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

2021-09-26翟运胜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邻边计算公式停车位

文|翟运胜(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探究需要

师:同学们,商场里都有停车场,这里有两种形状的停车位。(出示下图)谁来具体说说都是怎样的图形呢?

生:一种是长8米、宽4米的长方形;另一种是两条邻边分别是8米和4米的平行四边形。

师:这两种停车位的面积一样大吗?

(多数学生凭感觉认为两个停车场的面积是一样大的)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得到8×4=32(平方米)。8和4是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不会也是底边乘邻边呢?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怎样做个小实验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或者不是底边乘邻边呢?

生: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拉一拉,然后再观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真好!请注意观察:在拉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邻边有没有发生变化?面积呢?

生:在拉动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邻边的长度始终不变,底边乘邻边是一个固定的数,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却在不断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底边乘邻边。

学生填写实验结论,完成数学实验一:

?

【设计意图:课始创造问题情境,学生一般会认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迁移”,学生也多会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也是底边乘邻边。顺着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做数学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使数学实验有了明确的目标。实验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便于学生从中发现实验结论,通过数学实验纠正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带给学生在学习上的“负迁移”。】

二、动手实验,探索面积公式,培养理性精神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底边乘邻边,那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做实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过程,面积是不变的。求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大家都想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我们只拿这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做实验,行不行?

生:不行,一个不够,要找各种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平行四边形和需要用到的实验工具。想一想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

生:通过剪拼,我们把这些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师:再来明确一下实验要求。

1.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2.贴一贴、填一填:按要求贴上图形,把表格填写完整。

3.比一比、想一想:比较前后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与梯形,或者是分成两个梯形,然后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结合课件展示,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例如下面这样的平行四边形。

师:这条底边上的高在平行四边形的外面,不方便沿着这条高来剪,怎么办呢?

生:如果沿着一条底边上的高剪不方便时,就换个方向沿着另一条底上的高剪,都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梯形。

师:看来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剪拼的方式转化成长方形。谁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1.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小组内交流,个别汇报)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S=a×h。

学生填写实验结论,完成数学实验二:

实验目的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实验工具四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有格子)、剪刀、胶水等。实验方法1.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2.贴一贴、填一填:按要求贴上图形,把表格填写完整。3.比一比、想一想:比较前后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用什么具体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问题思考:1.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验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实验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沉下心来,先暂时舍弃一些练习时间,通过《实验单》,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实验目标意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分小组合作实验,表达实验方法、实验感受与实验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逐步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面积公式。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师:你能想象出第三幅图剪拼后形成的长方形是什么样子吗?

生:剪拼形成的长方形长是15米,宽是8米。

师:其面积怎样算?如果以10米的边为底,对应的高是多少?

生:15×8=120(平方米),120÷10=12(米)。

师:如果沿着这条高来剪拼,所形成的长方形是什么样子呢?

生:剪拼形成的长方形长是10米,宽是12米。

2.前后呼应,解决实际问题。

师:回到课开始的停车位问题,现在这个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能算吗?

生:不能算,因为没有告诉高的数值,条件不够,所以不能算。

课件出示: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3×8=24(平方米),或者4×6=24(平方米)。

小结:找到底边所对应的高,平行四边形有两组不同的底和高,大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设计意图:与课开始的停车位问题前后呼应,使学生看到实验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成功解决了“停车位大小”这个现实问题,这种解决真实问题后的欣喜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不竭源泉,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3.沟通联系,建立知识框架。

师:现在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那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生: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那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边乘邻边呢?怎样做个小实验?

生: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使之成为长方形,观察长方形的底边与邻边。

师:拿出实验工具,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

生:在拉动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高在不断增加,当拉成长方形时,长方形的宽就和高重合了,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并不是底边乘邻边,仍然是底乘高。

生:我明白了,其实这里的宽就是高,并不是底边乘邻边。

学生填写实验结论,完成数学实验三:

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体会邻边的变化过程。实验结论长方形的面积=底×高实验目的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边乘邻边?实验工具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做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的数学实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长方形的宽就是高,从而把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纳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本质,构建知识体系,感受“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四、回顾总结,畅谈收获(略)

猜你喜欢

邻边计算公式停车位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关于哈林图的邻和可区别染色的注记
向量运算中的一个结论及应用
蹲守停车位
俄要为免费停车位“瘦身”
谈拟柱体的体积
正点
上帝,我自己找到一个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变力做功的八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