。RIHD是一种慢性损伤,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程度呈现剂量依赖性及不可逆性[5]。RIHD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多数出现的时间较晚,部分可在短期内发生。RIHD的发病原因为放射性射线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微循环系统造成损伤,引起心肌缺血、炎症浸润、局灶性心肌纤维化,并可损害心脏结构及功能[6]。目前尚无用于监测与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的指南,此前有研究[7]评估放射线对左心室功能的损伤,然而右心由于解剖结构的独特性,临床上无可靠的方法用于右心损伤的监测。
Tei指数可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受心率、右心室负荷、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的影响。RIHD过程中,舒张功能的损伤发生时间较早;癌症患者胸部放疗后发生心脏损伤者,左右心Tei指数均升高[8]。NT-proBNP是心肌细胞分泌的物质,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等作用,血容量增加时引起心室拉伸,刺激NT-proBNP的分泌,NT-proBNP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线性正相关[9]。故本研究以Tei指数及NT-proBNP用于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诊断,结果显示,在放疗第2周及第4周、放疗后4周的Tei指数均高于放疗前,并且在放疗第2周Tei指数增加显著,表明Tei指数可监测放疗早期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三尖瓣环位移对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反应敏感度略低于Tei指数,但其在放疗后出现明显表现,提示二者联合可提高放疗后心肌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整个放疗期间RVEF水平未见显著变化,因此RVEF用于早期监测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价值有限。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后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在放疗第4周达到峰值,提示NT-proBNP早期监测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价值较高。上述结果表明,Tei指数、三尖瓣环位移、NT-proBNP诊断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价值较高。通过超声心动图可方便获取Tei指数及三尖瓣环位移,重复性强;而NT-proBNP的半衰期长,个体间差异小,样本采集方便。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Tei指数、三尖瓣环位移、NTproBNP评估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的价值较高,临床可用以早期诊断急性放射性右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