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22蒲秀年
【摘 要】在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则立足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从利用直观图示结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有效整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55-02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树状结构为基础的思维具象化工具,其以一个中心出发,能将不同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数学是初中的重要学科,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比其他学科,数学一方面难度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其知识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和递进性。这更加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
1 利用直观图示结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1 展现丰富色彩,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思维导图是以图示结构展现知识的一种方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让其多样色彩的展示更加方便,这使其在导学环节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注意力。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具有丰富色彩的思维导图,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之后的高效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1]。
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构建气泡式思维导图,不同的气泡有着不同的颜色,并配以相应的卡通框架。而相比传统的文字,这样的思维导图颜色丰富,能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了解本节需要学习的内容,这对学生之后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有着巨大的作用。
1.2 直观展示知识,降低知识学习难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展现知识的方法,相比传统的知识展现方法,其能有效展现不同知识的关系和知识推导布置的先后顺序,这对降低知识的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现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赋予学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2]。
如在“正数和负数”这一节,教师就可以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理解知识。即在这一节,教师可以将所有知识点置于“数”“数的意义”“数轴”等几个分支中。再以合理的图像解析某个知识点。在正数分支与负数分支之间,教师就可以数轴隔开,0左边是负数分支,右边是正数分支(如图1)。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2.1 用于预习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预习案是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案,与多样化的微课素材有着较高的契合度。而在学习目标展示上,思维导图有着直观、有条理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维导图充分用于预习案,以此有效引导学生预习[3]。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就可以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预习案和相应的微课作为预习的素材。其中,微课包括教师给予的,也包括线上的,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乘方”等前置知识,也包括本课预习内容。而学案则以思维导图标明学习目标,即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中心,包括“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和一般形式”“掌握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等。学生可以依据学案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之后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用于项目活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相比传统的探究活动,其立足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条件,在计划制定环节发挥巨大的作用。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项目活动中,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如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项目式活动,让学生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而在计划的制定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目标和过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在纸上,并在之后的探究活动中以此为指导(计划格式如图2)。而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讓以学生为主的项目化活动更加具有条理性。
3 有效整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1 引入总体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
将前置知识与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是高效探究的基础,但在初入初中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是没有掌握这样的联系的,这对学生学习效率造成了一定不利的影响。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为之后的探究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在七年级数学的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针对初中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科综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整个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知识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以“数学”为核心,分为四个大的分支,为代数、几何、统计学初步和函数四个模块(如图3)。而在四个大的模块之下,又分为不同的几个小分支,具体的分支在之后学习中添加。如“函数”分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这样,通过总体思维导图的构建,教师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这对学生掌握不同章节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布置导图练习,辅助学生深入掌握本节结构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作业相对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比之下,思维导图的绘制作业能有效让学生明晰知识的联系,是传统作业的有效补充,也是初中数学大知识框架的补充。
如在“二次函数”这一章,在本章节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本章节的练习作业,作业除了普通的练习题外,还可以促进学生构建本章思维导图,要求具体到知识点。而在这一章,学生即可以二次函数为中心绘制以三个小节为三个分支的思维导图。而小节之下则为具体的知识点,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则包括“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根个数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根值的关系”等。这样,通过思维导图作业,教师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本节知识。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立足于数学学科特点,在初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直观的图示结构充分激发学生动力,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并有效整合多个章节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数学教学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帅.思维导图助力初中数学难点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2]王艳美.初中数学渗透“思维导图”的策略方法[J].教育天地,2019(3).
[3]黄赟.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0).
【作者简介】
蒲秀年(1984~),女,汉族,甘肃天祝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