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24祖景世靳云凤曹国强于平年通讯作者
祖景世,靳云凤,曹国强,高 翔,于平年(通讯作者)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CT核磁科 吉林 通化 134000)
宫颈癌疾病属于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主要威胁的疾病之一,临床往往因为未施以及时以及有效诊断,使得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幅度降低,对此对I语宫颈癌患者确定有效方法进行准确分期以及有效诊断意义显著[1]。本次研究将针对宫颈癌患者明确最佳分期诊断方法,以此说明同CT方法比较,MRI方法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5月收治的6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分布范围为36岁~73岁,平均年龄为(46.85±7.06)岁;针对其临床分期实施病理诊断发现,属于Ⅰa1期、Ⅰa2期、Ⅰb1期、Ⅰb2期以及Ⅱa期患者例数分别为4例、4例、22例、29例以及7例。
1.2 方法
对于入院后的两组宫颈癌患者,检查期间,CT方法为:采用多层螺旋CT方法完成疾病诊断,诊断前调整层间距、层厚、电流、螺距以及电压分别为0.5mm~2.5mm、5mm、220mA、1mm以及120kV。扫描范围于患者耻骨联合下缘→患者髂嵴位置。完成平扫后,对患者增强扫描操作,主要通过准备80mL碘海醇对患者实施肘静脉高压注射完成,期间控制3mL/s速率。观察患者腹主动脉CT值获得增加,最终为100HU~150HU后,对患者展开动脉期扫描操作,并且控制65s的延长,合理展开实质期扫描操作[2]。
MRI方法为:主要准备体部相控阵线圈以及磁共振成像系统展开;期间调整矩阵、层间距、层厚以及视野分别为224×288、1mm、4mm以及25cm×25cm。完成平扫后,对患者选择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2mL/kg)展开肘静脉注射,期间控制3mL/s速率,并且对于T1WI增强扫描,分别于矢状位、轴位以及冠状位展开[3]。
病理检查方法为:对于所有宫颈癌患者选择宫颈活检法展开,于病理室准备适量病变组织送入,对病变性质进行明确[4]。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计数资料(分期诊断符合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同宫颈癌患者CT方法诊断符合率(60.61%)对比,MRI诊断符合率(96.97%)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并且同CT检查方法Ⅰb1诊断符合率(54.55%)以及Ⅰb2诊断符合率(65.52%)对比,MRI诊断符合率(100.00%)、(100.00%)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但在Ⅰa1期诊断符合率、Ⅰa2期诊断符合率以及Ⅱa期诊断符合率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符合率临床对比 [n(%)]
3 讨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对其实施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对其病死率的降低以及预后效果的提升起到显著的决定性作用。在进行治疗方案创建期间,术前准确临床分期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5]。
当前针对宫颈癌患者在实施疾病分期诊断期间,以MRI以及CT方法诊断的实施较为普遍,对于CT而言,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为较广扫描范围、较快扫描速度以及较高分辨力,其对于病灶浸润范围以及局部环境可以有效呈现;对于MRI而言,其对于病灶浸润深度以及病灶位置可以进行有效显示,并且对于评估结果可以顺利完成,特别针对宫旁浸润患者完成临床诊断后,获得的诊断准确性尤为显著。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同宫颈癌患者CT方法诊断符合率(60.61%)对比,MRI诊断符合率(96.97%)呈现出显著提升,并且同CT检查方法Ⅰb1诊断符合率(54.55%)以及Ⅰb2诊断符合率(65.52%)对比,MRI诊断符合率(100.00%)、(100.00%)呈现出显著提升,但在Ⅰa1期诊断符合率、Ⅰa2期诊断符合率以及Ⅱa期诊断符合率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充分证明MRI诊断方法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分期诊断期间,同CT方法进行比较,MRI诊断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的病灶分期以及性质可以有效明确,最终显著促进宫颈癌疾病针对性治疗方案研究与应用效果提升。