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分析两种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22姜维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革兰符合率耐药

姜维

山东招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招远 265400

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各种抗生素的滥用也进一步增加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在提高细菌耐药性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体对细菌的敏感度,进而增加临床血液检验工作以及治疗工作开展的难度[1]。细菌鉴定法是指将未知的细菌应用某种鉴定方式与已知的相似细菌进行鉴定和分类的过程,在血液检验中应用比较广泛[2]。目前临床常见的细菌鉴定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直接药敏检测、镜检检测以及常规药敏检测等,由于不同的细菌鉴定法,其都会和对应的药物产生特有的敏感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抗生素滥用现象愈发严重,无论是细菌的敏感性还是耐药性均发生了一定变异,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更加高效准确的细菌鉴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3]。为进一步分析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和直接药敏试验检测这两种常见的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在2019 年7月—2020 年7 月中120 例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为例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2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 例。参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5:25;平均年龄(37.85±2.94)岁;平均体温(39.47±0.71)℃;平均体质量(59.84±4.37)kg;平均病程(5.94±1.60)d。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5:25;平均年龄(37.82±2.98)岁;平均体温(39.45±0.75)℃;平均体质量(59.82±4.35)kg;平均病程(5.91±1.66)d。该次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该次研究过程目的知晓,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在性别、年龄、体质量以及体温等方面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全部安排开展常规药敏试验,具体方法为:接种血液样本后,将血平板置于二氧化碳环境中,注意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分别需要控制在5%和30℃,培养时间控制在18~24 h 之间,之后取出菌落涂片,常规开展染色镜检,按照具体的检验结果开展触醇实验或者氧化醇实验进行验证,同时选择医院有的生物鉴定仪对采集到的血液开展相应的药敏试验。研究组患者全部安排开展直接药敏试验,具体方法为:选择医院现有的全自动血培养仪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检验以及培养,对于检验结果为阳性的血液样本,则抽取该患者10 mL 血液保存至无菌试管中,然后进行常规离心处理,取两次上清液洗涤,加入到缓冲液中,之后常规开展重悬操作。之后通过借助悬液涂片处理已经经过洗涤的阳性血液样本,并且借助显微镜对其血液样子的状态进行仔细观察,细菌形态表现为链状者则可以确定为“革兰阳性菌”,反之则可以确定为“革兰阴性菌”。酶量需要根据检验结果而定,在合理调整菌液浓度后再进行接种,之后再常规开展药敏试验,在接种之后在水解酪蛋白胨琼脂平板上滴一至两滴悬液,并且贴上药敏纸片,然后根据具体颜色来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耐药符合率、革兰阳性菌符合率以及革兰阴性菌符合率进行观察比较。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药敏检测反应时间以及操作时间,同时在检验结束后将科室自制的检验满意度调查问卷派发于患者,问卷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耐药符合率、革兰阳性菌符合率、革兰阴性菌符合率比较

在耐药符合率方面、革兰阳性菌符合率方面以及革兰阴性菌符合率方面,参照组均低于研究组,但是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耐药符合率、革兰阳性菌符合率、革兰阴性菌符合率比较[n(%)]

2.2 两组药敏检测反应时间、操作时间以及检验满意度评分比较

在药敏检测反应时间方面以及操作时间方面,组间时间比较,参照组均显著长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验满意度评分方面,组间评分比较,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药敏检测反应时间、操作时间以及检验满意度评分比较()

表2 两组药敏检测反应时间、操作时间以及检验满意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临床近几年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多,抗生素滥用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致使各种细菌的耐药性也因此而发生明显上升,最终导致患者因耐药菌感染而诱发各种细菌性疾病,例如败血症以及全身感染等,会对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4-5]。这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中耐药菌株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诊断,进而延误患者的治疗,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感染患者的细菌鉴定,特别是对于耐药菌株的鉴定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6-7]。在血液检验中,常规药敏试验检测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细菌鉴定方法,虽然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是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对检测环境具有较高要求,同时检测结果等待时间相对较长,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临床医师需要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患者用药,容易导致治疗效果欠佳[8-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耐药符合率(96.67%)、革兰阳性菌符合率(96.33%)以及革兰阴性菌符合率(96.33%),均低于研究组的98.33%、96.67%、98.33%,但是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敏检测反应时间(12.47±0.29)h、操作时间(26.07±1.34)h短于参照组的(15.61±0.48)h、(34.08±3.66)h,研究组检验满意度评分(89.06±4.22)分高于参照组(76.15±3.97)分(P<0.05),说明无论是常规药敏试验检测,还是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其在血液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检验符合率;直接药敏试验检测的整体检测耗时要显著短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且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检验满意度。这与薛武宪等[10]的研究结果:观察组平均验操作时间(26.2±2.4)h 短于对照组组(33.6±3.6)h(P<0.05),基本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相较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直接药敏试验可以直接将分离以及培养等步骤省略,不仅可以使得操作步骤更加简单,同时可以进一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检验效率,便于临床可以尽快为患者选择科学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进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临床血液检验工作的满意度[11-12]。

综上所述,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和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在血液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检验符合率,但是相较于前者,后者的检验耗时相对更短,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检验满意度。

猜你喜欢

革兰符合率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27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和ERIC-PCR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