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方式探析
2021-09-22李伟霞
【摘 要】做练习题是中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合理设计练习题,使得练习题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中学数学练习题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应当与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相适应,亦要重视选题的典型性。本文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设计原则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中学数学练习题具体设计方式,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练习题;设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19-02
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但需要具备调节课堂氛围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而在中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价值。而且,要想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主动理解数学知识,掌握重难点内容,自主探索学习方法,不可只依赖教师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1]。
1 中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原则
练习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但是一种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而且也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的途径。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设计时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即任何一道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的目标、作用与针对性均需非常明确。第二,有序性原则。即课堂练习题必须做到有序、规范,结合教材内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呈阶梯性设计,由基础题到专项题,最后到综合题,根据此种形式逐步提升练习的难度。第三,适度性原则。即练习题应当适度,这个“度”即为教学目标,不可随意提升或是降低,如果练习题设计过深或过难,学生在学习时会望而生畏,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练习题设计必须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全面呈现目标中的各项要求,即便是综合题或是提高题,也必须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以保证学生进一步思考就能获得答案。第四,适量性原则。所谓适量,就是设计的练习题整体数量要适宜。如果过多,学生在固定时间较难完成,教师就无法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如果过少,则难以发挥练习题的启发、检测以及巩固作用。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题,保障大部分学生均可在课内完成。第五,趣味性原则。坚持这一原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快乐,降低学生练习时产生的疲劳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2]。若想在设计练习题时做到有趣,则需要重视练习形式和题目类型的多样化。如同一知识点的练习题可设计成不同题型,如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第六,多样性原则。课堂练习题设计应当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时间角度而言,新课讲解前的练习题需发挥启发与引导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练习题则需发挥迁移与助思的功能。第七,灵活性原则。数学练习题设计也需要灵活多样,不可机械死板,所以必须突出“活”的特点。练习题需要改变“凡提必动笔”的形式,要更加重视说理、探讨与操作等多种形式的应用,使中学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复习知识,以此提升单位时间的练习质量和效果,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牢固。
2 中學数学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方式
2.1 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数学思维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以扎实牢靠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体现。题目要能引导学生在实际解题进程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可以在解题中掌握研究数学的各种方法,明确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3]。
如教师在对简便计算这一知识设计练习题时,可设计一道简便计算题:?205×13+615÷(?3)×69。利用这种类型的练习题来培育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并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知识充分利用,以此了解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对于这种练习题,许多学生均是按照传统算法进行计算,虽然这种算法也可以得出答案,但是所用时间较长,且由于计算十分繁琐,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而部分学生对算式进行仔细观察后,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得出简便算法,即?205×13+615÷(?3)×69=
?205×13+(?205)×69。根据对比可知,简便算法不仅准确率高,而且计算速度快。由此可见,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观察算式题目再进行运算。这种练习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简便计算方法及特点的掌握,巩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
2.2 练习题要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需要保障练习题与教材知识相匹配,并要充分考虑新课标提出的各项要求。中学数学知识尽管体系庞大且内容复杂,然而整体上可划分为基本图形应用、统计以及概率等几大板块。新课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应按照这些要求,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题。而且,练习题应当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相符合,防止发生教师虽教但学生无法学的现象[4]。
如教师在讲解“绝对值”时,设计练习题应全面考虑学生实际接受程度,让绝对值的含义、特点与应用方法等相关知识点均能被学生掌握。同时,教师应当将绝对值有关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应用相关知识。教师可设计如下练习题:如今,网络购物已经变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快递也因此兴起,某快递员进行派件时,需要向东、西两个方向派送,若把向东派件定义成正,向西派件定义成负,将公司定义为原点0,某天快递员从公司出发,截至晚上下班,其出行记录是+5、?15、+7、+9、?18、+14、+21,单位为千米,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截至下班,此名快递员处在公司哪个方向?身处地点与公司距离多远?第二,若快递员运送快递的车每公里需要耗费
0.5升油,那么这天一共耗费多少油?此练习题不仅充分体现了绝对值的内涵,而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便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3 将示范案例作为设计标准
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还应当进一步考虑问题的示范性以及典型性。不管是课上练习题还是课下练习题,都应当确保其中涵盖了对应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囊括基础问题的解法,能够正确发挥示范作用。如果再对练习题进行适度变式,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以下练习题的示范作用相对比较理想:已知三角形DEF里DE边上存在的点A和DF边上存在的点B,而后添加什么条件,才可以确保三角形DEF与三角形DAB相似?此问题不仅具有示范作用,而且还具有灵活性,主要可以从三角形DAB与三角形DEF、三角形DBA与三角形DEF展开分析,而所增添的条件保证对应角相等与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学生在做这道练习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观形象的认知,而教师则应当给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探讨学习。除此之外,练习题还应当具备典型性,要充分考虑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使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而达到熟练掌握的学习效果。如二次函数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怎样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图像对应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以及顶点坐标等相关知识点,需要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全面考虑,将示范案例作为设计标准,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中学数学课堂练习题时,不可忽略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其思维的综合发展。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应用知识,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學习水平,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民.关注数学练习设计,促进“减负提质”见实效[J].教育观察,2020(11).
[2]王本仁.初中数学课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3]王建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18).
[4]潘小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科技资讯,2020(31).
【作者简介】
李伟霞(1994~),女,汉族,甘肃白银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