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曲唑酮治疗脑梗死伴发睡眠障碍患者效果观察

2021-10-12张军伟许俊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脑氧马来酸咪达唑仑

张军伟 许俊华

(1. 浚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河南 鹤壁 456250;2. 鹤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鹤壁 458030)

脑梗死是指脑局部供血供氧障碍造成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脑组织软化、坏死,进而产生与之相关脑功能缺损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常表现为突发感觉障碍、对侧肢体麻木、共济障碍等并发症。脑梗死并发症较为多见,其中睡眠障碍是较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42%~84%[1]。脑梗死患者产生睡眠障碍后会造成其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脑水肿、脑疝等并发症明显增加,造成脑血管病变程度逐渐恶化,加重脑组织、脑细胞损伤程度,使脑氧代谢能力下降。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曲唑酮可镇静中枢神经兴奋性,抑制神经突触,但单独采用效果有限;马来酸咪达唑仑片适应症为睡眠障碍、失眠等,对于脑梗死伴睡眠障碍具有良好作用。本文旨在观察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方案对脑梗死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17例脑梗死伴发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8.52±5.08岁;病程8~60 d,平均病程34.05±9.23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8~17分,平均评分12.50±2.01分。观察组患者男32例,女27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03±5.13岁;病程9~60d,平均病程35.51±9.30 d;PSQI评分8~18分,平均评分13.03±2.04分。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PSQI>7分;病情稳定;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心肺和肌肉骨骼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急性感染疾病、颅脑外伤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性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浚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防治脑细胞水肿、抗血小板凝聚、脑细胞营养代谢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规格:1 mL:5 mg,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69)10 mg·d-1,Qd,口服阿司匹林(规格:100mg,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次-1,Qd,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注射液(规格:2 mL:20 mg,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13),100 mg神经节苷酯加至250 mL 0.9%氯化钠稀释后用药,Qd。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曲唑酮片(规格:50 mg,沈阳福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23),50 mg·次-1,Bi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晚睡前1 h口服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规格:15 mg,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69),7.5 mg·次-1~15 mg·次-1,具体药量根据患者病情调整,Q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3]

显效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夜间睡眠时间大于6 h;有效为临床症状、睡眠质量有所好转,夜间睡眠时间4~6 h;无效为睡眠质量、临床症状无改善,睡眠时间低于4 h。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多导睡眠图参数

治疗前后采用上海同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H-2000A型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检测睡眠潜伏期(Leep latency,SL)、觉醒时间(Awakening Time,ATA)、实际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REM潜伏期(Rapid eye movement latency,REML)。

1.3.3 系统性炎症反应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mL置于促凝管内,以3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1.3.4 脑氧代谢

治疗前后采用心电图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持续性监测,并采用Fick公式计算出血氧差和脑摄氧率;血氧差=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脑摄氧率=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参数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的SL、ATA明显低于对照组,TST、RE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SD)

表1 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SD)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例 TST(min) SL(min) ATA(min) REML(mi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8 315.75±66.49 367.84±69.21a 56.30±13.59 39.57±5.03a 163.95±61.44 116.29±45.10a 52.71±11.61 62.54±12.40a 观察组 59 312.67±66.38 401.55±75.87ab 56.71±13.55 21.09±3.11ab 165.84±61.30 83.51±25.09ab 53.18±11.54 79.63±16.03ab

2.2 治疗前后系统性炎症反应、脑氧代谢水平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10、血氧差、脑摄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系统性炎症反应对比(±SD)

表2 系统性炎症反应对比(±SD)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例 IL-6(ng·L-1) IL-10(ng·L-1) 血氧差 脑摄氧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8 19.65±5.12 15.38±2.09a 15.01±4.12 12.54±2.34a 7.30±1.54 5.44±1.09a 36.28±6.15 27.54±5.39a 观察组 59 19.87±5.10 11.02±1.22ab 15.23±4.08 10.18±1.02ab 7.58±1.63 2.02±0.67ab 37.99±6.29 16.35±3.11ab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24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其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8.2991,P=0.004)。

3 讨论

脑梗死大多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而成,病程越长脑局部缺血症状越严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随之加重,神经功能缺失是导致患者猝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曲唑酮是一种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体抑制剂,随着剂量增加至50 mg可对α1肾上腺素受体和组胺受体生成拮抗作用,减低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的促觉醒效果,同时还可抑制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上的5-羟色胺2A受体,缓解白天嗜睡症状,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发挥降低中枢觉醒、改善睡眠情况的作用[4-5]。对照组采用曲唑酮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其缺乏对神经细胞和脑组织的血氧摄取比例,对患者脑氧代谢能力改善效果不显著。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SL、ATA、IL-6、IL-10、血氧差、脑摄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ST、REML、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经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曲唑酮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睡眠质量,减低系统性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马来酸咪达唑仑片在患者机体生理性pH条件下可快速进入至中枢神经系统内,加强对γ-氨基丁酸对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有效调节脑组织氧气供需,使颅内压和脑氧代谢率降低;同时其还可降低因缺血缺氧性损伤所造成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介质过度分泌,降低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马来酸咪达唑仑片通过与大脑不同组织内的苯二氮卓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可产生镇静作用,在患者服用药物20min内可进入至睡眠状态,药物起效快,药物残留成分少,患者清醒后可感受到精力充沛,进而缩短患者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进而提升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曲唑酮对脑梗死伴发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可有效减低机体炎症反应和脑氧代谢率,提高睡眠质量,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脑氧马来酸咪达唑仑
天冬氨酸氨氯地平合成工艺研究*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对小儿先心病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观察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