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故事与都市面影
2021-09-27曹霞
潘向黎在上海生活多年,又有品鉴物质之美的天赋和能力,对于都市经验自然少不了一番体验与领悟。她此前的小说如《白水青菜》《穿心莲》《轻触微温》等一展当下都市的众生像,让人得以窥见那些孤獨寂寞又不乏挣扎努力的都市人的心灵真实。他们朝九晚五,行色匆匆,渴望能秉持一方情感取暖,如溺水之人紧抱浮木。
在《荷花姜》中,潘向黎再次展现了她作为都市“猎手”的敏锐和精准。她观察并呈现着都市人的生活一角,精确地还原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距离、有分寸、有礼节,交往不多却相互欣赏,彼此陌生却心有挂念。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伦理的现代都市关系,它细若游丝,婉如鸿影,却将人们始终牵连在一起。
《荷花姜》一开篇就引入了一个紧张的悬念:“每一次看见那个女人,丁吾雍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响起:应该去报案。”这是一个简洁而颇富吸引力的开头。它将“看”与“被看”的悬疑关系拖拽而出,它包裹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一桩从过去延展而来但尚未终结的“疑案”。可以说,小说采用了悬念叙事的外壳,将“秘密”如洋葱般逐层剥落,为我们呈现出了一段迷人的都市心跳。而在这心跳之下,隐藏着的是一地心碎。
小说通过日料店老板丁吾雍的视角,描摹了一对上海大都市的妙人儿:女人年方三十,身形外貌极为出众,娇俏、活泼而明艳;男人着一身哑光黑灰,貌不出奇,寡言谨慎,“眼睛里有清莹倦意”,举手投足间却仿如在世界的中心,就连阅人无数的丁老板也暗自赞叹他们的相配。这一对妙人儿一看就不是夫妻,却每次都坦荡磊落地坐在吧台,且不避丁吾雍,于是,这让他有了近距离倾听他们的机会。
不得不说,作家选择了一个巧妙的叙事视角。丁吾雍与这对男女之间的“老板/顾客”的关系充分地阐释着都市人距离的合理性,也为故事支撑起了富有弹性的想象空间。丁吾雍合乎情理地“在”着,同时以隐匿和沉默展示着自己的“不在”,从而为这对妙人儿搭建起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半私密场域。小说还颇具匠心地选择了“荷花姜”这一意象:它是日料店的特色菜,其名字和来历都携带着浓浓的日式美学风,同时也因极符合女人的胃口,而自动地挪移为了丁吾雍对女人的代称。这个名字本身就包含着悖谬和矛盾,荷花的恬淡柔美与姜的辛辣暴烈合二为一,用来指称风华绝代的美女再合适不过了。
丁吾雍的限知视角决定了他不可能将这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和盘托出,只能通过他们来店里的状况传递变化,铺展波澜。这对妙儿人的同进同出并未持续太久。不久之后,“荷花姜”开始一个人来喝酒,打扮大为异常,神情亦有变化,丁吾雍自是不问,直到“荷花姜”自己忍不住说出了她的“秘密”:“他死了。是我把他杀了。”
读到这里,小说开头的“悬疑”有了答案。但是且慢,这并不是终结。因为潘向黎要写的并非“情杀”,而是“情伤”及其背后的都市隐秘。当丁吾雍一直为该不该报案而纠结时,女人因出差暂时不来了,那个“被杀死”的男人却出现了,带着一个穿着过分考究的中年女人。他们坐在包间,不时发出“学校”“租房子”“美金”之类的争论,还有毫不避嫌的现金来往。丁吾雍饶是再低调淡定,也止不住一头雾水,想要一探究竟。丁老板以多年应酬的功力得体而毫不费力地引出了男人的“秘密”:他多年前结婚、离婚,中年女人是他的前妻,此来是商议女儿留学的费用、房子、前妻保险等经济事体。“荷花姜”是他的正牌女友,两人相处甚好,却因一个想结婚一个不想结婚而分道扬镳。
这“秘密”说起来并不出奇,这是一个常见的都市爱情故事,就像小说中所说,“这个城市里,盛产的就是男女间的各种相遇和离散。”《荷花姜》的叙事魅力在于,它以纹理细腻的物象呈现、异域风物的慢赏细绘、起伏迤逦的叙事节奏、浓淡相宜的情感色彩,将这个故事讲述得曲折生动。在通透圆熟、舒适度极高的都市人的交往关系中,绽放着情感故事的魅人光彩。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双线”的叙事。当丁吾雍在“观看”这对妙人儿的生活时,他自己的生活也在同步发生变化。他的人生体现着当代都市人的典型选择:不入职、不结婚、不好奇。但是,“荷花姜”的爱情故事却刺激着他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主动向同居多年的女友求婚,关心且不失巧妙地打听别人的“秘密”。“他者”的失爱经历催促着他去尽力存留爱,通过婚姻合法化地延长爱的保质期。丁吾雍的“镜像人生”与一对妙人儿的“爱情故事”共同将小说拓展为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寂寞的都市面影由此氤氲出了一缕暖意,一抹有情有义的探看。
曹霞,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南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