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青海蒙藏教育的近代化

2021-09-23岳秀银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近代化青海

岳秀银

摘   要: 青海蒙藏教育的近代化,肇始于清末,历经民国时期,但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蒙藏教育的发展演变,以所在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为基础。伴随社会的转型,青海蒙藏教育进入近代化的历程,并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 青海   近代化   蒙藏教育

青海地处边陲之地,这是影响蒙藏教育近代化的一个因素,导致近代青海蒙藏教育具有夹生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当然,青海蒙藏教育的近代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维护了地方的稳定、促进了青海经济的发展等。

一、蒙藏社会的基本概况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全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以日月山为界,往西是牧业区,往东是农业区。

在广大的牧业区主要分布的是藏族和蒙古族,“蒙古族和藏族均以游牧为生,又共同信仰藏传佛教,两族在同一地域长期杂居,源远流长的相互影响使两族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1](633)。藏族社会实行的是千百户制度,千百户等官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长官。民国时期虽在广大牧区普遍设县级行政等机构,但千百户制度仍然保留。藏族部落可分为大部落、支部落、分部落、小部落四级层次或一、二、三三级层次。其部落主要有果洛五族(或称为果洛八族)、玉树二十五族、环海八族、黄河南各族等。蒙古族社会实行的是盟旗制度,“雍正三年因政治形势变化,重定爵秩,划编29旗”[2](43)。至此,解散了原部落联盟组织,但仍由原部落大首领担任旗长即扎萨克。到了近代,蒙古族中的盟旗制度仍然不变。对于近代青海牧业区的经济发展,芈一之总结为:“青海牧业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脆弱的自然经济型的游牧经济,有五低一高二多。五低是,增值率低,繁活率低,出栏率低,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低;一高是牲畜死亡率高;二多是,天灾多,病虫害多。”[2](40)蒙藏两族仍处在游牧经济基础上的封建领主制统治下的社会。总之,蒙藏两族一直延续“逐水草而居”的“天牧”方式,即“青海蒙藏人民保持着游牧社会状态”[3](77),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与之相关。

蒙古族和藏族作为青海的世居民族,因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主要分布在牧业区,即日月山以西地区。加之此区域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终使蒙藏两族的传统教育形成了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中心的寺院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蒙藏教育进入了近代化历程。

二、蒙藏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青海地区蒙藏民族的普通世俗学校教育开始于蒙古半日学堂的创立,至此,学校教育开始进入蒙藏社会,蒙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雏形逐渐形成。

“青海蒙藏教育(即普通世俗学校教育)始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青海办事大臣庆恕,创设了蒙古半日学堂,该学堂学生多为蒙旗子弟”[4](82)。蒙古半日學堂是清政府在甘宁青地区为蒙藏民族设立的第一所民族学校,“故蒙藏教育有正式之设施,在边疆中首推青海为早创也”[5](74)。至蒙古半日学堂设立之后,不断被改组或扩编,宁海蒙番小学校、蒙番师范学校、宁海筹边学校、青海省立第一中学、青海省第一职业学校、青海省立蒙藏师范学校,这些学校要么是从蒙古半日学堂改组而来的,要么就是分立扩充出来的,它们与蒙古半日学堂有着莫大关联。

蒙古半日学堂是青海蒙藏民族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肇端,至此普通世俗学校教育渐渐地进入蒙藏民族的生活中。纵观青海蒙藏民族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黎丹及蒙藏文化促进会是其发展的两大助力,正是他们,普通世俗学校教育才得以披荆斩棘,迈向近代化的道路。

黎丹,字雨民,号无我,藏名达麦多吉(意为无我金刚),湖南省湘潭县人。活跃于西北政坛近二十年,一生致力于青海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在兴办青海民族教育,沟通汉藏文化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关于黎丹与民族教育,可以从黎丹的言行中窥探出一二。黎丹在为马麒起草呈送民国总统袁世凯的青海经营之策中写道:“言文宜互为交换也。……现拟建设蒙番学堂一所,令蒙番头目遣子弟及部民聪颖者与商僧之通文理者入校肄习汉文,再选内地聪颖子弟已通汉文者杂入其中学蒙番文字语言,相互灌入……以练边才。”并认为“教育以开通智识,使之民各有自治之能力,发爱国之思想,而成良好之国民。教育普及,民智日开,绝不至受他人之煽诱而叛祖国”。明确提出青海的民族教育要为“开化蒙番民族,增进宁海文化,启墉新知,养成优秀人才为宗旨”[6](72)。由此可知,黎丹的民族教育理念可归纳为:重视蒙藏教育,加深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培养民族优秀人才,维护祖国主权等。在马麒等的支持下,黎丹致力于青海少数民族教育的普及化、世俗化,大力推行新式的民族教育。创办新式民族教育学校,更新民族教育教学内容,开创“双语教学”之先河,开办藏文研究社,设立无我小学,编纂《藏汉大辞典》,所倡导的新式蒙藏教育开一代风气之先河,蒙藏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离不开黎丹的推波助澜。

蒙藏文化促进会于1933年7月5日在西宁正式成立,宗旨有二:“(一)宣传三民主义,唤醒蒙藏同胞。(二)普及蒙藏文化维系蒙藏民族之生存”[5](71)“其主要工作,为蒙藏语文之学习,及蒙藏教育之推行”[7](45)。通过蒙藏文化促进会的宗旨和主要工作可以看出,促进会成立的中心目的是要改变蒙藏人民的教育状况,推广新式蒙藏教育,在蒙藏地区推广普通世俗学校教育。“至1934年3月,蒙藏文化促进会成立才有半年多一点,设立的蒙藏小学校‘全省共有二十校”[8](85)“截至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各县共设立蒙藏中心国民学校11所,蒙藏国民学校44所”[9](149)。据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统计,蒙藏文化促进会先后创办的蒙藏中心国民学校有13所,国民学校48所。为了进一步说明蒙藏文化促进会成立对蒙藏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特列出下面两表进行说明。

将表1和表2进行大致对比,西宁县的蒙藏学校占比是0.02%,乐都县的蒙藏学校占比是0.08%,互助县的蒙藏学校占比0.02%,门源县的蒙藏学校占比是0.05%,化隆县的缺失不计。当然,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大概的推算,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首先,从中可以看出自蒙藏文化促进会成立之后,蒙藏民族的普通世俗学校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青海许多地区几乎都设有学校,即使数量很少,但从纵向来看,依然是破天荒之举。其次,这一时期学校的设置还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农业区,牧业区远远不如农业区。整体而言,蒙藏文化促进会的成立是蒙藏教育近代化的关键一步,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青海蒙藏民族普通世俗学校教育在黎丹及蒙藏文化促进会的推动下更进一步地加快了近代化历程,同时青海蒙藏教育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三、蒙藏教育近代化的特征

青海蒙藏教育的近代化因受到政治、經济、宗教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不平衡性。它是指各个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学校数量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及学生的人数差距较大。见下表:

表3中显示,果洛地区一所学校都没有,玉树地区只有1所学校,海北有45所,海南有52所,海西有4所。表中的学校和学生主要集中在牧区的农业地区,如海北的门源、海西的都兰、海南的贵德、黄南的同仁,纯牧业区没有学校,如果洛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占全省少数民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蒙藏人民聚居的牧业区,只有两所民族小学,还设在牧业区的小块农业点,广大的纯牧业区连一所小学都没有”[10](21),再看表4中,果洛地区的受教育人数是0人,同仁和贵德地区的受教人数分别是200人和1882人。足以说明青海蒙藏民族学校教育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总的来看,牧业区比农业区落后,纯牧业区比半农半牧和牧业区中的农业区尤为落后。

再者,不稳定性。它是指蒙藏世俗学校教育自产生后发展的不稳定性,未有一个固定发展模式,学校的设置兴废无常。且没有稳定的生源,入学率低,在校学生数总数不高。表1中1934年所统计的蒙藏文化促进会所办小学的在校学生总数是476人,据李思明的《青海教育概谈》统计,1949年蒙藏民族在校学生人数是1071人,蒙藏民族总人数是461007人。虽然1934年所统计的只是蒙藏文化促进会所办的学校,不包括所有的蒙藏学校,但可以此为参照物进行对比。1934年蒙藏民族在校生是476人,1949年是1071人,十五年的时间人数增长了595人,一年增长近40人。据统计,“1947年,青海省有蒙藏族学龄儿童103500人”[11](117)。由此可知,蒙藏民族的入学率还不到总人口的一个百分点,入学率低下,势必造成学校教育发展不稳定。

三,夹生性。“所谓夹生性,是指青海传统教育在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进程中,因内部条件不成熟,在外力强制下导致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现象”[4](97)。青海传统教育在向近代教育转变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夹生性在蒙藏民族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蒙藏民族大都生活在落后的牧业区,当时青海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业区社会的近代化并没有充分发育,落后的牧业区更谈不上近代化。此时的青海社会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在这种氛围下实行近代化教育是极不利的。新兴的近代社会还未完全确立,落后的封建社会依然发展着,必会造成教育发展的复杂性,既有近代教育的影子,又有封建教育的势力,在这种新旧教育的夹杂中,难免出现教育转变得不彻底和夹生的现象。

四、蒙藏教育近代化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离不开社会,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教育会对社会起到强烈的反作用,给社会带来一系列变迁”[4](175)。一,蒙藏教育的近代化虽然未能够真正完成,但普通世俗学校的发展给蒙藏社会带来了与以往寺院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人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新式的教育,思想观念有所冲击,最终对于蒙藏社会内部的变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蒙藏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人才。如黎丹创办的蒙番学校培养了大批精通汉藏语言文字、热衷于汉藏文化交流的复合型民族人才60余人。这些人为青海各中等学校的藏文教学及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的藏语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卓有成就的要数藏汉翻译家和民族语言学家杨质夫。三,蒙藏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代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近代化的人才。1927年蒙番学校改为宁海筹边学校,添招中学、师范、职业各科。1929年职业科独立为青海省立第一职业学校。青海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近代化的人才。追根溯源,职业学校起源于蒙番学校,因蒙番学校的发展才形成了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基于此,蒙藏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青海蒙藏教育的近代化之路,历经坎坷,自清末开始一直到1949年,最终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近代教育体系。在蒙藏民族普通世俗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黎丹及蒙藏文化促进会为其推波助澜,同时受到近代青海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终导致蒙藏教育近代化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夹生性等特征。蒙藏教育的近代化,虽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但毕竟是历史前行的产物,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

[2]芈一之.解放前青海牧业区藏族蒙古族社会性质——青海解放前社会形态研究之三[J].青海民族研究,1991(4).

[3]张元彬.青海蒙藏两族的生活[J].新青海,1933,1(4).

[4]李臣玲.青海民族教育近代化的困境与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杨宇明.青海师资培养计划[J].新青海,1934,2(1、2).

[6]杨效平.马步芳家族的兴衰[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7]青一.筹办中央蒙藏学校青海分校计议[J].新青海,1934,2(3).

[8]赵春娥.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D].武汉:武汉大学,2013.11.

[9]朱解琳.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李思明.青海教育概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11]国民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边疆教育概况(续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猜你喜欢

近代化青海
大美青海
青海颂
青海行七首(录二)
柯树勋改革与西双版纳的近代化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青海蓝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