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2021-09-23曹琼杨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曹琼 杨坤

【摘要】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职数学教学将进一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对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关注度不高、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以及“教”与“学”相背离等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如何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教学大纲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实施、检测教学效果的纲领性文件.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过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有两个,分别是教育部2009年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和最新的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改变是最根本的变化,是课程性质与任务的体现.2009年版教学大纲立足就业导向,以满足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目标.最新版课程标准与前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立足“立德树人”,以学生的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仅仅关注学生习得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扩充到数学方法、思想及活动经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数学教学从“三维”目标到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按照新课标要求,目前数学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教师如何以新课标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本文将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对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关注度不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教育承载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需要落实到每门课程、每节课当中.而习惯使然,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自然科学,教师的关注点一般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对于学科的育人价值关注度不够,以为是德育课程或者语文历史等文科类课程的内容,对于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则认为是专业课的事情,数学的作用主要是工具性功能.其核心原因是: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存在偏差.2020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養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想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中职数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这是对“培养什么人”的具体说明.

(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

江苏省自2006年发布《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以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教师普遍的认同,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运用,特别是从2011年“两课”评比到2016年课堂教学大赛的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师认识到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与普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异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专业要求、个性特征,而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满足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满足于知识点的教学,学生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二是对“以学定教”的误解,以学定教是指教学中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因为学生学不会就放弃教学目标,学生的现有状态和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才是教师发挥作用的价值所在;三是形式上的“学生中心”、本质上的“教师中心”,从表面上看,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都有了,但学生探究缺少方法,讨论问题没有价值,合作学习分工不明等,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属于形似而神不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明确要求,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要了解专业知识,了解有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所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职数学教师在这方面的“职业性”显然不足.

(三)教学实施中“教”与“学”相背离

“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学活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教学活动是以知识为载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也是教学为什么反对死记硬背,脱离实际应用的原因.但在现实的课堂中,因为考试需要教学仍然以教知识为主,以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学科为例,单一知识点的考核占据了近70%,而本身学生基础较差,对知识产生的现实基础及产生过程的教学费时费力,不如直接讲解知识点的考核要点来得更有“成效”,这是其一.此外,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师没有升学压力,上课自由度较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统一的可供参考的标准,教师对学生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如何通过课堂组织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规律是关键,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浅层次的知识的堆砌、能力的训练,而是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要学习“活”的数学、有丰富现实基础的数学、有实用价值的数学.这也是新版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及难度降低之后课程任务却提高要求的原因.

二、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理解课程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真正的生本理念,关注到课程教学最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再是知识、技能,而是学生“获得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生存、参与社会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幸福生活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是对课程教学的统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实际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培养科学理性,三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但这三者并不是割裂的,它应该融入课程教学的内容,落实到每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从课程目标出发,将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教师活动统一起来.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