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泰师《夜听捣衣诗》的双重书写

2021-09-27辛馨

文学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承

内容摘要: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存续期间,产生了较为灿烂的区域文明,其中文学不乏优秀的成果,杨泰师所作《夜听捣衣诗》是其中的翘楚。《夜听捣衣诗》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捣衣”题材,描写了“客愁”与“闺怨”,亦继承描写男女相思时,传统主客互置的表现手法,生动地表达出男女双方彼此的思恋,是渤海国诗人学习中原文明的结晶。

关键词:渤海国 杨泰师 捣衣 传承

渤海国(698-926)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国”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杨泰师是渤海国文王大钦茂时期著名诗人,官归德将军。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即日本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二年,日本以小野田守为正使,高桥老麻吕为副使,访问渤海。同年秋,返回日本。渤海文王大钦茂以辅国大将军、行木底州刺史兼兵蜀少正、开国公杨承庆为大使,归德将军杨泰师为副使一行23人护送回国,同时回访日本,并吊圣武天皇丧。在此期间,杨泰师创作了《夜听捣衣诗》一诗。杨泰师的作品,在日本《经国集》中仅收录《夜听捣衣诗》《奉和纪朝臣咏雪诗》两首,其中《夜听捣衣诗》一诗深得中国古典诗歌之精髓,亦可见中原文明对渤海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对古典文学中“捣衣”主题的继承

“捣衣”是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人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以“捣衣”题材入诗起源于东晋曹毗的《夜听捣衣诗》,之后陆续有诗人创作以“捣衣”为题或以“捣衣”为主题入诗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主题表达上略有不同。由最初的“悲士不遇”到“游子思妇”情感的表达,之后的创作亦多顺延“游子思妇”这一主题。正是对“捣衣”这一主题创作的反复强调,题材中所包含的意象才会被人们熟悉和利用。“捣衣”主题被杨泰师再次演绎,创作出渤海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下面从文本入手,分析《夜听捣衣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

夜听捣衣诗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厌坐长霄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

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

不知綵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

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

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

忆忆兮心已悬,重闻兮不可穿。即将因梦寻声去,只为愁多不得眠。i

这首诗发生的场景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冬之际昼短夜长,漫漫长夜无法安眠,亦无法安坐,“愁欲死”句表达出作者内心无处安放的惆怅与寂寥,此时忽然听到邻家女子的捣衣声,此情此景勾起诗人无限思乡的怅惘。捣衣声披风入耳,声音时大时小。在离家久而未归之时,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中人,此两句“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当在别国听到与家园相似的捣衣之声,勾起乡思,此情此景与诗人的心境高度吻合。渤海国作为我国唐代东北边陲的少数民族政权与日本国的交往比较频繁,杨泰师此次作为副使出使日本,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和运输条件下往返一次日本需较长时间,所以在异乡异地时间久难免产生思乡之感。

诗中“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句表达出对遥远家乡中人的思念。由此及彼,由眼前所见到之情之景,想到留在家中之人,惦念她在劳动的时候捣衣杵是重还是轻,不知捣衣的青砧是否平整,处处充满了对家人的关切之情。想象着家乡的恋人是否因劳作而出汗,是否深夜还在辛苦劳作,对方在秋夜惦念自己,为自己缝制棉衣等等。诗人出使日本时可能衣衫还比较单薄,但随着季节的轮转,渐需增加衣服,诗人在这里联想家中恋人对自己的牵挂时,运用转换时空,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其中“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这两句中道出诗人苦闷的真正原因,在异国他乡、恨无知音,想与对方同心同德却因时空的阻隔而无法实现,禁不住独自叹息。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所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表达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再见妻子的心情,虽然李商隐与杨泰师二人所处时空不同,但体现出的情感却是极为相似。

《夜听捣衣诗》整首诗被浓重的愁绪所笼罩,“愁”字前后出现三次,分别为“厌坐长霄愁欲死”、“为复先愁闺阁寒”、“只为愁多不得眠”,匀称地分布在诗的前、中、尾部,可以说“愁”是全诗的主线,诗中的愁绪来自于两个主体,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诗人,其中“厌坐长霄愁欲死”与“只为愁多不得眠”首尾呼应,“愁”主体是诗人,此“愁”可谓五味杂陈,有离愁、有别绪、有乡思。发出“愁”的另一个主体是留守在家里的人,她惦念在外之人的同时,亦先为自己的“闺阁”寒而心生怅惘,这里重点表达出的是闺怨。造成游子、思妇的交相哀愁的原因,实为分别。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在家留守女子的心态,一方面惦记担忧在外的游子,因天冷想为其添置冬衣,一方面则是因为游子在外而导致的闺阁寂寞,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作者对人物内心的勾画细腻生动,将女子可能有的复杂心态刻画出来,所以杨泰师的这首《夜听捣衣诗》既表达出客思也表达出闺怨,可谓将古今痴男怨女通有的感情刻画了出来。

二.主客互置创作模式的再现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游子—思妇”的主题早已有之,此种题材贯穿整个古典诗歌创作的历史,在这类诗中就已出现主客互置的创作模式,如《诗经·国风·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ii

在《卷耳》诗中第一章中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后三章则表达出在外之男子对家中人的思念。用我马“虺隤”、“玄黄”、“瘏矣”来表达离家在外人的惆怅、无奈和无措,明是写游子,实是女子的想象。在《诗经》的时代,这种时空转换、主客互置的手法就已有雏形,之后历代在表达相思怀人时此种手法都有所呈现。如曹丕的《燕歌行》中:“……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iii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来表达对在外游子的思念,女性想象着在远方的游子身处异地对家乡的思念。又如高适的《燕歌行》中“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iv句,亦是运用“征夫”和“思妇”的感情换位思考的处理方法。

这种方式亦为《夜听捣衣诗》所继承,灿烂的唐代文学亦是在继承前代文学基础之上产生,渤海国诗人的作品是一路承袭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路而来。《夜听捣衣诗》所采用的线索是——客在外由心中情、眼前景思及闺中人,联想闺中人亦有对在外游子的思念,如“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句,即是如此,最后归结游子对闺中人的思念上。“游子思妇”的主题并不鲜见,亦不乏情韵兼盛的作品,《夜听捣衣诗》就是其中的佳构和名篇。

《夜听捣衣诗》在布局、谋篇等方面都有学习中原文化的痕迹,但却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由于唐代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要求应征人员的衣服武器自己准备,加之唐代与少数民族战争比较频繁,所以“捣衣”现象在唐代比较多。所以在唐诗中多有以“捣衣”为题或为描写对象的诗篇。杨泰师的《夜听捣衣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渤海国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此地冬季极为寒冷,中原地区用来御寒的麻布制品不足以御寒,“捣衣”这一现象在东北地区应该比较少见。但杨泰师之所以以“捣衣”为主题来进行描写,加之对女性心理及动作描写的细腻,均是在借鉴中原文化基础之上而产生的。

渤海国立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各项典章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后来被辽所灭之后,典籍文物被损毁殆尽,所以关于渤海国的历史记载是不完整的。一部分作品有幸通过其它方式留存下来,向后代读者展露些许芳容。这段历史时期人物的喜怒哀乐亦通过诗歌来表述,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有云:“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寒客衣单,孀闺泪尽;文士有解配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杨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骋其情?”v在这段话中充分地说明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或悲、或喜、或愁、或怨。

杨泰师的《夜听捣衣诗》延续的是传统捣衣主题的叙写,其中有客思与闺怨的双重书写,也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借鉴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金毓黻著.渤海国志长编(下编)[M]. 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

2.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3.夏传才主编,夏传才,唐绍忠校注.曹丕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注 释

i金毓黻著:《渤海国志长编》(下编),《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版,第428页。

ii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9-11页。

iii夏传才主编,夏传才,唐绍忠校注:《曹丕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iv李道英,刘孝严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隋唐五代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v[南朝梁]钟嵘著:《诗品》,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7VGB012。

(作者介绍:辛馨,文学博士,现为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