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拘禁球囊技术(JBT)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21-10-13曾庆宏夏金兰胡小武李凯熊燕华

当代医学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主支导丝球囊

曾庆宏,夏金兰,胡小武,李凯,熊燕华

(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新余 338000)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一种冠状动脉造影(PCI)临床治疗的难点问题,单支架技术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技术,有研究[1-2]表明,拘禁球囊技术(JBT)是一种相对较有效、安全的边支保护治疗措施,治疗该病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JBT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JBT组和JWT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3-4]: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且主支血管直径>2.5 mm,分支血管直径>2.0 mm;临床资料完整且能配合随访观察;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沟通;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或组织系统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JBT禁忌证者。

1.2 方法JWT组患者接受拘禁导丝技术治疗,在患者分叉病变的主支和边支血管远端置入PCI导丝,预扩张主支球囊,并置入主支支架。主支支架球囊撤出后实施冠脉造影检查,确定主支边支血流良好,可将主支边支导丝撤出,并完成手术治疗。必要时,对于边支残余狭窄程度>原病变30%、血流<TIMI 3级、边支闭塞或夹层的患者,可在保护导丝的指引下实施新的PCI导丝Rewire主支支架网眼至边支血管远端,将边支保护导丝撤出,实施边支补救性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吻扩张边支和主支。

JBT组患者接受拘禁球囊技术治疗,在患者分叉病变主支和边支血管远端置入PCI导丝,常规预处理主支病变,随后将支架送入主支,在边支预置入直径为1.5~2.0 mm的球囊,以命名压膨胀主支支架,撤出主支支架球囊,复查造影,评估边支开口情况和边支血流情况;若边支开口受影响严重或边支血流减慢,甚至闭塞,可直接以边支内的小球囊低压力(一般4~6 atm)扩张边支开口,甚至行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以达到改善边支开口斑块移位、血管脊移位和血流等情况;若复查造影提示边支开口和边支血流情况良好,可直接退出边支内拘禁球囊,保留边支内导丝,直接高压球囊后扩张主支支架,再次复查造影,如结果良好则撤出主支及边支内导丝,结束手术。必要时,对于边支残余狭窄程度超过原病变30%以上患者,可在保护导丝的指引下实施新的PCI导丝Rewire主支支架网眼至边支血管远端,将边支保护导丝撤出,实施边支补救性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吻扩张边支和主支。手术结束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并测量主支和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术后边支闭塞或夹层、边支置入支架数量、边支血管残余狭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和边支血流<TIMI 3级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JBT组边支闭塞或夹层、边支置入支架数量、边支血管残余狭窄和边支血流<TIMI 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J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冠脉分叉病变约占PCI治疗患者总数的30%左右,对于主支支架置入患者的临床治疗,因血管脊和主支斑块向边支移位会诱发边支闭塞、夹层或狭窄问题,因此,采用何种方式保护边支血管,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问题[5-7]。

在单支架治疗过程中,以往的边支保护措施是在主支病变处理过程中,边支预先置入导丝保护,临床上将其称为拘禁导丝技术[8-10],保护导丝能在边支形成角度上的支撑作用,减轻主支支架释放后对边支产生的挤压作用,进而降低边支闭塞发生率,并产生一定的路径标志指引作用[11-13],若边支出现夹层或闭塞问题,可在保护导丝的指引下实施新的PCI导丝Rewire主支支架网眼至边支血管远端,实施边支补救性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14-16],然而,因保护导丝的物理空间较小,并会受到斑块和血管脊的影响,因此,Rewire导丝难度较大,血管斑块易发生破裂风险,并诱发边支夹层问题,这也是冠脉分叉病变中边支受累的主要影响因素[17-18]。

近年来,JBT作为一种单支架策略的边支保护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通过预先在边支置入小球囊,保护对边支血管,必要时低压力扩张边支开口,因此,临床上也称为拘禁球囊技术。相比以往的JWT技术,JBT技术保护球囊的空间更大,JBT有助于减少血管脊及斑块向边支移位,进而降低边支急性闭塞问题的发生率[19]。本研究结果表明,JBT组边支闭塞或夹层、边支置入支架数量、边支血管残余狭窄和边支血流<TIMI 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J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JBT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血流状况。但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样本量较少,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拘禁球囊技术对于边支血管的保护作用更理想,能最大限度降低边支血管支架置入和边支血管闭塞的风险,且也有助于改善患者边支血流和血管狭窄问题,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主支导丝球囊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角度命名的商榷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技术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