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我就请看见我

2021-09-22黄晓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二胎亲子沟通问题行为

黄晓莉

摘要:二胎来临之际,如果大孩正处于三至五年级,正是情绪张扬、个性凸显之时,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大孩的心理预案与合理引导,大孩就容易做出一系列错误的行动。这时班主任不仅应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更应对家长的观念意识给予正确的导向,以入户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谈,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同家长一同深入剖析解读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错误信念,并协同家长一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行动计划。最终,班主任借助班级的影响和家长的帮助,引导大孩消除因为二孩到来产生的消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关键词:二胎;问题行为;亲子沟通;家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58-03

一、情景描述

清晨7点30分,我照例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学生们晨读。五分钟后,五位住宿生来了,开启了每日的晨诵时光,之后其他学生也都陆续进了教室,坐在座位上,加入了朗读队列,只有小星的座位还空着。7点45分,小星冲进了教室,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儿。“砰——”随着一声重响,教室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循声望去,是小星把肩上的书包重重地砸在了桌面上,他满脸愠色,叉着双腿,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我走过去,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继续领着大家诵读当天的古文。

初识小星是在二年级刚接替这个班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收了他摆弄的乐高,引发了他的暴怒。经过四年时间的彼此沟通,我们已经悦纳了对方且相互信赖,小星也一改以往的冲动易怒,性格变得温和平静,可是近段时间他的行为显得有些异常,开始重现二年级时的模样。

“黄老师,上节体育课,小星在投球时故意抱球撞我,他还说我是自找的。”

“黄老师,你班是不是有个叫小星的?他在校车上挤占一年级小朋友的座位,还辱骂护导老师呢!”

前几次我找他,在我还没开口时,他就主动陈述了事实,一副“坦白从宽,低头认罪”的模样。今天细细想来,事情远非我所看到的样子,一定另有缘由,显然他在有意回避事实。我试图通过不经意的聊天来揭开真相。

那天放学,我悄悄走到正在收拾书包的小星身边,问他:“黄老师想请你帮个忙,我想去拜访一位朋友,恰好和你住一个小区,今天你可以不乘校车,坐我的车,帮我领个路,好吗?”他满口应允。

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和后排的小星看似无心地闲扯。聊得正欢,我问小星:“最近是不是感觉不太好,有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什么伤害?”后视镜里的小星愣了会儿,眼泪开始流了下来。他告诉我,上个月弟弟出生,爸爸告诉他,虽然有了弟弟,不过家里的财产还是会分给他一半,另外一半给弟弟。而且,从上周开始,爸爸就不再接送他上学放学了,因为得拿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弟弟,所以他得自己乘校车。

“说不定有一天我会把他掐死……”小星狠狠地从齿缝里挤出这句话,同时委屈地抽噎着。

到了小区,我停好车,下车替他拉开车门,张开双臂抱了抱这个已经高出我许多的大男孩,然后真诚地向他致谢。他轻轻回抱了我。

二、案例分析

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信念。精神病学家德雷克斯在研究儿童行为中,发现了孩子们作为不良行为依据的四种“错误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那么小星近期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究竟源于一种什么样的错误目的呢?他的种种错误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密码信息呢?

“家里的财产会分你一半,另外一半留给弟弟。”

“以后你自己乘校车上学吧,爸爸妈妈得照顾弟弟。”

这是爸爸的原话。在不断失去而自己又无力改变现实的刺激下,对于比自己小十岁的弟弟的到来,大孩生发并累积下许多负面的情绪:不被看见的失落感,不被重视的恐惧感和失去爱和财产的不安全感。他觉得自己在家受到了伤害,到了学校,他以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同时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所以才会有 “摔书包”“欺凌同学”“辱骂老师”“扬言掐死弟弟”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三、辅导记录

二胎来临之际,如果大孩正值三至五年级,这时候正好是情绪张扬、个性凸显之时,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大孩的心理预案与合理引导,在错误信念的影响下,大孩就会做出一系列错误的行动。当问题出现时,班级的影响和家长的帮助,有助于大孩消除因为二孩到来引发的消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二孩的到来。

(一)纳入班会议程,关心国策时事

小星事件的发生让我意识到,二胎政策其实不只是国情所需,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政策。周五,我们在班会议程中开展辩论:爸爸妈妈要不要生二胎。活动前,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数据,阅读政策,采访父母和邻居,做了大量的准备。小星报名参加了反方二辩。辩论没有分胜负,也无须分胜负,但是在言语和思想的交锋中,他和了解了更多關于二胎政策的资料,了解了当前国策,培养了大国与小家的责任意识。

(二)启动社区活动,实地调查研究

开展“二胎政策,你支持吗”调查活动,我们印发了问卷,让学生们在周末时间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居民进行采访;与父母谈话,了解父母的想法。问卷调查过后,我邀请小星和我一起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引导他从父母教育背景、家庭月收入、现有小孩数等多角度对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估计了二胎政策对社区居民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第二次班会课上,小星向同学们展示汇报了大家共同的研究成果。通过亲身的调查,小星和同学们一起深刻思考了“二胎”话题,也渐渐地接受了哥哥这个新头衔。

(三)引导家长言行,保持爱的平衡

问题发生后,我进行了入户家访,与小星的爸爸妈妈深入交谈,向他们客观陈述了小星近期在校的异常表现,与他们一同深入分析了个中原因,并向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行动建议。

1. 注重自我提升 更新育儿理念

猜你喜欢

二胎亲子沟通问题行为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孩子,妈妈对你的爱是不会改变的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规则”先行,追求高效语文课堂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