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社会教育的融合与应用

2021-10-08陆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摘要】教育应从幼儿抓起,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对幼儿的成长过程具有非凡的影响。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幼儿社会化教育,不仅让幼儿从小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之美,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新一代中国公民。文章针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社会教育问题,进一步探讨两者的融合与应用。旨在研究幼儿园提高幼儿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融合与应用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力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幼儿社会教育;融合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5-057-03

【本文著录格式】陆敏.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社会教育的融合与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5):57-59.

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经过数千年的艰辛和洗礼,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浓缩,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传承,传统文化在启蒙智慧和养育人类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幼儿园是儿童在学校学习的第一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却非同寻常。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对儿童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儿童能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发扬光大。从幼儿园开始,必须教育和指导儿童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使他们从小就可以了解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并激发儿童对少数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在丰富他们人文知识的同时,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儿童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一、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社会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寓教于乐”的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期。由于学前期的儿童还很小,缺乏社交经验,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儿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时要注重实用技能教学。当幼儿园老师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时,他们会感到新鲜和好奇,并对此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鉴于儿童的特定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有必要将“游戏”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课程。许多孩子天性活跃,有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具有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将游戏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不但提升了孩子们学习民族文化的直观性,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对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感情。例如,可以将传统陶艺制作、民族纺织、民族舞蹈、民族绘画和民族音乐等民族艺术文化融入教学中,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进儿童社会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幼儿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同时,通过多边合作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幼儿期是启蒙期,在此期间,个人更容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能使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产生民族自信心及认同感。让孩子从小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培养他们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文化教育是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化的最佳工具。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将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在幼儿园进行,极大有利于幼儿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有助于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在幼儿社会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帮助幼儿學习社会知识、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促进幼儿个体社会化发展。幼儿园结合当地实际,收集当地民族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习俗,开展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开发儿童潜力并扩大其认知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如社会教育活动“ 快乐三月三”,让孩子们了解黎族人民如何庆祝“ 三月三”。开展“黎乡竹筒饭”“我爱农家的鱼茶”“农家三色饭”等社会教育活动,了解民族传统食物生产过程,品尝美味的民间小吃,加深孩子们对黎族和苗族生活的理解。在音乐活动中编制黎族韵律“织锦”,使孩子们了解黎族织锦的过程,并深刻体会黎族人民的辛勤工作。通过上述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许多当地的风俗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对家乡的热爱。绘画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教师们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具有特色的民族建筑,在绘画本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黎族船形屋、色彩鲜艳的黎族织锦图案和典型的黎乡动植物。孩子们在图片中展示出建筑物、动植物和人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魅力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学习绘画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热爱。当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时,美丽就在其中,启蒙也在其中,他们可以巧妙地体验中华民族悠久而迷人的民间文化,从而提高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幼儿社会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有利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当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幼儿园通过在儿童社会化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来培养儿童集体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等亲社会性行为。例如打柴舞,又称竹竿舞,是黎族人喜欢的民间舞蹈,不分年龄、性别。要求参与游戏的人分成两组,一组按照节奏敲打竹竿,一组按照敲杆节奏跳舞。游戏中需要大量参与者,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民族民间运动有其独特的特点,促使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团结协作、帮助他人、谦卑和服从、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社会教育的融合与应用

(一)加强幼师的民族文化教育,提升文化内涵

学前教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线指导者与传播者,要将幼儿社会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这就需要幼师提高文化素养。大多数幼师都是年轻人,刚步入社会工作,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上难免会有所匮乏。因此,幼师想要教好孩子们,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理论。可以通过举办民族传统文化专题培训班、民族文化学习专题研讨会、组织教师到民族地区及民族文化研究部门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幼师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掌握与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师的民族理论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才能融合民族文化于儿童社会化教育中,将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和经典内容教给儿童。

(二)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教育环境,提升环境育人功能

良好的民族教育环境可以让儿童从不同角度接触和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丰富儿童知识和扩大视野。要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幼儿园环境中,强化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如充分利用校园走廊、游戏区、活动室和主题墙来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故事、民族图画、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等。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有必要单独开辟一个区域摆放民族特色剪纸、折纸、泥塑和绘画作品,并展示一些优秀的儿童手工艺品。每个班级都可以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并定期更换内容,使儿童有机会互相欣赏和学习。创建一个独特的课堂环境,创建一个主题墙,并组织幼儿园老师在课堂的区域活动中设置民族服饰区或“民族小屋”和其他角落。通过服装表演和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欣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和传统礼节文化。将有关黎族、苗族等民间故事、童谣等的书籍和视频材料放在班级的图书馆一角,以促进孩子们的欣赏和阅读。最大程度地为孩子们搭建幼儿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使他们对本土民族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并能够继承和发扬本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儿童社会课程内容相结合

在学龄阶段,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合学龄儿童特点的课程内容。学龄前儿童特定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将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游戏活动,可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感知与体验。要在游戏中充分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此外,学前期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园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将民族文化内容以多种形式融合到社会课程领域中,以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儿童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重要。比如,希望孩子们彼此合作,礼貌待人,关心他人,尊重师长,这些实际上就是我国的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各类幼儿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身体,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团队合作和规则意识。例如幼儿园举行运动会,可以邀请父母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完成比赛,增加亲子的感情,并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六一晚会、元旦晚会这样的文化节目中,孩子们可以准备一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节目,例如唱黎族儿歌,黎族服饰表演,黎家竹竿舞表演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和不觉地接受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四) 通过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建立家园共育模式,促进家园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家长开放日、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以及在幼儿园举行的其他教育活动,邀请家长积极参加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提高家长的民族文化教育意识,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将民族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如在幼儿园中举办黎家“三月三节日”文化活动中,邀请黎族的教师或家长,向孩子们介绍黎族“三月三节日”的知识。让孩子们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在庆贺节日的同时,孩子们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识,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在幼儿园举办的民俗艺术节上,组织所有家长与儿童开展亲子互动游戏,通过参与民俗艺术活动亲身体验民族传统文化。在生动地展示民族民间艺术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日常教育渗透,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根植幼儿园日常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幼儿园晨练、体育活动、音乐活动、游戏等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早上和下课时间进行民族健身操,组织孩子们跳民族舞蹈竹竿舞,玩民族民间游戏“拉乌龟”,让孩子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在幼儿饭前和饭后播放民族音乐,讲述有关民族的故事,如 “鹿回头传说”和“ 三月三日节日”的起源,也可以介绍有关民族习俗,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同时,还可以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识别。例如带领孩子们在教室或活动室观看和制作民族手工艺品,表演和欣赏民族歌舞节目,开展民族食品制作游戏,饭前或午睡前让孩子们听民族故事等。让孩子们通过玩耍和一日活动学习了解当地民族传统文化。

此外,可以将传统节日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主题活动,结合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比如,在儿童社会教育“黎族人民的好客习俗”主题活动中,将黎族的山栏酒、鱼茶、竹筒饭和其他美食带到班级儿童的餐桌上,由儿童担任主持人和嘉宾,在教师的指导下依照黎族的风俗习惯及用餐礼仪品尝美食。通过主题社会教育活动,不仅加深孩子们对家乡饮食文化和传统美食的了解,还教会孩子们懂得分享与感恩,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教育实践中,将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社会教育相融合,是培养新一代公民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师应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幼儿社会化教育中合理渗透民族传统文化,使儿童能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力量,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玉萍.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N]. 经济日报,2018-10-18(13).

[2]胡媛,王路路.民族地區幼儿园传承民族文化的定位、问题与出路[J].中国民族教育,2019(12):52-54.

[3]丽晖.民间艺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1(3):110-111.

[4]吴少峰.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93.

[5]石丽霞.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的尝试[J]. 儿童与健康,2016(5):26-27.

[6]王怀亮.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20):148-179.

[7]罗红.怎样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J]. 小说月刊,2018(4):114.

[8]刘英杰.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D].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0):118.

[9]芦艳.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陆敏(1978-),女,黎族,海南琼中,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教育管理及教育学等。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小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策略及实践意义
政治观视野里的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浅析民俗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发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美术课德育实效研究
怎样在幼师音乐课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浅谈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以伊犁师范学院大学语文教学为例
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