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理气中药对肝郁脾虚型消化不良疾病的疗效研究

2021-10-12陈景堂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3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肝郁

陈景堂

(开平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广东 江门 529300)

0 引言

临床中,消化不良疾病发病率高,属于胃肠疾病,对于这一类疾病,治疗方面以西药为主,但此种治疗模式无法彻底根治,只能对病情进行控制[1]。与之相比,中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临床安全性,进而从整体上进行改善。消化不良疾病在中医中可纳入胃脘痛等范畴,其中涉及到很多种类型,肝郁脾虚型也相对常见[2]。对于此,本文对该类型的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开平市中心医院消化不良疾病患者168例,均为肝郁脾虚型,且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84例)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46.82±5.46)岁,病程为1~7年,平均(4.11±2.01)年。研究组(84例)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46.77±5.55)岁,病程为0.6~7年,平均(4.20±2.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选用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雷尼替丁(国药准字H44020696)治疗,口服,每次150 mg,每天3次,基于此实施多潘立酮治疗,该药品生产单位选择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其国药准字H20080608,口服,每次10 mg,每天3次。上述两种药物均按照14 d一个疗程并持续6个疗程治疗。研究组(84例)实施健脾理气中药治疗,组方涉及麦芽30 g,太子参、白术各25 g,白芍、郁金、合欢皮、柴胡、枳壳各20 g,木香15 g,甘草10 g。随症加减:胀闷症状者则另加厚朴20 g和苏梗15 g;纳差症状者则另加鸡内金、陈皮各15 g;反酸症状者则另加煅牡蛎10 g;胃脘痛症状者则另加延胡索20 g。上述涉及到的组方均按照水煎方式给药,按照每天1剂的剂量服用,且均按照14 d一个疗程并持续6个疗程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每疗程需间隔3 d。

1.3 临床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症状消失,积分降低超过95%为痊愈,积分降低超过70%为显效,积分降低超过30%为有效,临积分降低不足30%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3]。②胃泌素水平;③胃动素水平;④胆囊收缩素水平;⑤胃促生长素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通过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按照(±s)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按照(n/%)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χ2,若P<0.05则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从胃泌素水平、胃动素水平、胆囊收缩素水平、胃促生长素水平变化来看,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

3 讨论

消化不良疾病在消化科中属于常见病症之一,其中肝郁脾虚型也是常见类型之一,一般以腹部不适为主,同时伴随腹痛现象,经过排便之后不良现象会缓解,但伴随形态学异常,同时也存在生化学异常。当前,针对这一疾病,不管是发病机制,还是发病原因,西医相关研究尚未定论,对于此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用药治疗,涉及到胃酸分泌抑制药物,还包括胃肠动力促进药物,尽管通过这些药物可以使一些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一旦停用,则将复发,同时长期使用这些西药治疗,患者也会产生一定耐药性,从而降低其依从性,并出现副作用,影响整体效果[4]。

经中医研究发现,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关键是脾胃,因脾胃虚弱,加上气机郁滞影响,影响机体运化,造成升降障碍,进而干扰了胃肠运动,使得胃肠激素分泌降低,最终引发这一类疾病[5]。同时脾胃的运化通常会与肝脏疏泄有关,而肝脏功能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情志,还涉及到饮食等,因情志不调会造成肝气郁结,饮食不节制则会导致肝失疏泄,最终产生肝郁脾虚证问题[6]。中医认为,对于肝郁脾虚型的患者,不仅需要强化健运脾胃,还需要做好补中益气方面治疗[7]。据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这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组治疗中,柴胡能够疏肝解郁,枳壳不仅可以消积宽中,还可以破气除胀,起到理气消胀作用,配伍柴胡实现疏散气机目的,郁金一方面可以活血止痛,另一方面可以行气解郁,与枳壳配伍可以起到行气解郁目的,白术可以起到补气健脾效果,诸药共用则可以温经通络、疏肝解郁,还可以活血行气、安神[8-9]。

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治疗研究组胃泌素、胃动素、胃促生长素以及胆囊收缩素均优于对照组。胃泌素以及胃动素可以兴奋胃运动,对胃肠道黏膜生长有促进作用,收缩幽门括约肌、胃窦括约肌,使胃排空延缓,因此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提高,可以使机体胃肠动力得到改善,进而使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善[10]。胃促生长素可参与胃肠活动调节,使能量消耗减少,体质量增加,胆囊收缩素调节紊乱将会出现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胆结石。

综上所述,通过健脾理气重要治疗,可以改善近端胃排空速率,还可以改善半排空时间,使近端胃排空速度增加,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1-12]。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肝郁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脑干出血后胃泌素升高导致应激性溃疡的相关研究
离断胃迷走神经对门静脉高压胃病大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胃泌素-17 无创检测胃部疾病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